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2章 水上飞船(2 / 2)
发动机在背上,特意弄成流线型的机舱,似一个驼峰,旋桨在前,拉着飞机前进,上单翼,下方用一些桁架与机身相连进行支撑加固。
两机翼上有小浮筒,提高飞机在风浪中的起降能力,避免倾覆,是可收起的,但并非收在翼尖,翼尖翼缘也用玻璃钢进行延伸,浮筒是收进中部机翼内,机翼上多了一个流线型的小鼓包。
而飞船底部,也使用上最先进的构型,像断阶这些,很多新设计都用在上面,让飞机性能颇为不错,不论起降能力还是航程这些,都很实用。
目前,已在客货运输上取得一些成功,飞一飞沿海、沿江河的航线,不过多是林家投资的航空公司,采购并在其航线上运营。
双发的有两款,一款,是上款单发飞船,对发动机舱及机身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机舱加了一台发动机及螺旋桨,以双发前拉后推的方式提供动力。
运载力、机动性、航速等增加,但燃油消耗、检修等运行成本也增加了,所以其并未投入市场,而是想成为巡逻、运输、侦察等方面的军用机型,不过这还是没影的。
另一款双翼飞船,发动机位于机翼上,上单翼,机翼并非与机体融合在一块,而是在更上方,用粗桁架与机体连接,有点像二战时美军所用的卡特琳娜。
不过也仅是外见,大机翼、收放浮筒、断阶等同样一应俱全,性能指标这些也是两码事,且其运营经济性不错,目前执飞中远航程货运。
而有一款三发的,则在此设计上进行改进,在机体上方的机翼上,增加了一台发动机,并大大扩展了其机体空间,可搭载三五十名乘客执飞,同样飞中长程航线。
除此之外,还有两款比较特殊的三发飞机,都是双体的,双体船在水中稳定性强,双体飞船自然也如此,所以机队中,有小半数是双体飞船。
这二款三发的,主要就是发动机布置位置不同,一款,用桁架在机背及连接翼上方,撑起机舱提供动力,驾驶室在连接翼正中。
另一款,发动机安在机翼上,两侧及中间连接翼各一台,驾驶室移至一侧机体内,此布局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纸面数据更好,但因驾驶室偏离中心,对驾驶员操作要求很高,尤其起降时。
这两款双体水上飞机,对起降条件要求比较宽松,也就是双机体的稳定性,能对抗较大风浪,且运载量庞大,所以被用于执飞偏远且环境恶劣地区的客货业务。
像北极或其他偏远地区的皮毛货运线,偏远地区的高价值采矿,像金银宝石等开采,为矿区运设备、耗材并运出精矿原矿等等,也算是寻到了其定位。
四发的,同样是一款双体机,机体与三发的一致,但机翼进行了改进优化,更加宽大,两侧机翼各挂两台发动,驾驶室也移至中翼正中。
载重、动力、航速等有所增强,但同样的,燃油消耗、检修等成本也涨了,且机翼结构更复杂,承重材料要求更高,制造成本也升了不少。
至于常规四发的水上飞机,也就是单体、单翼的四发动机大型水上飞机,也有,但还停留在图纸及验证阶段,不是造不出,而是不愿造。
没办法,这是市场主流机型,全球实力强劲的大型飞机制造商,几乎都在搞,林家投资的公司,虽有不少独特创新设计,但并非不可复制的护城河。
而整体设计制造水平,与别人还是有差距的,且对方还有市场等等优势,争不过别人,造出来一比较,便会把底漏个干净。
于公司而言,这会对投资、对人才招揽、对市场、对品牌名声等带去巨大影响,影响公司经营,所以此款市场主力机型,一定要打磨再打磨。
五发也是双体水上飞机,当然,不是把发动机塞进中间机翼,再把驾驶舱放进一边机体,这样又调一遍,而是在两侧机翼上方,用桁架又加了两个机舱,成为五发双体水上飞机。
机体机翼这些,也大幅扩展,比三发四发的大了一大圈,并且使用大马力发动机,运载力、航程这些都大幅提升。
不过,民用客货航空业,并没有什么稳定业务能用到它,所以它就是以军事用途目的而设计,虽然造出的是民航机,但设计上,有空中侦察、运输、轰炸、布雷等适配设计。
六发也有一款双体水上飞机,不过不是加机舱,而是换回三个机舱,发动机前后布置,采用前拉后推形式提供动力。
机身、机翼这些,差不多就是沿用五发的,不过,减少机舱也减小了飞行阻力,但整体性能并没有太大提升。
主要原因,是发动机前后串联的布置,会导致过热,尤其两台皆是大马力航发时,未解决此问题,只能采用前大后小的方式布置,导致动力受到不小影响。
不过,也正说明此布局还有很大优化提升空间,所以,机舱设计预留了很大冗余,待技术成熟,一升级便能拔高不少性能。
还有一款六发的,单体双翼,下翼短,其实就是起浮筒作用,稳定机身,同时布没桁架,支撑上翼,而机背及上翼上方,则用桁架支撑起六个机舱,用前拉式提供动力。
这其实就是林默提醒,从德国购得的Do-X全套技术后,所进行的改进型,降低了机体高度,削减了机体大小,不过使用了不少新技术、新材料后,机翼面积较原机并未缩减。
因使用了大马力航发,较原版十二台发动机,若排除发动机前后布置的互相干扰削减动力,其实际动力差距并不大,而减的重,让飞机航程航速等皆大为提升。
此机,给其的民用定位,是跨洋航空的客邮飞机,若机舱内使用座椅布局方案,足以搭载上百人,执飞跨洋航线,当然,这是需要中转的,没法直飞。
不过,林家所投的航空公司,并无力开拓跨洋航线,目前,只买下几台,执飞美洲两岸,南北美几个大型沿海城市的航运,频次很低,但能勉强打平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