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 第65章 萧然

第65章 萧然(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是爸妈和你姐姐的意思,当然我们还是尊重你的意愿。”

宋运辉大脑一片空白。对任遐迩要说讨厌?谈不上,相反接触多了,他发现任遐迩身上有不少的闪光点,可要说喜欢?他还真没往那个方面想。

“姐夫,我脑子有些乱……”

秦浩拍了拍他的肩膀:“放松点,让你谈恋爱,又不是让你去炸碉堡。我们也没让你今天就跟人表白,明天就拉人去民政局登记,急什么?再说了,就算你愿意,说不定人家小任还瞧不上你呢。”

宋运辉愣了一下,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也就没有再纠结。

两人围绕着化工设备引进的细节聊了近一个小时,从技术参数到合作模式,秦浩结合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经验,给宋运辉提了不少实用的建议。直到宋运辉接到厂区的电话,说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两人才结束谈话。

秦浩从东海化工的办公楼出来,并没有直接前往产业园,而是让司机调转方向,前往“东海一号”

此时距离“东海一号”虽然不像开业活动那三天人山人海,商场里的人流量还是不少。

刚走到商场门口,就能听到里面传来的热闹声响,门口的停车场几乎停满了车辆,既有本地牌照的车,也有不少周边城市的车辆。

走进商场,更是一派人山人海的景象。一楼的化妆品专柜前围满了挑选商品的女性,二楼的服装区里,店员们忙得脚不沾地,三楼的餐饮区更是座无虚席,不少人手里拿着号码牌,在店外排队等候。

除了来购物消费的顾客,还有不少是专程来看热闹的。“东海一号”的开业盛况经过媒体报道后,已经成为东海的标志性建筑,这就是打响第一炮的好处。

杨巡看到秦浩的身影,他立刻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浩哥,你可算来了!你是没看到,开业那三天咱们这商场有多火,掀开帷幕的那一刻,外面那些顾客眼睛都看直了,挤得大门都快被推倒了!”

秦浩一边跟着杨巡往商场内部走,一边环顾四周,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先声夺人固然重要,开业的热度能吸引来第一批顾客,但商场做的是长久买卖,能不能长期红火下去,靠的不是一时的热闹,而是你的管理和服务意识。”

杨巡挠了挠头,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虚心地问道:“浩哥,管理我知道,我现在每天都在商场里盯着,哪个专柜出了问题,哪个区域卫生不达标,都能及时处理。但这个‘服务意识’,我总觉得摸不着头脑,你能不能跟我讲讲?”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客户当成上帝,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秦浩停下脚步,指了指商场一楼出口的位置:“你看那个地方,人流量大,又靠近门口,你在那里弄一个意见箱,再贴一张告示,告诉顾客有任何建议或者不满,都可以写下来投进去。每三天你亲自把意见箱里的信做一个整理,针对其中的合理诉求立刻进行整改——比如顾客反映某个专柜的店员态度不好,你就去核实情况,该培训的培训,该调换的调换;如果顾客觉得某个品类的商品太少,你就联系供应商,尽快补齐货品。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所有顾客都在帮你出谋划策,要相信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他们的需求,就是咱们商场改进的方向。”

杨巡眼睛一亮,拍了下手:“这个主意好!既简单又实用,我这就去安排人做意见箱,下午就能装好!”

他说着,就要转身去吩咐下属,脸上满是急切。

秦浩笑着叫住他:“别急,我还有个问题要问你。有没有想过把‘东海一号’做成一个全国性的连锁商场?”

杨巡的脚步顿住,脸上的兴奋劲儿淡了些,讪讪地笑了笑:“想过,怎么没想过?做梦都想!但我也没敢想那么大,毕竟咱们才刚把东海这一家做起来,根基还不稳。我跟小戴商量过,下一步准备去上海试试水,先在上海开一家分店,看看那边的市场反应再说。”

“行,没有因为眼前的利益故步自封,有进步。”秦浩满意地点点头:“说说看,你跟小戴是怎么计划上海分店的?资金、选址都落实了吗?”

