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隋唐大猛士 > 分节阅读 576

分节阅读 57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刘仁轨听的面色很难看,当着朝廷军官的面卖朝廷治下百姓,这岂不是太大胆了

不过八爪他们显然没在意这个,他们平时甚至把其它部落联盟的僚人都抓来卖,哪又会管不是同族的汉人,在他们眼里,朝廷应当也就是个北方来的大部落而已。

“盐我有很多,但是我不希望你们拿原来怀德县的百姓当奴隶来换,他们是大秦的子民,你们这样做,会让我这个有守边安民之责的指挥使很难办。”

“我现在暂代怀德县令,你们把我的子民全都抓来当奴隶了,那我这个县令父母官还如何向陛下交差啊,我很感激你们今天的热情招待,希望我们以后都能和睦相处呢,因此我在这里请求你们,把这些人交给我带回县里,让他们回家。以后,你们要多少盐,都会有的,不仅仅是盐,甚至是其它需要的商品,都能在县城市场里买到,如何”

八爪等人都不太高兴,这新来的指挥使,怎么一来就这样不讲道理呢。

他们互相嘀咕着。

不过很明显,八爪还是有些见识的,陈龙树、谈殿、冯暄,这些过去几十里年这片地区的汉俚大帅们,冯暄据说就是被眼前这个年轻人斩杀的,而谈殿和陈龙树也都归附了朝廷。

这说明朝廷确实很强,比以前冯陈等当家时还强的多。

为了那么几百个奴隶,似乎不值得得罪眼前这个年轻人。

隋唐大猛士

第1108章知已知彼

八爪给了刘仁轨一个面子,当场答应让诸峒把上次攻破县城时掳掠的那些汉人奴隶,全都送还给这位指挥使。

毕竟是斩杀过冯暄的猛人,八爪也不敢一来就逆了他的意。

刘仁轨也是个讲究人,当下表示,要向朝廷举荐八爪为县民团团长。当然,民团其实也就是土团,是县里的民兵大队长,这只是无品无阶的一个流外吏职。刘仁轨做为代县令,还是有这权力任命的。

八爪听说给自己封了个民团团长之职,还很兴奋。

趁着大家高兴,于是刘仁轨提出按大秦的制度,道下设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为里,里下为村。因此他提议,罗窦峒这一百多个峒,也应当这样划分一下,比较利于县里管理。

当然,各乡的里正、村长还是由诸峒的峒主们担任,县里只选派亭长巡检等几个吏员下来帮助管理。

“诸峒划分界线,各隶乡里,各守本份,遵守王法。”

八爪听了阿发翻译,明显是不乐意,他们俚僚人向来是不编户入籍,不缴纳税赋,也同样不守王法的,他们用的是他们自己的规矩,朝廷官府,都并不能干涉他们。

可现在这年轻人,刚要走了他们的奴隶,现在又要给他们划界分乡里,还要什么守王法安本份。

阿发见气氛有些尴尬,于是连忙帮着打了个圆场。

“刘校,别急,一步步来。”

刘仁轨也看的出气氛不对,当下也就不再提这事。

又坐了会,便告辞离开。

八爪等人也都起身相送,虽然最后有些不快,可八爪还是守信的,果然让人去把之前掠走的几百县里人送来。

“明日县城便恢复墟市,酋帅等可来趁墟交易。”

刘仁轨拱手告辞。

下山时,刘仁轨沉着脸,他来前还是低估了这些僚人的势力,这哪是什么怀德县,明明就是罗窦峒蛮的土国。

以后的日子,估计不会轻松。朝廷的态度是很明显的,平定了宁氏等的叛乱后,肯定是要进一步编户齐民的,不可能让这岭南的俚僚人土人这么脱籍在外。

只怕不久后,又将会有战争的。

一想想这怀德的县城,就相当于是一个汉人村落,或是一个商人交易点,这真要罗窦蛮打过来,如何能守

先建好怀德营堡,点齐怀德营五百府兵。

重回到县城,之前被掳走的那些人,不由的哭泣,纷纷再次向刘仁轨拜谢,有些人甚至跪谢。

“无须如何,你们也是朝廷的子民,又皆是汉家子弟,我与你们皆为同族同胞,如今我又是你们的官长,自然得解救你们。这一切,都是朝廷之恩,是陛下之恩,你们当记住。”

说完,刘仁轨当众提出要点选府兵,并宣布了条件。

没想到报名者踊跃。

“阿发,怀德县就这么一处汉民定居点吗”

“不止,除了县城这几百户人,还有三处汉民屯垦村子,也多是一二百户人。”

刘仁轨这次只带来一百多个兵,因此他还需要在当地点选三百来人。来前,李靖特意召他谈过,说选府兵要慎重挑选,一定要符合皇帝所定的规矩。

府兵宁缺勿滥,不能混进那些罪犯贼囚,地痞流氓,藩人俚僚进来,得保证是良家子弟。

还没有军营,于是刘仁轨直接先把府兵带进那大村子一样的县城,然后直接占用了原县衙等公廨仓库等,又把属于原冯氏家族的房屋商铺等充公。

进了县衙,派人查看了下衙门仓库等,发现到处空荡荡的,干净的老鼠都没一只。

一切得重新开始。

“刘校,报名的人很多,我们严格按陛下的要求筛选后,得到一百一十多人,都是年岁在二十一至三十岁之间的青壮,且都是良家子,良籍子弟,无犯罪记录,非不良人。”

“很好,通知他们,明日我亲自考选,只要身体本事能再通过,他们就是朝廷的府兵了,每人都能分到一百亩军田。不过他们得交一笔钱,用于军府为他们统一订购武器装备。”

每个府兵都得自备装备,自备的是个人装备,但这个自备不是自己去购买打造,而是要按照各自的兵种所需,统一上报,然后由军府为他们统一订制制式的装备。

不论是横刀还是弓箭都是如此,要不然,那武器就会五花八门乱了套,甚至没有了标准。

这初次置装的钱并不少,对于普通人来说会是很大的负担,因此点选府兵首选家殷,然后丁多,再次强健者。

刚刚刘仁轨查看了一番,发现之前的县里,虽然真正的户籍人口才那么几百户,但是冯氏家族和县衙占有的田地却不少,如今这些田地自然都是要入官归公,正好用来授给府兵军田。

每名府兵百亩军田,另外军官还另给职田,将来若立功受勋,还要发给勋田。

五百府兵,军田起始就要五万亩,好在这边虽算山区,可田却不少,主要还是人比较少。

“等军府建立后,还当推行军屯,府兵训练之余,也为军府垦荒屯种一些田地,为营中之用。”

这也是各地府兵,尤其是边地府兵普遍实行的政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