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258章 西吉斯蒙德,隐忍!

258章 西吉斯蒙德,隐忍!(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很长时间以来,这种谈判完全就是消磨时间的状态,双方与其是在试图解决问题,不如只是借着这个名目,保持一下基本的往来互动,来维持这个交流渠道,以防之后真有事的时候找不到人……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反而不是汗廷和罗马教会那个经常被人攻击为异端甚至异教的教派教义,毕竟教会融合过的乱七八糟的信仰也多了去了。最关键的是,人家主教乃至教宗投靠过来,你们这边怎么安排?而只要一谈,对方就会开始嫌弃,觉得罗马教会的高级教士,受到的约束太多,权力太。

结果,也就埃及和叙利亚那边,长期被天方教统治的地区,当地教会为了避免遭到宗教歧视和压迫,很乐意抱大腿。其他地方,最多也就是一些对时局不满的基层神父和修士,会零零星星地跑来,要求加入罗马教会;要么,就是一些公教教会里,权力斗争中的失意者,或者想法和其他人格格不入遭到排挤的人,会提出到这边进修、留学,实际上近乎于出奔了。但这两类人,政治上的影响力都没多大,也不成体系,所以至今都没有特别大的、可以拿来宣传的成果。

而这样一来,其他部门就更加怪话,还觉得教会没用,让王大喇嘛头大无比。

像今天这种场合,也是属于其他人都有些羡慕嫉妒恨的那类。毕竟,虽然级别不高,但这样定期举行最高层人员集会的场合,只要是熟悉宫廷环境的人,都知道有什么样的巨大意义——当然,也就肯定有对应的巨大利益,隐藏在其间了。

除了参与礼拜的其他大人物,大家也都会十分关注王大喇嘛等人的举动,试图借此去分析教会乃至汗廷内部的动向。因此,每次礼拜,就得这么被一大群高官显贵们,用仿佛恨不得把他扒光了,看看到底藏了些什么情报的眼神,死死盯着,感觉跟被一群人视奸一样。哪怕王大喇嘛这种基层摸爬滚打爬上来的老油条,都有些遭不住……

而旁边,彼得神父也板着脸,就跟着王大喇嘛一路走过来,不管谁打招呼,他都往王大喇嘛身后一闪,然后低着头,摆出“我是跟班,别找我”的态度。

王大喇嘛因此更加想郭康了——只要带上郭康,由于他的特殊身份,受关注度往往比王大喇嘛自己还高。而且郭康比较质朴,只要一声“郭,来跟xx部的xx打个招呼”,他就会老老实实地过去跟人攀谈,把大家的注意力,连同各种莫名其妙的揣测和闲言碎语,都给吸引走。这么有用的人,现在真不多了……

不过今天的情况还好。在礼拜堂角里,巴塞丽莎、马王妃和黄夫人等几人,正站在那边聊天。见王大喇嘛朝她们走过去,其他视线就少了不少。因为这几个人身份特殊,反而已经没有什么打探和猜测的空间了。

他来到旁边,就听到黄夫人对马王妃:“你们那边,最近进展很顺利吧?我听人,西吉斯蒙德这次被打的仅以身免,丢掉了手下,打扮成农民才逃走。现在他又在号召,组织新一轮十字军,但大贵族们都有些畏惧,已经不敢动了。”

“倒不是不敢。”马王妃摇摇头:“那些贵人,还是有很大实力的,并非是称王的人,才有足够的兵将。他们之所以不响应,倒不是害怕,而是西吉斯蒙德被人抄了老家。现在不仅丢了存钱,也失去了很大一块收入来源,拿不出足够的钱来服大家了。”

“这人怎么这么能跑。”皇后安娜评价道:“这些大贵族,能扮演成农夫而不被发现,也算是有本事了。”

“他比较有经验。当年在匈牙利吃败仗的时候,就这么化装跑路成功过。”马王妃无奈地:“这人逃跑的水平,跟我夫君差不多了……”

“啊……”安娜也想起来了:“他这本事还没丢啊。不过这样一来,你们那边,终归可以安稳一些了吧。”

“我看难。”马王妃摇摇头:“现在并不是贵人们不反对我们,而是他们对西吉斯蒙德失去了信心,不敢再让他领头对抗我们了。如果我没估计错的话,他们会选另一个大贵族,代替西吉斯蒙德,组织其他人和我们作战的。”

“那恐怕西吉斯蒙德只需要隐忍一段时间就行了。”安娜:“我也接触过不少阿勒曼尼的大贵族了。其他人,恐怕还不如西吉斯蒙德呢。等这个替代者也被击败,估计就会把他请回来吧。”

“我们也要恭喜你了。”她看了看旁边几人,对马王妃道:“欧洲历代以来,恐怕还没有扩张速度这么快的势力呢。”

“这不叫扩张,只是重新整合被当地贵人自己打碎了的秩序而已。”马王妃却摇摇头:“我们既没有变革当地风俗,也没有实质上改变那边的礼乐秩序。只是把一些混乱的地方,做了重整。为了让当地人有新秩序的成就感,改成中原的名字罢了。连他们的士兵,绝大部分也就是直接任用的当地人。之前文奎的胜利,其实不过是阿勒曼尼人又一次击败了波兰人而已——只是这次,阿勒曼尼王国的首领姓朱了。”

“我看,你们这边,才是真正结合当地的情况,引入了中原制度,虽然其他人这是个汗国,但是中原化的水平,反而比我们那边高多了。”

“我们当年也是没有选择。”安娜回答:“我们那时,没有这么好的声望和起始条件。虽然设法扯了金帐汗国的虎皮,但百姓提到蒙古人,更多是畏惧,而非信任,因此脚很不容易。因此,只能从移风易俗开始,逐渐建立和其他领主不同的制度。不是我们不想快,而是快不起来。”

“那也算好事,我们这种制度并不稳定,如今夫君和文奎掌握军队,就已经有政出多门、制度混乱的问题了。”马王妃直言:“现在战时,问题反而不大;今后和平下来,恐怕才是真正考验能力的时候呢。”

“好处只能二选一么。”黄夫人插嘴道:“当年姜太公和周公的长子伯禽都去自己封国。姜太公简化礼仪,不追求移风易俗,五个月就完成了施政,回到镐京复命;伯禽改变当地人习俗,变革他们的礼仪,结果花了三年才完成。周公于是,鲁国之后,恐怕要北面侍奉齐国了;但齐国也会出现内部问题,甚至有篡位弑君之臣吧。我们后人,也只能看他们的经验教训,自己斟酌了。”

其他人都觉得有道理——当然,还有不少人感觉太深奥了,没听懂这是在引用什么。

见她们告一段,王大喇嘛赶紧上前,去打招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