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夏五月(2 / 2)
好不容易呐,从长安回到了雒阳,又紧接着入了曹操的手上,比起董卓、李郭这些匹夫,曹操知晓天子的价值,给了天子足够的尊重,但权柄是没有的,一应权柄掌握在曹操的手上。
来刘协十几年的帝王生涯,却无一日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足以明,有时候身为天子,也并非一件幸事。
不过比起后世帝王,刘协到底善终了,也没受到太过分的折辱,比起被成济一根长矛枪出如龙的曹髦,又比起被崔季舒殴帝三拳的孝静帝元善,刘协算是一个幸运儿了。
‘大侄子,你放心,等为叔拿下许都,将你从曹氏的手中解救出来,就有你的好日子过了。’刘璋于心中许下承诺。
……
许都。
这一向许都的风声特别的紧绷,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来自秦王的压力,让不少人喘不过气来。
当然,喘不过气的多是曹氏的基本盘,公卿中忠心天子的人,以及意图归效刘璋的人,是日盼夜盼,就盼着秦军南下,攻克许都。
其中有些人,更是提前书写了投效的文书,安排亲信向河北递去,向那位秦王申明,只需秦军南下抵至许都,他们就将于许都城内举事响应。
这其中,有几人行事不谨,安排北上的信使,为曹操幕府中的校事所擒拿,拷问出了书信和文字。
接下来,就是拿人问罪,夷灭三族的事情了,于其中曹操不留情面,凡是有确凿证据的,或是沾上边的,他都是一体擒拿拷问诛杀,不管身份贵贱如何。
“父亲。”曹昂怀着仁德之心,他向曹操进言道:“近几日拿问的几人,未必是举族意图归降秦王,有不少人是自己自作主张,如今府内校事一概不问,抓到就族诛,以至于内外群议喧嚣,以为太过酷烈。”
“昂儿,你的意思是?”曹操不咸不淡,平静的向曹昂问了一句。
“孩儿以为,理当拷问清楚,究竟是一人有罪,还是举族怀贰,不至于错杀了良人。”曹昂解释道:“如此一来,内外当不至于有所菲薄,以校事行事过于酷烈,损乎父亲的名望。”
“呵。”曹操发出了一声轻笑,这声笑不偏不倚,不清其中的意味。
“昂儿,你看,外间素日里是怎么评价为父的。”
曹昂斟酌了片刻,而后回道:“昔日董卓祸乱天下,而父亲首倡义兵,又迎天子于许地,汉室宗庙社稷得以复兴。”
“是以许下议论,无不以父亲为汉室忠贤,国之柱石。”
“哼。”曹操轻蔑的冷哼了一句。“昂儿,如何不实话。”
曹操不待曹昂辩解,他出言道:“为父出身阉宦,为士林清议所不容,而今又幽禁天子,大权独揽。”
“内外臣工,凡有心王室者,莫不视为父为仇敌,想来恨不得食为父的肉,喝为父的血,哪里会认为为父是什么汉室忠贤,更不必替国之柱石了。”
“父亲何以如此自抑。”曹昂声音微微颤栗,他出声争辩道:“父亲保全天子公卿,佐弼汉室,功莫大焉,为内外所共睹了。”
“至于父亲独揽大权一事,与昔日霍光相仿,不过是天子年少无法理政,所故父亲代天子行事,此该伊尹之事也。”
“霍光。”曹操笑着摇了摇头,他提点曹昂道:“昂儿,你这个比喻可不太好,霍光得汉武垂青,以为遗命重臣。”
“佐命二世,内外惮之,就算是宣帝,也是如芒在背,霍光身为人臣,权柄之大,不可谓不极。”
“然其人一旦离世,宣帝反手夷灭其族。”
“父亲。”曹昂埋首,神色微微惶恐了起来。
曹操接着道,似是在对曹昂教,又似是在自言自语:“昂儿,你记住,这做人臣啊,一旦权柄超过了君主,要么就是做王莽,要么就是为君主所杀,如霍光,身死族灭,哼……”
一言至此,曹操目光炯炯,凝练成一道锋芒:“为父不会去做霍光,要做,就去做王莽,到底肆意潇洒一回。”
完这些话,曹操好似卸去了心力,他蹙起眉头,神色忧思道:“然如今为父却是没有机会去做王莽了。”
“秦王起于巴蜀,鲸吞关中,再下河北,天下之六七,已入秦王之手,如今秦军不日南下,比之袁绍挥师来攻,更为煊赫。”
“这一战,吉凶祸福,生机恐是十之二一了。”
“父亲。”曹昂低声进言道:“秦王素有仁德之名,凡归降之人,就算旧日有什么仇怨,秦王亦是不加问罪,只迁入关中而已,性命得全,富贵得报。”
“如今大战恐不得全,孩儿以为,莫不如举中原归降,以秦王之仁德,或可保全曹氏和夏侯氏。”
言讫,曹昂等着来自曹操的训斥,毕竟他知道他这位父亲的性子,坚硬的有如钢铁一般,昔日袁绍南下,他的父亲都没有屈服,如今秦王南下,他的父亲自当也是不会屈服。
然而令曹昂意外的是,曹操没有发出呵斥的言语,而是自我哂笑了一句道:“为父也想过归降,然大丈夫处世,未逢一战,就举中原而降,为父窃耻之。”
“虽是胜负之机,只在渺茫,然为父心意已决,定当和秦王一战,虽是身死而无悔,死,也要死的轰轰烈烈。”
“至于昂儿你,若是为父事败,到时候你可举许都而降,切不可行鲁莽之事。”
“父亲。”曹昂看向曹操,目光露出疑惑,曹操的话听起来像是遗言,让他内心有些惶恐和不安。
“如今延津失守,青州大败,为父当挥师北上,和秦王一决胜负,昂儿你就和元让一起留守许都,令君也会留在许都,为你稳定许都的局势。”曹操给出了他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