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航母与航母的对决(1 / 2)
暴雨初歇,锐行公司总部大厦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直指依旧阴沉的天空。
顶楼的环形会议室内,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巨大的落地窗外,城市的天际线在雨后的水汽中显得有些模糊。
会议室内部,灯光柔和却明亮,照亮了环绕着那张巨大浅色原木会议桌的每一张面孔。
主持会议的依然是黄佳才,但是参会人员已经明显增多,安宁集团的总裁宁琪、昌鑫矿业的王昌鑫、东南亚郭敬尧先生、国内最大精密仪器制造商基腾科技的王总、生化试剂制造商达美生化的李总,科研基软件供应商张总……
黄佳才站在主位前,他并未坐下,双手撑在光洁的桌面上。他面容稍显疲惫,但眼眸沉稳锐利,他没有开场白,直接拿起遥控器,点亮了身后占据整面墙壁的巨型屏幕。
刹那间,一幅极其复杂、红蓝线条交织如战场的“破壁计划及国际封锁态势图”撞入所有人的视野。
红色的箭头代表着国际巨头的封锁、断供和专利壁垒,如同一条条狰狞的毒蛇,缠绕、收缩,紧紧箍住中央那片代表“破壁”联盟的蓝色区域,那片蓝色在重重围困下,已显得岌岌可危,几处关键节点甚至闪烁着刺眼的警报红光。
“诸位,”黄佳才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情况比我们一周前预想的还要恶劣十倍!”他的激光笔红点,像一枚烧红的针,狠狠刺在图中那几个闪烁的红点上。
“情况,危急,但也不乏希望。”黄佳才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杨平教授的理论突破,是我们源头创新的火种,是星星之火!我们组建联盟,是我们自己的企业不甘心永远跪着挣钱,不甘心命门被别人攥在手里……”红点猛地扫过那些代表着国际巨头制裁、断供、技术壁垒的红色区块,“现在是软封锁的全面升级!是图穷匕见的硬绞杀!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打疼了他们!打在了他们的‘七寸’上!”
激光笔的红点猛地划过一个巨大的红色弧形封锁带,“绞杀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卡杨平教授的脖子,是要卡死我们整个产业向上突破的路径!这早已超越了寻常的商业竞争规则,”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这是一场生存之战!进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万丈深渊!”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而清晰的声音,如同玉石轻叩,打破了这片死寂。
“黄总的分析,完全正确。”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声音的来源——一位坐在黄佳才左手边不远处的年轻女子身上。她便是掌控着十万亿资产规模的安宁集团的总裁,宁琪。
她穿着一身剪裁极佳的珍珠白西装套裙,容颜靓丽,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双眼睛——冷静、深邃,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执掌如此商业帝国,其眼光、魄力和手腕,在圈内是传奇般的存在。
宁琪微微调整了一对比。“安宁集团战略投资委员会,在过去72小时内,调动了全球所有能调动的分析资源,对‘破壁’计划,尤其是杨平教授的理论路径,进行了最高级别的压力评估。”她的语速平稳,每个字都清晰无比,“结论是:杨平教授的理论,不仅是颠覆性的,其潜在商业价值和对未来产业格局的重塑能力,无法估量。这是一条我们必须不惜代价抢占的未来赛道。”
她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黄佳才脸上,语气加重:“如果我们今天,因为几台被远程锁死的高端仪器、几种被突然断供的核心试剂、几套无法更新的设计软件,就放弃这条赛道,那将不仅仅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失败,更是在座每一位企业家、每一位科学家的集体性战略误判,是对我们自身智慧和勇气的侮辱!”
她略微停顿,让这番话的重量充分沉淀,然后一字一句地宣布:“所以,支持‘破壁’,对安宁而言,不仅仅是出于情怀或者道义,这更是最理性、最符合长期商业利益的战略抉择!安宁集团,决定倾力投入!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没有保留!”
“但是,依靠我们松散的联盟来对抗跨国巨头,无疑于集合小舢板对抗武装到牙齿的航母战队群。”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我们要连接成一个紧密的共同体,也要变成航母战斗群。”
宁琪的话语,像一道强光,树立了信心,也定下了会议的基调——这不是乞求援助,而是强者之间的战略联合。
“哈哈哈!好!宁总不愧是女中豪杰,这话说得,痛快!够劲!”