杨巡连忙点头,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道:“浩哥,其实是这样的。自从‘东海一号’火了之后,有个叫萧然的人主动找到我,说是想跟我们合作在上海做一个地产项目。他说他负责在上海的核心地段拿地,我们负责在地块上建商场,而且他给我们的土地价格,是成本价,比市场价低了近三成!”

没等杨巡把话说完,秦浩挑了挑眉,语气带着几分玩味:“土地成本价给你?他做慈善吗?”

杨巡连忙解释:“浩哥,我一开始也觉得不对劲,后来听萧然说,他准备拿的那块地,原本是想建写字楼的,但他觉得光建写字楼吸引力不够,要是旁边能配一个大型商场,形成‘写字楼商场’的商业综合体,既能吸引企业入驻写字楼,又能靠商场带来人流,整个地产项目的升值空间就大了。所以他才想跟我们合作,我们建商场,相当于帮他的写字楼项目‘抬轿子’,他让利给我们,其实也是在为他自己的项目增值。”

秦浩闻言,不由得暗暗点头。这个萧然确实有点商业头脑,要知道现在是90年代初,国内的商业地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开发商还在单打独斗地建写字楼、盖商场,很少有人能想到“商业综合体”的概念,更别说用商场带动周边地产升值的商业模式了。就这一点来看,这个萧然眼光还是很超前的。

但秦浩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严肃地问道:“话是这么说,但向来上赶的不是买卖。这个萧然你了解多少?他的背景、信誉怎么样?信得过吗?”

杨巡也收起了笑容,压低声音道:“我找人打听过了。这个萧然在东海很有能量,这两年拿了不少地做商业开发,听说他是个高干子弟下海,家里在部委有关系,所以拿地的时候能拿到不少优惠政策。”

秦浩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高干子弟下海?如果真的背景深厚,人脉广阔,萧然根本没必要跟梁凡这种酒囊饭袋合作。要么,他所谓的“高干子弟”身份是硬凹的,其实没什么真后台,只能靠攀附梁凡这种人获取资源;要么,就是他家里已经失势,急需通过梁凡搭上梁家的关系,重新打通人脉。不过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足以说明萧然的根基并不稳固。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萧然的商业才能还是不错的,至少在商业布局上,很有前瞻性。

秦浩沉吟片刻,做出决定:“这样吧,明天中午你把萧然约出来,咱们三个人一起吃个饭,我当面跟他聊一聊。有些事情,只有面对面接触了,才能看出真假。”

“东海一号”这个项目,秦浩一直很看重。浩然国际现在的业务几乎全在国外,虽然每年的利润可观,但国际市场变幻莫测,很容易受到各国政策、贸易壁垒的影响,风险不小。

而国内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消费潜力巨大,如果能把“东海一号”做成全国性的连锁商场,就能打通国内的销售渠道,让浩然国际的业务“两条腿走路”,既能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又能抓住国内消费升级的机遇。所以,对于上海分店的合作,他必须亲自把关。

“好!我这就给萧然打电话,跟他约时间和地点!”杨巡立刻应道,拿出大哥大就要拨号,脸上满是干劲。

……

从“东海一号”出来,秦浩才让司机驱车前往浩然国际的产业园。此时的产业园已经今非昔比,三期工程刚刚完工,整个园区的面积比两年前扩大了三倍,一眼望去,整齐的厂房、办公楼、员工宿舍、食堂、超市错落有致,俨然一个小型城镇。

园区的员工也超过了六万人,有近四万人是国企下岗职工。当初产业园扩建时,秦浩特意跟当地政府合作,推出了“下岗职工再就业计划”,为下岗职工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只要通过考核就能进入园区工作,这一举动不仅解决了大量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也为产业园储备了充足的劳动力。

车子刚驶入园区,沿途的员工看到秦浩的车,都纷纷停下脚步,恭敬地打招呼:“雷总好!”“雷总下午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