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隆万盛世 > 第1442章 1532走了

第1442章 1532走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里面,有拉扯后辈的,比如谋个官职,或者举荐他人接替自己的位置等等。

其中原因很多,说不清道不明,其实本质上就是皇帝给的一个恩典,以示对其的尊重。

张居正要把家中子弟带走,自然就不会给后辈保举什么官职,那就只能是举荐阁臣人选了。

“倒是老成持重,就是未必能如叔大兄之愿,你小看子维了。”

魏广德只是笑笑,说了句。

这些年,儘是在內阁玩弄一些权术,包括很多时候和张居正斗智斗勇,为江西官员爭夺一些职位,魏广德看的已经很清楚了。

张居正或许以为他提携了张四维,他走后,张四维不会对他如何,可却忽视了张四维对张居正举荐之人的提防。

张居正能坐稳首辅的位置,不仅是他能力的原因,还有宫里太后的信任,和他那个好盟友的关係。

这个好盟友,自然就是冯保。

他是连接前朝和后宫的纽带,张四维能不眼馋。

不过冯保当初和高拱有嫌隙,而张四维最初就是被高拱看好的人。

世人大多记得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其实还有句成语叫做殃及池鱼。

高拱死了,冯保很开心,可他是个太监,是绝对不会就此放下成见的。

张四维,这个曾经被高拱推崇的官员,就被冯保不喜。

这些年来,张四维不是没有討好过冯保,但是效果极差。

冯保还是习惯和张居正合作,甚至和魏广德联合,却都不正眼看他一下。

所有和高拱有粘连的,都是冯保不喜欢的。

其实古代刑罚的“连坐”,还是很有道理的。

普通百姓或许会觉得连坐之刑是牵连无辜,但其实古往今来许多受罚之人,或多或少都会牵扯到家人,比如后世的政审。

而这些人,必然是对朝廷,或者对政敌不满的。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冯保很明白这点,所以防患於未然的办法,就是把所有和高拱有染的人都摁住,不让他们冒头,才能保证自己不会遭遇到当初一切的“报復”。

张四维,要不是张居正看重,多次在冯保面前保他,现在的张四维怕早就被打发到什么穷山恶水做官儿去了。

甚至,罢官去职也是有可能的。

魏广德自是感觉张居正未必真正控制住了张四维,毕竟当初御史台的事儿,魏广德记忆犹新。

“你和双林一样,都高看他了。”

张居正却是笑道,不过笑过之后,他脸上疲態尽显。

接下来,两人都不再言其他,只是说起当初裕袛之事,权当做聊天吧。

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其他的都改变不了什么。

等张家张敬修等人回来后,张居正也起身告辞。

拿东西是假,和魏广德谈话是真,和值房几个人说话也是真,不过那是让张敬修代劳。

毕竟为自己做了那么多年差事儿,这个时候自然好聚好散。

要钱財的,就给钱財,想要出人头地的,张家也能尽力满足。

在张居正没有卸任前,这些人和事儿还能安排,比如转六部做个吏员,只要离开內阁,就不会有人再针对他们。

终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继续留在这里也是无用。

魏广德只是把张居正送出值房,张居正还去张四维和申时行那里閒坐片刻,这才告辞离开內阁出宫。

他以后,是再也不会再踏足宫门了。

“走了走了好啊”

当芦布过来报信,说张居正已经出来宫门后,魏广德只是感慨一句。

让有功之人能得善终,魏广德觉得自己为张家做的够多了。

真要如上一世,张居正死后两年张府被抄,长子被逼自尽,那也太显得薄情寡义了。

而此时草原上,三娘子已经率部进入板升城,大成比吉也接受了三娘子代儿子送上的定亲彩礼,算是把事儿定下。

黄台吉带著扯力克直接回了归化城,虽然心中不满,布置下人手拉拢把汉那吉的遗部,但效果並不太好。

毕竟,这都是三娘子早就安排手下人做过的了。

当初,三娘子可是按照最坏的打算进行的布置,该拉拢的,早就暗中联络过,扯力克的人再去,能见效才怪了。

也是因此,扯力克那边虽然许下种种承诺,但是收效甚微。

甚至,他以为的所谓承诺,其实还不如之前三娘子派人递过去的橄欖枝。

毕竟,扯力克只是王子,能给出的报酬太少了,远不及三娘子这个掌握著朝贡大权的首领。

黄台吉回了归化城,郑洛也率部南行,隨行的还有阿力哥带著的千多部眾。

这是他之前的部族,把汉那吉给他的,这次就是前往安石堡,准备先进驻那里,把城池修整一番。

王庭和大成台吉这两部分部族,可能是最早脱离游牧生活,接受汉人那种依靠城池生活的蒙古部落了。

当然,虽然不会如同原先那样辛苦,但依靠城池生活,对物资的要求也极大。

如果没有和大明的商业贸易,这种生活方式简直就是灾难。

毕竟草场固定,就代表著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牧草,能够饲养的牛羊马匹数量有限。

游牧自然不怕,可以大量繁殖家畜,只要顺著丰美水草在草原上流动即可。

“以后,你们除了在附近放牧外,可以多养战马,兵部那边会给够马银。

除此外,还可以多多收集其他部族的羊毛,张家口那里的草原商会也会敞开收购你们供应的羊毛.”

回去路上,郑洛和阿力哥交流,自然给他出主意。

三娘子一支在蒙古,说实话,郑洛不放心。

这种情况下,还是多培养一支忠於大明的部族就很重要了。

等海哥儿进入安石堡,把这里发展成第二个板升城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板升城距离宣府边墙三百里,而安石堡不过二百里,更近,和大明的联繫也会更紧密。

“我们一定会为朝廷收集所需各类商品”

阿力哥自然是完全答应下来,靠近大明边墙,需要的时候也能得到各种支持,自然再好不过。

其实牧民也需要羊毛御寒,可经过纺织的毛呢,御寒性能似乎更好。

现在许多部族都会带著大量羊毛前往张家口马市进行交易,用羊毛换取毛呢。

只不过,马市有名额限制,权利在三娘子手里。

如果能够做个中间商,似乎对海哥儿也是有利的,可以让他加深和其他部族的联繫。

大明要战马,那安石堡完全可以多养些战马交易给大明,换取各类物资,特別是毛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