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一碗热汤的距离(2 / 2)
周末,李玉珍去弟弟家吃饭。弟媳拉着她的手说:“姐,建国昨天还说呢,你一个人住着,他们都不放心。要不你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吧,反正家里有空房间。”
李玉珍摇摇头:“我习惯了一个人住。再说,晓明总说要接我去深圳。”
“孩子有出息是好事,但飞得太远,父母就只剩下念想了。”弟弟叹了口气,“我家建国是没什么大本事,但好在离得近,有什么事一嗓子就能喊到。”
正说着,李建国从外面回来,手里提着一条活鱼:“姑,今天在你家吃饭,我露一手,做你最爱吃的红烧鱼。”
那天晚上,李玉珍在家族群里发了一张大家围坐吃饭的照片。晓明很快回复:“妈,看起来真热闹!下周我就回去看你,给你带海南的芒果,特别甜。”
晓芸则发来一连串表情包:“馋死我了!好想念家乡菜!妈,我明年一定回国看你!”
李玉珍回复了一个笑脸,关上手机。窗外,县城华灯初上,每一盏灯背后都是一个家的故事。她突然明白,不是孩子们不爱她,而是他们已经飞向了更广阔的天空,再也无法回到这个小巢穴长久停留。
几天后,李玉珍参加了社区组织的老年人座谈会。主持人是县老龄办的主任,他讲到一个概念——“一碗热汤的距离”,意思是子女与父母居住的距离,最好是一碗热汤送过去还不会凉的距离。
“现在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求学,留下大量空巢老人。我们社区要做的,就是搭建互助网络,让老人们彼此照应...”主任在台上讲着。
李玉珍却走了神。她想起上周感冒,咳嗽得厉害,是隔壁小张护士下班后帮她买了药,熬了梨汤。而当时晓芸正在瑞士参加学术会议,晓明在谈一个重要的项目。他们都在电话里焦急地嘱咐她去医院,却不知道,对于老人来说,独自去医院本身就是一种负担。
座谈会结束后,李玉珍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道去了弟弟家。不巧,他们全家外出不在。她站在紧闭的大门前,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
回到家,她拿出纸笔,开始写信——这是她和女儿之间的老习惯,晓芸说电子邮件太快,不及手写书信有温度。但这次,信不是写给晓芸的,而是写给她自己的。
“亲爱的自己,”她写道,“今天终于明白,养儿防老不是笑话,而是时代的变迁。孩子们像蒲公英的种子,乘风飞向远方,这是他们的宿命,也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学会的,不是紧紧抓住,而是在各自的天空下,好好生活...”
信写到这里,门铃响了。李玉珍擦擦眼角,起身开门。门外站着李建国和小花,孩子手里捧着一个保温壶。
“姑奶奶,爸爸说你咳嗽,这是雪梨汤,你快喝。”小花举起小手,把保温壶递到她面前。
李玉珍接过那还温热的保温壶,突然一把抱住孩子,泪水无声滑落。
“姑,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李建国紧张地问。
“没有,没有,”李玉珍连连摇头,“我就是...太高兴了。”
那一刻,她明白了,亲情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远方的孩子和近处的侄子,都是她生命中的光。一份是血脉相连的牵挂,一份是日常相伴的温暖,两者同样珍贵。
晚上,她和晓明视频,没有抱怨孤独,而是兴致勃勃地讲起社区新开的老年舞蹈班,说她准备报名参加。和晓芸通话时,她也不再提及身体的不适,而是询问外孙在学校的话剧表演准备得怎么样。
孩子们似乎察觉到她的变化,晓明说:“妈,你最近精神好像很好。”晓芸则说:“妈,你笑起来真好看。”
转变悄然而至。李玉珍开始主动组织社区老人的活动,教大家做养生操,还组建了一个互助小组,谁家有困难,大家就轮流帮忙。她的生活突然充实起来,脸上笑容也多了。
一个月后,李玉珍生日那天,她同时收到了三份礼物:晓芸从美国寄来的保健品,晓明从深圳寄来的智能手机,以及李建国一家带来的自制蛋糕和陪伴。晚上,当孩子们打来视频电话祝她生日快乐时,她真诚地笑着说:“你们放心吧,我过得很好。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
挂断电话,她走到阳台。夜空中的月亮并不圆满,但星光点点,照亮着每一个漂泊和守候的灵魂。李玉珍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初秋微凉的空气。养儿防老,或许真的越来越像个笑话,但爱的形式从来不止一种。当孩子们无法在身边尽孝时,她学会了在社区中建立新的联结,在孤独与自由之间找到平衡。
楼下的桂花开了,香气随风飘来,甜甜的,带着希望的味道。李玉珍想起小时候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如今她才真正懂得,父母也应有自己的夕阳红。
她回到屋里,在新买的智能手机上笨拙地打字,终于成功地在朋友圈发出了第一条状态:
亲爱的孩子们啊,请不要挂念我。你们的母亲一切安好,正沉浸于探索人生真谛之中——怎样优雅地迈入老年阶段,以及如何让生命绽放更绚烂光彩。
言罢,她缓缓起身,步履轻盈走向那张陈旧而温馨的木桌前。桌上摆放着一个略显斑驳痕迹、但仍散发淡淡清香气息的老式保温壶。她小心翼翼伸出手去握住壶柄,轻轻将其提起,并倾斜一定角度,一股热气腾腾且带着丝丝凉意的雾气从壶口升腾而起……
紧接着,只见她动作轻柔地将那碗已微微降温的雪梨汤倒入一只精致瓷碗内。汤汁呈浅黄色,宛如琥珀般晶莹剔透;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果香与淡淡的药草香交织而成独特芬芳味道。
她端起这碗看似平凡无奇实则蕴含无尽温暖爱意的雪梨汤,轻抿一小口后便开始慢慢品味起来:舌尖先触碰到那丝滑细腻口感,而后甘甜滋味瞬间充斥整个口腔并顺着喉咙流淌至心底深处......尽管汤已不再滚烫,但她内心却被这份来自家人关怀所带来暖意填满,仿佛全身每一处细胞都感受到那份深深眷恋和牵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