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五章 初识(1 / 2)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不过是五点多钟,天还未亮,金陵这座古都就已经苏醒了过来。人们倒尿盆,上厕所,相熟的也招呼一二,便就是市井人间了。
王言穿着背心短裤,出门去到路口的公厕排着队的解决了问题,这才撒丫子奔跑起来,直往紫金山跑去。没办法,玄武湖要花钱么,跑山却不用消费。
说起来,王言现在也是穷的厉害,按照他的吃喝消费,父母给他的遗泽,政府给他的关爱,是不够让他舒服的,还得想办法搞点钱潇洒……
如此跑到了山顶,打了两趟拳,又跑下了山去,回程随意的找了一家店面吃了蛋烧麦、粉丝汤的早饭,回去家中洗洗漱,洗洗衣服之类,便也就到了上学的时间。
王言从家里拿了笔本装进他的小包里,而后便出去上学了。
走在上学的路上,王言的思绪是从未有过的复杂。他是行在八十年代的金陵,心在世纪初的龙城。一路上脑子里想的,都是他生命中最微不足道,也是最重要的三十年之中的读书时光。
那时候的初中,他是骑着一辆捷安特的山地自行车,和一些左近的同学、朋友一起去到学校。每天上学、放学都是乌泱泱的,人少有五六个,人多有十几个。一路上嘻嘻哈哈,比谁蹬的快,比谁能翘车头……
思绪飘飞着,路也行走着,转到了去往学校的大陆上,学生就多了起来。毕竟附近的生源,大多都上附近的中学。
学生们都是三五一群的走着,一看就是住的近,大家约好了一起去学校的。不过这样的场面也就是在最开始的时候了,越往后,人就越少了。不论是朋友圈的变化,亦或是中途的不断辍学,注定了人是越来越少的。
人生就好像上学这样,是一次又一次的分手。而强者的人生,就是这么不断的向上升级,他们的同学、朋友都在这个过程中拐弯,但他们也不孤单,总能结实到新的朋友……
“哎哎哎,二哥二哥,你快看。”
被乔三丽拍打着胳膊,乔二强不理解问道:“怎么了?”
“就前边那个男的,看见了吗?”
“啊,咋了?”
“我昨天跟你说的到了班级就打架的那个人就是他!”乔三丽捂着嘴,说的很小声。
“一个打十几个?”乔二强显然更关注巷战的结果,“我现在想想也不太信。”
“真的,我亲眼看见的!”
刚走出去没几步的王言停下了脚步,转身微笑:“确实是真的,这事儿肯定没完,这几天中午、晚上的,说不定就还得来报复我。”
呃……
背后议论人被抓住,兄妹俩都有些尴尬,乔三丽更是躲到了二强的后边埋着头,一副没脸见人的害怕样子。
乔二强回过神来,他是初三的,还能怕了初一的么?
当即挡在乔三丽身前:“我们也就是说说,没有别的意思,你……”
王言摆了摆手:“没事儿,我又不怕说。只是我对她有印象,我们俩是一班的,跟同学打个招呼。我叫王言,你们怎么称呼?”
“我叫乔二强,我妹叫乔三丽,咱们一个学校的,我在初三。”
“我知道,昨天报到的时候我就是跟在你们俩身后,你给她介绍的学校情况我还跟着听了一遍。正好,咱们一道走吧。”
王言招呼了一下转身就走,没有给他们否定的余地。于是乔二强和乔三丽对视了一眼,也就只能快走两步跟了上去。
二强问道:“你家住哪啊?”
“纱帽巷。”
“嗯?我们也在纱帽巷,怎么好像没见过你?”
王言笑呵呵的回应:“纱帽巷有六七百米呢,没见过太正常了,我住西边道口那边,一百二十八号。”
“我家是二十六号,怪不得没怎么见你。”乔二强明白了,转而说道,“我们很少在那边走,不过我二姨家在那边不远,偶尔去我二姨家的时候在你家门口路过。齐唯民你知不知道?”
于是王言一声长哦:“是不是有个孩子叫七七的?”
“对对对,那是我们最小的弟弟,你真知道啊?”却是一边的乔三丽惊讶的出声。
“我爷爷是中医,我会治点儿感冒什么的,街坊四邻有些头疼脑热之类会来找我给治治。去年我就给七七治过感冒。说是往北再过去半条街,就是他们家。”
这下乔二强就想起来了,有些迟疑的开口:“你是不是那个……呃……”
“孤儿。”王言直接说了出来,“我想你们之前也能听说过。”
“不好意思啊,我就是突然想起来了,不是故意的。”乔二强慌忙的解释着。
“没事儿,也有一年了,算是缓过来了。”
就这么一路上聊着天,乔三丽在后边跟着听,倒也算是熟络了。
就是这兄妹俩都挺可怜他的,说话也挺小心,根本就不讲家庭的事情,都是挺照顾别人情绪的人。
二强这人不错,只是有点儿长歪了。他是个老实人,但毫无疑问的是,太老实也不行。小时候还有点儿淘气,有些叛逆,随着成长则是都消失了。这源于乔一成这个大哥的镇压。
但乔一成当哥当爹又当妈也是相当不容易,他只是不想让弟弟走上歪路,管的严厉一些,发现苗头不对就直接镇压,这也一点儿毛病没有。
到了三丽、四美,乔一成管的就要偏宽松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三丽属于是成长之后的少年版,丽质已经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