一个洪亮如同钟磬般的声音猛地炸响,带着一股草莽般的豪迈气概。说话的是昌鑫矿业的老板王昌鑫。他身材魁梧,穿着看似随意却用料考究的深色衬衫,袖子挽到小臂,露出结实的肌肉和一块价值不菲的运动手表。他的脸膛红润,声若洪钟,笑声仿佛能震得玻璃嗡嗡作响。他的矿业帝国遍布非洲、澳洲,以资金流充沛和作风彪悍凌厉着称。
王昌鑫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几个杯子里的水晃了晃。“老子在非洲雨林里跟军阀打交道,在澳洲沙漠里跟矿业巨头抢矿脉,什么阵仗没见过?不就是被人卡脖子吗?他娘的,老子挖了半辈子矿,赚的都是埋在地底下的辛苦钱,但也知道,一个男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不能总跪着,不能总让人掐着脖子过日子!”
他环眼圆睁,看向黄佳才:“黄总!你直说,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是钱吗?”他伸出五根胡萝卜般粗壮的手指,“五十个亿!人民币!第一期!我王昌鑫今天就在这儿拍板!昌鑫矿业,投了!就当是老子给咱们未来的医药产业,先挖第一锹土!”
这掷地有声的承诺,带着浓郁的江湖义气,却比任何精密的商业计划书都更能鼓舞士气。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和交头接耳声。
“王老板快人快语,义薄云天,令人钦佩。”一个温和却自带份量的声音接过话头。说话的是身着藏青色中式褂子的南洋华侨巨富郭敬尧。他年约六旬,鬓角微霜,面容儒雅,气质沉静如水,与王昌鑫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
“郭某家族,漂泊海外已历三代,”郭敬尧的声音不疾不徐,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沉稳,“我们在东南亚,在欧洲,在北美,经商多年,更深切地体会到,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就如同将自家大门的钥匙交予外人。平时或可相安无事,一旦风云突变,便是生死攸关。科技无国界,但科技命脉,有国界,更关乎我华人生存发展的根基。”
他看向黄佳才和宁琪,眼神诚挚:“黄总、宁总,以及诸位同仁。我郭家不才,在海外经营多年,略有些许微薄之力。资金方面,自当与王老板、宁总共同担当。此外,郭家在东南亚的物流渠道、在欧洲的部分研发合作资源、以及……在一些地方还算说得上话的人脉网络,皆可对联盟开放,供诸位驱策。此役,郭某愿附骥尾,略尽绵薄。”
郭敬尧的话语,如同暖流,带来了不仅仅是资金,更是宝贵的国际视野和深不见底的海外资源,极大地拓展了联盟的边界。
这时,华芯国际的代表陈东推了推眼镜,这位芯片行业的顶尖专家语气沉稳地开口:“黄总,各位。我们华芯在高端制程上确实还面临困难,但在特种芯片、传感器芯片和配套的算力支持上,有一定积累。生物医药研发离不开海量数据和复杂计算。我们可以立即成立专项小组,为‘破壁’计划定制优化算力方案和专用芯片,确保数据处理不拖后腿。这块的研发投入,华芯可以承担大部分。”
康正医药的赵明紧接着发言,他掌握着全国数千家药店和医院渠道:“我们康正别的不敢说,线下渠道是现成的。一旦联盟有产品出来,哪怕是实验性的,我们可以在旗下所有门店和合作医院开辟‘破壁专区’,优先推广,收集一线反馈。市场端,我们来做先锋!”
精仪科技的孙浩声音不大,但充满技术人员的执着:“精仪在光学镜头和精密机械上做了二十年,精度不敢说世界顶尖,但解决‘有无’问题,我们有信心!需要什么规格的显微镜镜头、检测模块,清单给我们,一起攻关!”
一位知名的创投基金合伙人吴天佑清了清嗓子:“我们基金投了上百家硬科技企业,很多在材料、算法、传感器领域是‘隐形冠军’。我建议,立即建立一个‘联盟潜力企业库’,由我们负责筛选和引荐,快速补全产业链的缺失环节。资金不是问题,我们可以联合领投,确保弹药充足!”
这几位来自不同领域巨头的表态,如同几根巨大的支柱,瞬间撑起了摇摇欲坠的信念穹顶。会场的气氛明显活跃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坐直身体,眼中燃起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