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风起明末 > 第160章 山雨

第160章 山雨(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160章山雨

高迎祥牵引着白马登上了一处高坡,看着正在栈道之上行军的一众军将。

不知道为什么这条路,越是走下去他便越发的心惊,越走下便越是感到不安。

高迎祥神色深沉,举目望向前方,子午道蜿蜒起伏,他们已经行进了五天的时间,走过快要一半的路程。

远方的尽头,那些在子午道上行进的军卒一队接着一队转入两山之间消失在高迎祥的视野。

恍惚间,高迎祥有一种错觉,那道路的尽头就像是一只猛兽的大口,所有往前走去的人都将被其吞噬殆尽……

……

“不对劲……”

子午关上的望堡之上,孙传庭面色阴沉的眺望隐藏在群山之间的子午道。

现在已经是七月九日,如果从子午镇出发一路急行而来,现在流寇的先锋部队早应该领军抵达了子午关下。

但是现在子午道上仍然静静悄悄,不见人烟。

为了以防打草惊蛇,孙传庭将之前安排在子午道之上的侦骑都撤出了栈道。

当获知了高迎祥的目的和计划之后,孙传庭就想了很多的东西。

仅仅是阻止高迎祥攻取的计划并不够,孙传庭想要的更多,他想要斩杀高迎祥,将高迎祥带领这支精锐流寇尽数剿灭……

如今高迎祥带领着流寇大半的精锐就集中在子午道中,若是能够将其全部歼灭,国内的叛乱将会就此平息,那些其余的流寇都将俯首低眉。

如今一众流寇之中,只有高迎祥能够挑起大梁,统管七十二营。

只要斩杀了高迎祥,其余的营首匪酋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足够的威望,压服整个七十二营。

只要斩杀了高迎祥,关内流寇将会彻底成为一盘散沙。

群龙无首,尚且难成大器。

关内的一众流寇,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覆手可定。

“军门。”

站在孙传庭的一旁的参将李遇春微一思忖,上前了半步,低声说道。

“闯贼迟迟不来,或许其中有变,我手下有几名夜不收,颇为机警,可以前去探查一番。”

孙传庭目光渐深,他并没有立即回应李遇春的提议。

不过李遇春说的有一点确实是正确的,按照时间来推算,闯贼早就应该到了,但是现在道路之上却是没有见到任何一支兵马。

此中,必然已经生变。

但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孙传庭感觉脑海之中一片杂乱,他能够拥有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

身处子午道外,他不清楚栈道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高迎祥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在数日之前,他确确实实收到了大股流寇正在子午道内行进的消息。

莫非临到最后的关头高迎祥察觉到了危险,选择了返回汉中府中

孙传庭神色微沉,这个可能性并非是不存在。

或许是自己派出的第一批探查情报的军兵让他感觉到了危险……

又或许是发生了别的事情,使得高迎祥改变了想法……

“轰隆隆————”

天边传来的闷响声,打断了孙传庭的思绪。

孙传庭眉头微皱,下意识的抬头望向远方的山间。

……

“轰隆隆————”

高迎祥抬头看着远方的天空,神色越发的阴翳。

远方的苍穹之上,大量的阴云正在慢慢的汇聚。

天色正在渐渐的变得黯淡,太阳的光芒正在变的黯淡,那无垠的阴云正一点一点的侵蚀着高悬于天际之上的金乌。

“闯王……”

刘哲的呼喊声打断了高迎祥的思绪。

高迎祥循声望向刘哲,他看到了刘哲阴沉的脸色。

“你看河水……”

高迎祥微微一怔,下意识的偏头看向栈道旁侧的河水。

不知道什么时候栈道下方的潺潺流动的子午河水变得浑浊了起来。

河水浑浊,天布阴云,雷雨之兆。

要是在其他地方还好,但是现在在栈道之中行军,下雨天就是巨大的威胁。

“雨天行进,一是道路泥泞难以行走,二是军卒恐怕会受凉生病。”

刘哲神色严峻,低声道。

“我已经让军中的军卒都保留了一套干燥的衣服,将其藏在马鞍下或则是马腹

“后勤骡队里面备了些许的生姜,也安排了人定量熬煮……只是……”

刘哲的话没有说完,不过也并不需要说完。

雨天行军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导致不少的军卒患病发寒,失去战力,严重者甚至会因此而死。

虽然军中也有一些专门医疗伤兵患者的军医,但是药材有限,资源有限,而且也没有多少治疗时间。

高迎祥侧目看向一众正在栈道之上艰难行军的军卒,神色越发的阴沉。

刘哲牵引着战马上前了些许,忧心仲仲道。

“要是一直下雨,就算是阴雨,按照最好的情况估算,我们也要在十三日时才能抵达傥骆道的出口黑水峪,比我们预计的时间还要再晚三天左右。”

“十二日……”

高迎祥凝望着前方正在狭窄的栈道牵着战马行进的军卒,目光越发阴郁。

前方的栈道之上,栈道的很多都是破损严重。

“救————”

一道惊叫声陡然响起,高迎祥眼睁睁的看着一名军卒脚下失衡,身躯歪倒残破的栈道护栏之上。

栈道之上的护栏因为年久失修早已经腐烂,哪里能够承受的住一个成年男子一百多斤的重量。

护栏瞬间破裂,那军卒向着悬崖跌去的同时,仍然握着手中的缰绳,而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被他牵引着的战马也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失去了平衡。

一人一马就这样连带着的跌入了万丈的深渊之中。

一切都发生电光石火之间,周围的旁人根本来不及去救援,他们也没有办法救援。

高迎祥心中再沉,这样的景象他在这一段时间已经见过了无数次。

这里并非是子午道,而是傥骆道,一道多年未经使用,已经废弃了久时的栈道。

傥骆道在唐朝后期最为兴盛,使用也最为频繁。

唐时官员赴任、述职,使臣出使,多由此路。

然而唐末因政治和社会的原因,傥骆道年久失修,至五代之时逐渐废塞不通。

后唐明宗时期虽曾一度修筑,但最后因工程浩大,任务艰巨,仍未能修通而止。

北宋之时,傥骆道再度恢复了一些交通的能力,但是之后因为子午道等道路的不断扩宽。

傥骆道逐渐开始荒落,经常处于阻塞不通状态。

元明两代,虽然对于傥骆道也有修缮,也有使用,但是还是无法恢复昔日的荣光,久而久之又陷入了废弃。

但是虽然废弃,却是仍然能够使用,大部分的道路都还算通畅,只是比起子午道这些更为便利的道路来说要难行的多。

清代之时,蓝大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云南进入陕南,又由陕南洋县沿骆谷北上,出黑水峪,攻占盩厔县城,证实这条古道仍然畅通可以行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