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边寨谋商税(1 / 2)
马人望这一趟的确是早有谋划,他每经过一个县便将该县的官吏召来,详细了解并记录下该县的赋税数字,但是却并未直接去找秦刚,似乎是准备到了后面再一并交涉。
而正是因为他的忙碌,便给了马植更多接近秦刚的机会。
马植是个大辽问题青年,倒不是他自身有多大的问题,而是他的脑袋里有了太多的奇怪问题,要么因为问题角度的刁钻敏感而让被请教对象三缄其口,要么因为回答者的空洞刻板让提出问题的他觉得索然无味。
但是这次遇到的徐大学士、徐将军却不一样,敏感的问题他不避不退,皆有答案;回答的言语不偏不倚、有理有据。
等快到天津寨的时候,马植已经彻底成为了秦刚的小迷弟!
来此之前,他只听说过“神枪三郎”之威名,又读过那首《人杰绝句》,已知徐三的文武双全之名,而这次一路走来,无论是沿途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还是眼前可见的民生凋敝、百姓困顿之景,却都能从与他的交谈中得到启发与顿悟。
“博学非为薄名,而是为行事有据。一地为主政官者,不可整日只坐在州县城中的官署中,一个清晰的评价——大辽愤青,与他一同鄙视着马人望此时的无比忙碌,“缺乏了自己对于实际民生民情的基本掌握,拿着底下人汇报上来的文书数据,基本上也就是缘木求鱼,无济于事。”
“徐集贤金玉之言,学生受教了!”马植此时的态度十分地恭敬。
看到他的状态,秦刚觉得是可以对他多讲一些道理的:“我在南京道只管军务,本不该多言。但你若能为官,须得记住:增税加赋是最蠢最无能的手法。如此不如直接动手去抢好了!真正的地方治理,是要搞清本地有什么资源?有什么条件?雪山大漠、草原湖泽,无处不有着独特的生机。官员比百姓强的地方在于眼光长远、手段丰富,可以带百姓从中挖出商机、带动经济。只有让百姓的日子好起来,让地方的商贾收入多起来,哪怕降税减赋,却可以因此而让官府的收入变得富足,这才是能吏!这才是良相!”
马植一边用心听着,一边细细回想,顿觉其中的道理无穷,再抬眼看向马上的这位将军,更加觉得此人愈发地高深莫测。
天津寨,为了迎接新任南京道统军使及三司使,一应将领与官吏皆出寨相迎。
大辽在天津寨驻守的,有两个营近千人的汉军,领头的守将为军都指挥使孙温,寨中管理征收商税、检验进出商品的主事官吏也是统军司的,而具体做事、尤其是做账的人,都聘用了流求人。辽人也发现,只要最终决策权还在自己手上,而相对于复杂又累人的具体事情,专业的流求账房做得又快又好,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便一直延续到现在。
天津寨原本就是辽国边境的一个军寨,当时的南京三司使李宁一与秦刚商议后建起。最初的军马换军粮的暴利生意基本上都是由萧得里底家族商队垄断。
之后,随着此事的风险变大,看到军寨里的其它商品也能产生丰富利润,老奸巨滑的萧得里底便放开了市场,准许其他商社一同经营,不仅可向他们收税,而且更可掩人耳目。
萧得里底在离开南京道前,先安排自己的侄子萧奉先进了南京统军司,接管了天津寨。
而萧奉先又定下规矩,不管是谁想去天津寨换防,都必须要向他支付高昂的行贿费用。毕竟,他的叔叔萧得里底一路做到了北院枢密使,算得上是朝中有人!
直到现在,表面上被统军司独享的巨额税收,除去明确用来补贴地方军欠饷开支外,绝大部分,都不露痕迹地到了萧得里底叔侄二人的囊中。看似糊涂无为的耶律和鲁斡早就看穿了这一切,默认这一切而无所表示。
只是那时开始掌管南京道税赋及官衙用度的三司使马人望却是急得跳脚。
一面是日益恶化的财政收入难题,另一面天津寨的强大货物进出能力,能比其他所有的榷场交易总量都高。
所以马人望认为,只要能将天津寨商税收回来,甚至能够分润到一部分,南京道的赋税危机就可以迎刃而解!
当然,天津寨本就是统军司自己辟出的军寨,之前利润又如此肥厚,暂时没法夺回。只是这次换了新留守,又换了新统军使,马人望也是从自己的职责出发,希望能有些突破。
一行人马入了寨城,住进了宽敞舒适的官驿。
安排妥当之后,秦刚叫来游珍,两人先换成了宋商装扮,然后直接便十分熟悉地夺内室移开一只看似普通的柜子,后面竟然露出了一扇暗门,出去后便就到了驿站的后巷。
这是因为天津寨的修建都是由流求人主导,像官驿、商馆等处的机关,尽在秦刚他的掌握之中。
而跟在身后的游珍,早就养成了见怪不怪、处变不惊的性子,只是紧紧跟随。
到了一处挂着河北商会牌匾的宅子面前,秦刚向门房的人出示了手上戴的一枚戒指,对方查看后便将他们请到后堂,那里的人又取来印泥,亲自检验了戒指上的印鉴后,便立即恭敬地再引他们从这里上楼。
两人刚从楼梯走上走廊,里面有人听着声音便迫不及待地迎出来。
“大哥!”
游珍见到此人便彻底放下心来,因为正是四海商行的总掌柜谈建,他接到秦刚的通知后,便带上分管银行的手下,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天津寨,并在这里等了几天。
“我就知道你的鼻子灵,一听到我要叫你过来,一点时间也不会耽误!哈哈!”秦刚拍拍谈建的肩膀。
“天津寨已经建立了这么些年,港口本身没问题,但是整个南京道的局面一直打不开,甚是可惜。大哥这次发了话,一定是有了把握,我不得不激动啊!”谈建兴奋地说道。
“把握谈不上有多大,机会确实是有一个。”秦刚笑了笑,一招手,“坐下谈。”
游珍自觉地站在外面的走廊上进行戒备。
第二天,秦刚假托自己只懂领兵、不太懂得生意账目的理由,主动邀请马人望带着手下与他一同参与对天津寨寨务的检查工作,马人望喜出望外,欣然前往。
听说有留守府官员一同参与,孙温明显极不赞同,不过他也吃不准新来的统军使是什么意思或有其他考虑,简单反对了两句见无效后也就算了。
不过,流求来的账房显然是十分称职,捧上来的账本十分严谨,即使是马人望带来的几名手下,极为认真地看了半天,也都点头表示赞赏。
反倒是秦刚听出一些问题:“远的地方不说了,天津寨是宋国河北货物的最主要输入地,可我怎么发现这些东西基本都立即转了海运发卖了呢?”
“禀徐统军知晓。”孙温瞥了瞥坐在一边的马人望等人,心想机会来了,继续说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南京道这里的各州县,对从我天津运出的货,还要再征一次商税,所以海商情愿转成海运直接去往其他地方;二是南京道的进货量不大,留下来也怕卖不掉。”
孙温所说的话,却把马人望弄红了脸,不过他也是在等这个机会,直接站起来说道:“也不怕徐集贤耻笑,南京道也是迫不得已。这些年各州县赋税年年下降,地价、粮价却不断走低。其它的榷场加起来也比不起天津寨一地。而天津这里的商税,三司使司收不到,所以只能对于天津出来的货物进入州县时再征收一次,就是为了补充一点地方收入啊!而且孙都司也讲了,南京道不仅仅是民众的手里没有钱,就连官府的官库里,也是拿不出钱。徐集贤也是我南京道的主官之一,此事一定得要帮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