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隋唐大猛士 > 分节阅读 570

分节阅读 57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千俚人,一千僚人,还有一千昆仑奴,男女差不多都是一对一,大多是年轻的,用不了两年,配对后就能生育更多的奴隶。”李世民告诉罗艺。

罗艺对此非常满意,连赞李世民会办事。

“另外那些犀角珍珠象齿等,我在交趾宋平城交易换成了开元钱、绢、布,还有一些铁器铁锅针线等日用品。”

罗艺扫了眼单子,发现东西远超出自己的预料,非常的高兴。

他伸手把李世民揽入怀里,高兴的拍着他的背,“二郎啊,我果然没看错人,你这次出去,真是收获极大啊。有了这些,咱们日落国马上就能再新开辟一个县,正好我也在等你回来,现在万事俱备,东风已起,齐活了。”

罗艺拉着李世民进了雾湿岭山口的兵堡里,路上简明的跟他说了遍之前蛮子入侵之事。

“蛮子就这样撤了”

“他们没占到丝毫便宜,我们的巡逻队,一队五十人被他们突袭,结果折损七人,却杀他们二百一十七。而后,蛮子攻打文阳城周边屯庄,打了几个庄子,结果损失了三四百人,一个庄子也没打下,还反被文阳城驻扎的那一都人,加上那巡逻队,一百五十人半夜袭击一处蛮子营地,几乎全歼了那处营地的千余蛮子。”

蛮子总共就过来了三千多人,而且明显不是真腊国的官兵,罗艺估计是原本河东岸的蛮子部落的,撤到西岸后,这次组织起来想要突袭日落国,想把他们赶出这里。

可没想到,一点便宜没占着,还折损了六七百人,于是只能灰溜溜撤退。

“我打算在文阳城北面约百里处的大河东岸,筑一座新城,取名北凉城。在文阳城东南百里大河东岸,也筑一座新城,取名南唐城,新辟两县,再开设屯庄,除了种植口粮用占城稻,其它的打算种植甘蔗。我听说现在皇帝的皇家糖厂研究出了提炼霜糖秘法,能从甘蔗中提炼出比天竺霜糖更好的霜糖,甚至能够制成如冰晶一样的冰糖。我们这里种植甘蔗,到时让皇帝派人在这里弄一个炼糖厂,我们的土地所出就能大大提升,远比种粮划算的多。”

广南从不缺粮,种再多粮也没多大用,毕竟粮食笨重,把广南的粮运回中原,太不划算,成本太高,哪怕是运粮回去,都不是什么划算买卖,更何况是他们日落国,还在长山以西数百里呢,成本就更高了。

但种甘蔗产糖却不同,通过加工提炼后,一亩甘蔗起码能有上千斤,这不是最少的,但最后榨成蔗糖后,却是几十斤提炼出一斤来,顶多几十斤。种一亩田的稻子,三季起码能得几百斤,相差还是巨大的。

罗艺想的很清楚,要想发展,光种粮不行,得种甘蔗,制蔗糖,这才有前景。

“二郎啊,我打算让你来当这北凉县的县丞。”

李世民摇头,“大王,我还有件事没来的及跟你商量呢,这次出去后,我发现我挺喜欢在海上航行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找到了位置,我想继续带大王的舰队跑海。”

罗艺惊讶。

“可现在岭南安定,叛军已灭,你再去打劫,可就不行了。”

“我知道,我也没打算再去打劫岭南,我打算去广南之南。”

“林邑”罗艺皱眉。

“嗯,先去林邑转转,也许以后还会去更南边。大王,请你相信我,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我能带回更多的奴隶和钱财。相比做个北凉县丞,我觉得我在外面对大王更有帮助,钱帛、奴隶,这些也是日落国发展所需要的。再者说,就算大王真想举荐我为北凉县丞,只怕朝廷也不会同意的,大王可别忘记我是怎么来到岭南的。”

“你真想好了”

“嗯,想去转转,若是我事不可为,我到时也会再回来的。”

罗艺见他态度坚决,只能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不肯走寻常路。”

“若我是那寻常之人,今日也就不会在这岭南了。”

“说的也是,好吧,你想去就去,至于朝廷那边你不用担心,有我呢。不过你身份比较特殊,就这样走怕朝廷会怀疑你潜逃,不如等这次到了日落城,我就正式收你为义子,这样一来也就好点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自嘲道,“那我岂不成了皇帝的义兄弟”

“哈哈哈,你本来就是皇帝的小舅子,现在就算成义兄弟也没什么。”

虽然有点不舍,但罗艺也没有强求。

在军堡简单休整了下后,队伍继续前行,第三天,他们回到了日落城。

看到子弟们又回来了,城里的百姓都很高兴。

而看到那长长的奴隶队伍,还有一箱箱的钱帛物资后,大家更是兴奋万分。

罗艺也是个豪爽之人,当下根据李世民递上的军功名单,给出征的这些子弟兵们发赏,赏赐有钱有绢也有奴隶。

而对于此次随军出征的真腊蛮子,以及奴隶,罗艺也各有赏赐,连奴隶表现好也得了钱财赏赐,甚至有十几个表现极好的奴隶,罗艺直接给他们脱籍放免,还他们自由之身,并立即给他们登记入籍,还给他们分田授地。

一时间,倒是众皆大喜。

李世民也分了一份,还不少,光奴隶就赏了他一百个,同时还给他在即将设立的北凉县内,划了一大片土地给他,让他做为私人庄园。

“二郎啊,等过两天,大家都休息好后,你随我点上我们日落国所有青壮,随同府兵和我的亲军,一起去巡视大河,若是有机会,还要越过大河给那些蛮子们留点教训。”

一面出兵巡视大河,一面把奴隶和百姓拉过去,在文阳南北两面,各新筑起一城,这次罗艺要把大河东岸到山下那宽达五六十里,长达四五百里的地带,全都牢牢掌握在手里,彻底的开辟为日落国疆土。

第1098章南唐县丞李世民

洛阳。

皇帝正翻看着一封封从岭南发回的奏章,这些奏章既有岭南三道经略使李靖的奏章,也有李袭志和冯盎的奏章,还有宁纯、陈龙树和谈殿等人的奏章。

当然,也还有来自锦衣卫岭南司的密奏,以及皇城司自岭南发回的情报。

这些奏报里还有广南左都督丘和以及日落王罗艺的奏章。

昭仪长孙婢按皇帝的吩咐,把来自岭南的所有明奏密奏都整理在了一起。

“岭南叛乱平定之快,超出预计啊。李靖越是大才,只给了他一千一百羽林,再加了陛下的三十多条海商船和几千护卫,居然这么快就平定了四郡叛乱,前后不超过三个月时间,真正用兵不到一月。调动兵马没超过两万,所耗费钱粮更是极少。”

昭仪长孙氏为皇帝整理这些奏章,惊叹的道。

“确实让人惊叹,不过也不算太出奇,主要不是李靖能打,而是岭南这些俚帅其实各怀鬼胎,从来就没有真正团结过,一边结盟,一边又各有小九九,到头来,自然是迅速败亡。”

当然,这其中也有皇城司和锦衣卫的功劳在内,比如说宁长真自缢而亡,使得合浦、宁越两郡不战而降,要知道当时两郡还完全掌握在宁氏手里,宁长真还有数万之兵呢。

但宁长真却自隘了,许多人想不明白宁长真既然有胆子造反,怎么却又这么胆小,其实宁长真并不是真的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