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不是我所擅长的(1 / 2)
“小凡,你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瑞章城郊,濒临瑶湖的一片老校区里,刚刚走马上任的沧海研究院院长周晓芸跟着高凡一边视察校区的老建筑,一边用玩笑的口吻抱怨着。
这片老校区,正是原先隶属于化工厅的化工技校。化工厅撤销后,化工技校便停止了招生,用两年时间把此前招收的学生送走之后,原来的教职工除留下十几人看守校区之外,余下的都被安置到其他单位去了,这片校区也就空了出来。
在过去几年中,也曾经有一些单位打过这片校区的主意,更有房地产开发商找到财政厅,想以很低的价格把校区的土地买下来,开发成郊区别墅。由于价钱之类的问题一直谈不拢,这些交易便都无疾而终了。
这一次,高凡要在瑞章建研究院,想找一块场地。徐盈接到高凡的求助电话,脑子里想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里。
化工技校成立于50年代,那时候土地管理制度比较粗放,化工厅说想要一块土地建一所学校,瑞章市政府便随手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把瑶湖边上的150亩荒地划给了化工厅。
据说,当时的化工厅领导是死活都不想要这么多地的,说管理起来太麻烦了,有个三五十亩就足够了。
但瑞章市政府也有自己的考虑,那就是湖边的荒地太多了,管不过来,有这么一个机会推给化工厅去管,何乐而不为。
40年时间过去,今天的土地已经比过去要值钱得多了。瑞章市曾经想以每亩5万元的费用把校区收回来,但接手了校区的省经委却叫到每亩20万元的高价,理由是这片土地已经不再是荒地,而是有若干幢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和学生宿舍的,这些建筑物的价格也应当计算在校区的价值之内。
双方期望的价格差异太大,自然是谈不拢的。此时瑞章的城区还没有如后世那样扩张过来,瑶湖周边依然属于郊区,开发价值不大,所以瑞章市政府也就懒得去和省经委纠缠了。
对于省经委来说,这个校区留在手上也是一个包袱。没有哪个下属单位能够用得上这么大的场地,而闲置在那里的话,还得安排人看守,以及每年付出不少经费去进行修缮,实在是鸡肋至极。
待听说高凡想要一块场地,徐盈便向高凡说起了校区的情况。这片校区占了150亩的土地,实际利用起来的只有三分之一,余下大约100亩地是处于撂荒状态的。
当然,说撂荒也不确切,因为早先曾有老师在那些荒地上开过自留地种菜,还有养鸡养鸭的。
徐盈向高凡说起的时候,便问到是否会觉得场地太大了,实在不行,先占一部分也行,经委回头可以再联系一两家其他的单位来共同使用这块地。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高凡听说有这么大的面积,欣喜若狂,当即表示自己愿意全部拿下。至于经委提出的每亩20万元的价格,高凡也没太在意,象征性地还了一下价,最终在18万元每亩的价格上与经委达成了协议,这个价格当然是包括了所有地上地下建筑物的。
考虑到一次性支付2700万的转让金对企业而言压力过大,协议中规定了沧海化工分三年时间付清全部款项,每年900万元,不另计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