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烽火照西京,铁马破川陕(2 / 2)
但此时西安城中仍然有些许顺军的兵马在负隅顽抗。
西安城中发难的一众明军旧将共同推举的主将,正是罗桂忠。
罗桂忠的名字,很多人并不知道。
但是陈鸣恰恰是知道的人。
准确来,只要是跟随着在汉中镇待的老人都知道罗桂忠的名字。
罗桂忠原是西安前卫的指挥佥事,陈望最早在淳化之时,朝廷便是派遣罗桂忠领兵前来支援。
罗桂忠靠着淳化的战功的分润,后面晋升为了西安前卫的指挥使,和他们搭上了线。
当初陈望在汉中,整顿军器局时,缺乏工匠。
也是走了罗桂忠的路子,买来了不少的工匠。
罗桂忠借着和陈望的关系,战功的分润,一路晋升到了陕西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
罗桂忠和陈望之间一直都有联系,关系也是十分的不错。
李自成攻陷西安,明军败的太快。
罗桂忠也陷在了西安,最后在李自成破城之后,罗桂忠投降。
因为在陕西卫军之中颇有威望,罗桂忠又是主动投效,所以李自成留下了罗桂忠,任其为制将军。
情报司后面联络上了罗桂忠,将其发展为内线。
不过罗桂忠和姜瓖一样,并没有多少的实权,也没有能够节制任何的兵马。
直到顺军惨败于孟塬镇的消息传来之后。
一切都改变了。
罗桂忠因为威望的原因被一众明军旧将推上了前台,在西安城内发动起义。
双方就此在西安城忠爆发激战。
在西安城内的情报司缇骑的协助之下,李自成逃出城后,罗桂忠也指挥军队勉强控制了大半个西安城。
陈鸣、陈永福两人在和情报司的缇骑接触之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之后。
这才带领兵马重新接管了西安,派兵协助清剿城中的残兵。
随后在得知了李自成没有留在西安的消息。
陈鸣、陈永福两人在经过了短暂的商议之后,将西安城的城防重新交给了罗桂忠,再度领兵向西追击。
十一月九日。
陈鸣、陈永福两人领兵一路追击,追上了正在逃亡的李自成残部。
李自成短尾求生,使谷可成领兵殿后拦截,双方爆发激战。
陈永福阵斩谷可成,杀散其麾下的兵马,但是却又失去了李自成的踪迹。
十一月十日。
当李自成领兵抵达宝鸡之时,却是惊恐的发现,此时的宝鸡已经易主。
左光先在初八日时,领兵攻破大散关,随后进军凤翔府宝鸡,初九日宝鸡府顺军守军开城投降。
左光先也发现了正在逃亡的李自成。但是左光先并不知道孟塬镇的战局,误以为这是顺军派来增援凤翔府的部队,因此最开始只是谨慎的选择了闭城固守,并未主动出击。
直至双方前哨稍有接触,左光先才从对方仓皇的行迹和涣散的队形中察觉异样。
发现顺军的这支部队,更像是在狼狈逃亡。
左光先在反应过来后,虽然立即派遣兵马出城拦截。
然而,李自成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时机,在与左光先部队发生短暂接触后,根本不敢恋战,立刻率领核心部队绕城而过,继续向西亡命奔逃。
随后不久,陈鸣与陈永福便率领风尘仆仆的追兵抵达宝鸡。
得知李自成再度西逃,二人心中焦急,仅在宝鸡进行了短暂的休整,补充了些许至关重要的粮草辎重,便决意继续追击。
左光先深知机不可失,当即将能够调动前方部队的兵符交予陈鸣,使其得以节制自己先前派出的追击骑军,统一号令,合力追剿。
此后直至十一月十七日。
一场跨越州府的漫长追逐在陇西大地上演。
陈鸣与陈永福率军一路紧咬李自成残部,穿过了凤翔府,深入巩昌府西部,最终在巩昌府与临洮府交界处的漳县,再度追上了穷途末路的李自成。
连番的追击,军兵不断的掉队,哪怕是经历了数次补给,最终跟上陈鸣和陈永福两人的靖南军骑兵已经不足一万五千人,余众都因为各种的原因停留在了沿途。
不过李自成的处境更加的凄惨。
他逃离孟塬镇到西安之时,收拢之后还跟着他的骑军有大概三四万人。
西安动乱,仓皇出逃时,跟随他的部队已锐减至一万五千骑。
宝鸡遭遇左光先拦截,一番冲突后又离散四五千骑。
此后一路被靖南军不断追击、骚扰,又有四五千骑或死、或散、或降。
最终在漳县被陈鸣与陈永福追上之际,李自成的麾下仅剩下不到五千余骑。
追兵已至眼前,退路几近全无。
李自成自知已无路可逃,被迫无奈之下,于漳县城北集结所有残兵,决意返身做最后一搏,企图凭借绝地反击杀出一条生路。
混战之中,陈永福用箭射中李自成左目,李自成因此坠马。
随从老营拼死遮挡之下,才最终抢回了李自成。
但主将重伤坠马,使得顺军残部本就低的士气彻底崩溃。
战局也彻底倒向靖南军,陈鸣、陈永福趁势挥军猛攻,大败顺军。
李自成麾下兵马死伤殆尽,最终仅余不足百骑残兵。
仅余百骑,跟随着李自成逃入了临洮府和巩昌府中间的首阳山中。
就此失去了李自成的踪迹。
陈鸣和陈永福数次派遣兵马进行搜山,但是最终都无果而返,只能把守各处要道,谨防其脱逃出山。
不过。
无论李自成是生是死。
都已经是对于如今大局起不到任何的影响。
在陈鸣和陈永福一路追击李自成的时候。
胡知义已经是率领大军光复了西安。
闻听孟塬镇大败,陕西各省一众州县皆是传檄而定,毫无抵抗。
而在四川,也已经传来了捷报。
马祥麟于德阳的绵竹,也就是三国时期邓艾大破诸葛瞻的地点,率部大破刘宗敏所率领的四川顺军主力。
顺军大溃,川西众土司闻听马祥麟兵临成都,尽皆慑服,俱递表文,声称永为大明之臣属。
旬月之间。
陕西、四川两省,俱以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