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阻击(1 / 2)
阿尔卑斯山某地,遍地的高山杜鹃在风中微微摇曳,松鼠站在雪松枝头清理毛发,但突如其来的嘎吱嘎吱声打破了这片宁静。
山道上,一辆谢尔曼战车隆隆驶来,钢铁履带碾过枯木,将木头碎屑牢牢嵌进地面,松鼠和其它小动物吓得纷纷钻进了树丛。
其中一辆战车的炮塔内,一名没有佩戴军衔的美军嘴里叼着雪茄,探出半个身子举着望远镜四处观察,神态无比轻松。
自从攻破了意大利北部防线,盟军再也没有遇到成建制的抵抗,在这里行军跟公路旅行没什么区别。
不止是这名美军,另外几辆战车和吉普上的美军同样表情懒散,道路两边的伴随步兵更是如此。
一名年轻士兵端着加兰德步枪慢吞吞走着,嘴里却在跟身旁的战友讨论:“蒂姆,听说德国元首的别墅就在附近,我们的目的地会是那里吗?”
被叫做蒂姆的士兵将嚼了很久的口香糖吐到地上,漫不经心地回道:“也许吧,但元首先生的卫兵不会列队欢迎我们,菲利普。”
就在这时,车队后方跑来一名情报参谋,对方爬上炮塔,大声向抽雪茄的男子汇报。
“少校,我们距离目标还有七公里。”
少校点点头,伸手取下雪茄吼道:“命令小伙子们加快速度,G2部队失去了联络,他们或许有麻烦。”
参谋回了声是,跳下战车向军官们传达了命令,美军队伍的行军速度再次加快。
最前方的战车在山路上转了个弯,少校刚要低头查看地图,数米外忽然闪过耀眼的火光。
位于山路两侧的几棵雪松从根部被炸断,树干歪歪斜斜倒在了公路中间,将道路堵得严严实实。
爆炸响起的一瞬间,少校下意识缩了下脑袋,这个动作救了他的命,下一秒气浪裹挟着几块树木碎片从他的头顶快速飞过。
随着爆炸,多枚子弹从暗中射出,准确击中了钢盔上拥有白色标志的美军。
为了防止狙击手,美军军官会在战场上取下军衔,使用跟士兵一样的武器,仅仅在钢盔上用白色油漆绘制特殊标记便于指挥。
如果少校不是及时缩回脑袋,就算没有被树木碎屑击中,也会被子弹打死。
这场袭击发生的很突然,但经过几个月的鏖战,第十山地师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标准的山地反伏击战术。
爆炸和枪声刚刚响起,队伍中活着的美军军官和士官便立即卧倒并寻找掩体,同时判断火力方向、密度、敌方位置。
“don'tS—Fireandaneuver!”
(不要停下——压制,机动!)
一名美军排长指着山顶的枪口火光朝手下大喊,自己则匍匐爬进了路边的灌木丛。
听到他的命令,美军通讯兵不顾如雨点般射来的子弹,冒死跑到战车后方拿起外部电话向车内通报了方位。
在无线电通话器的帮助下,所有收到信息的战车缓缓转动炮管试图开炮,但山顶高度太高,已经超过了战车炮的最大仰角。
尝试了几次,发现无法攻击袭击者,机枪手双手抓住车顶的勃朗宁2重机枪握柄,对准山顶轰然开火。
德国人的宣传中总说美军是少爷兵,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
以第十山地师为例,其成员多来自滑雪俱乐部、国家公园巡逻员、登山运动员、猎人,他们熟悉高海拔攀登、滑雪行军、射击与各种生存技能,而且经过高强度训练。
比如美军重机枪手在训练期间起码要消耗几万发子弹,这在其它国家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优秀的兵源加上各种专业训练,这使得美军的战斗力极其强悍,陈明江等人便被山下的2重机枪打得抬不起头,只能卧倒躲避子弹。
发现袭击者的火力减弱,美军60毫米迫击炮组马上架设炮位,进行高仰角反压制。
“散开!”陈明江见状立刻用德语下达了指令。
没有防炮工事硬顶炮击,那是找死,军统特工不是神仙,被炮弹击中一样会死。
声音传到山下,美军少校叼着雪茄冷笑,德国人的战术总是这么死板,这场战斗很快就能结束了。
按照反伏击战术,迫击炮开火的时候,一支美军小队已经绕到侧翼,企图包抄袭击者。
先前聊天的菲利普和蒂姆也在这支小队中,两人与其他十几名步兵悄悄向着山顶摸去,崎岖的山路对他们而言却是如履平地。
爬上一道几乎垂直的崖壁,菲利普扶了扶钢盔,半蹲在地上仰头看向不远处的山顶,眼神满是轻蔑和轻松。
几年前的德军或许不好对付,但战争进行到现在,失去了老兵的德军战斗力大幅减弱,再也不是那支横扫欧洲的军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