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社会部会议(2 / 2)
由于窑洞和库房年久失修,这些纸质材料常常出现霉坏、虫蛀现象。
为了改善保存条件,去年和今年,一局曾多次请人整修过机要室,内奸也许就是趁着这个机会窃取的情报。
面对内保干事的猜测,一局负责人没有否认,坦然承认机要室的保卫工作确有疏漏。
与会人员知道,这不是一局不重视,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驻地条件艰苦,经济又十分困难,加上人员文化素养参差不齐,档案管理困难重重。
李副部长在本子上记下【改善档案保存条件】【提高管理水平】,而后让众人继续说。
一局负责人再次“自爆家丑”,表示机要室缺乏必要的编号、索引制度,这导致很多档案依靠人工记忆管理。
虽然社会部也在推行“档案卡片”,但一些老同梽识字不多,“档案卡片”执行情况不佳,导致查找困难。
曾经有人要求调取某份档案,结果收到的却是其它档案,而且这种情况不止一次发生。
李副部长眉头紧蹙,没想到档案管理上竟然有这么多问题,他用钢笔敲敲本子,再次询问还有没有其它漏洞。
各机关负责人摇摇头,他们目前只想到了上述疏漏,李副部长见状合上笔记本下了两条命令。
“罗科长,你们三局一科负责秘密调查去过机要室的老乡,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搞逼供那一套。”
“至于一局,立刻对近期调阅过档案的人员进行询问,看看有没有人无意中看到过班军的档案。”
“最后,同梽们,要记住这次教训,所有部门尽快展开自查行动。”
众人起立回了声是,然后一一退场,李副部长将罗永英留了下来,问了她一个问题。
“小罗,你觉得内奸是日谍,还是其它势力的鼹鼠?”
罗永英面露惊讶,李副部长不可能无缘无故说这句话,难道鼹鼠不是日谍?
她仔细想了想,这案子确实有点古怪,日本人既知道接头人,又知道班军,为什么不选择秘密监视呢?
通过监视班军,可以找到更多情报人员,抓捕反而落了下乘。
罗永英越想越糊涂,眼神中满是疑惑,对面的李副部长背着手在屋内转了两圈后缓缓开口,语气颇为沉重。
“你们在排查时要注意,不能放过任何一条线索,我担心这件案子只是个开始。”
讲完,李副部长让罗永英先行离开,他自己则去见了边区的大领导并提了个要求。
“首长,我请求联络【秋蝉】。”
大领导放下手里的笔,表情变得无比严肃:“你应该知道【秋蝉】的重要性,你确定要这么做?”
“是的,我确定。”李副部长郑重回道:“班军的案子需要【秋蝉】的协助。”
得到了肯定的回复,大领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李副部长将要问的问题写在纸上。
李副部长明白,【秋蝉】的保密级别极高,为了保护对方,所有与其联络的密电只能由专人收发,哪怕是他也不能例外。
快速在纸上写了一段话,李副部长便走了,大领导拿着纸条亲自跑了一趟电讯室。
-----------------
视线回到山城,左重再次走进戴春峰的办公室,老戴看到他显得非常惊讶。
“慎终,你怎么又回来了?”
左重装作犹豫的样子,吞吞吐吐道:“老师,您是不是早就知道林妙音?”
戴春峰笑容一滞,仿佛才察觉先前说错了话,他看看房门方向,挥挥手让左重将门关上,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
十分钟后,左重回到自己办公室坐下,脑海中不断浮现老戴刚刚跟他说的话。
“慎终,既然你发现了,老师也就不瞒你了,我确实早就知道林妙音。”
“不光是她,班军被捕的消息,我知道的时间同样比你早。”
说这话时,老戴虽然极力伪装,但神色间那股子得意劲却怎么也掩藏不住,接着他又神秘兮兮的说出了其中原因。
“我在日伪内部有只高级别的秘密鼹鼠,这是最高机密,此人的身份只有我一人知晓,你就不要多问了。”
回忆着戴春峰的解释,左重突然想起一件事,传说他的这位便宜老师手里有许多单线联系的鼹鼠。
老戴撞山之后,这些鼹鼠成了断线的风筝,以至于军统末期的情报工作一塌糊涂,完全不能跟抗战时期相比。
左重将班军被捕,泄密事件,威胁信等线索重新捋了一遍,好像抓到了一丝灵感。
情报侦破中,有时候需要细致入微,有时候需要化繁为简,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这件案子剪除所有干扰因素,最核心的事情其实只有一件:班军被捕。
所以,如果班军的暴露不是单纯的情报斗争,而是另有原因呢?左重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慢慢瞪大。
??“同吱”,“同梽”,是故意这么打的,直接写会有预警提示,这样写就没了,不知道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