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边寨谋商税(2 / 2)
“哎!要说马使司所言之事,徐某自当尽力。只是天津寨的商税一事,自有成例,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是须从长计议才好!”
“确实啊!”听得秦刚并未直接答应,一直担心着的孙温赶紧开口,“南京道与那宋国边境最长,又缺关隘把守,兵力不足,必须多募京州汉军。可汉军又不比宫卫,既无定拨粮饷、又无就粮之地,所以天津寨一年征收的商税,尽数补贴汉军后,也是几无所剩啊!”
孙温的这几句话倒也说得马人望无从辩驳,也正是南京道这里缺钱,又知他们有天津寨,所以南京道这里也就更加不再拨付汉军粮饷了。若不是现在更加缺钱,其实原先的那样两不相欠也就这样子下去了。
“嗯,这样我倒是明白了一些。”秦刚点点头道,“南京道缺钱,养不起太多兵力。而目前的边境防卫,又需要更多的兵力。于是前任官员就弄了这个天津寨,搞点生意、让统军司收点商税,自己养自己,对不?”
“徐统军所言甚是!”孙温立即赞同。
“则三司使这边之前因为拨不了粮饷,只能让统军司自己搞军寨来养兵,然后也就收不到军寨这里的商税,现在手里便更加缺钱,不管是普通榷场、还是到天津寨这里,便就越来越买不起各种货物,买卖变得越少,三司使这里就越收不到税,对不?”
“确实如此啊!”马人望听着对方讲得头头是道,立即表示赞同的时候,也从心底里生起了更多的希望。
“马司使的难题是缺钱,这倒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秦刚却是话题一转,讲起了故事,“说有个客人到了一个镇子,发现镇上的人都不高兴,一问才知,客栈掌柜做衣服欠了裁缝一贯钱,裁缝买肉欠了屠夫一贯钱,屠夫找妓女过夜欠她一贯钱,妓女住在客栈也欠了一贯房钱。可是大家身上都没钱,都还不了欠账。客人哈哈一笑说这事简单。于是先借给掌柜的一贯钱,让掌柜还给了裁缝,裁缝立即还给屠夫,屠夫还给妓女,妓女还给掌柜,掌柜此时再还给了客人。这一贯钱转了一圈,一文不少地回来了,但是镇上的人都不欠钱了!”
秦刚讲的这个故事十分的有趣,众人也觉得似乎有所指,不过也一时都说不出来。
“其实故事只是故事,放到现实中却有两个问题很重要。”秦刚继续说道,“真正的借钱不会这么简单,第一是客人借给客栈掌柜后,如何保证他一定会拿去还给裁缝?万一他也想去找妓女呢?第二是即使钱回到了掌柜身上,他并不想还给客人怎么办?”
众人都点头,也都转过来看他有什么好办法。
“所以客人一般会要求客栈掌柜抵押一件值钱的东西给他,同时也会约定客栈掌柜对钱的用途,最好是去还账,这样利息可以最低。一旦花在别处就需支付高额利息。这样的话,客人才有希望收回自己的借款。”
大家似乎都听明白了,又似乎都没听明白。
还是马人望稍有悟性,他想了想开口道:“徐集贤之意,莫非是说我南京道的问题在于缺少了这关键的一贯钱,从而导致大家都不花钱、不用钱,最后导致市场凋敝,商税不振?”
“善!”秦刚赞许地一笑,他想提议的方法正是“刺激消费”,但是这个经济名词是无法直接让此时之人明白的,这才煞费苦心地把道理揉进故事来类比,总算有了一个能琢磨明白的人,“所以如果直接把天津寨的商税分给三司,那就是统军司少了该有的收入,而也指望不上留守府可以多拨粮饷,这样的事自然不会有人愿意去做。”
马人望站起作揖道:“恳请徐集贤指点迷津。”
“本将也没什么太好的主意。只是听说天津寨这里,有来自大宋的四海银行,据说他们是全天下最善于做银钱生意的人,咱们毕竟是大辽的南京道,找他们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借一笔搞些钱生钱的活来?”秦刚这才慢慢地说到正题上。
“四海银行?这个情况谁清楚吗?”马人望的眼光在询问在场的人。
这时负责军寨商税账房的人便站出来说,这个四海银行与大宋客商的关系甚密,会有专门的人常驻在寨城里的河北商会。而且最近他们就有总行的人在这里,可以去请过来。
马人望一听便说:“快去请、快去请!”
寨城并不大,很快就把人请来了,而且一报名号,居然是四海银行总掌柜谈建。
不过,马人望也顾不上吃惊,先是介绍了室内的各位后,便直接讲了自己面临的难处,并真心实意地询问对方有没有好的建议与办法?
“徐贤集老爷、马司使老爷,还有各位官爷,承蒙各位发问,在下只是个生意人,在商言商,也就讲点自己能想明白的话。”谈建开口,说的都是质朴无华的话语,但是仍然让人觉得不凡,颇有些见过大场面的气势,“天津寨的繁荣,托的是整个大辽的市场、而不是南京道的市场;天津寨运来的绝大多数货品,基本多是直接转口其他地方,而不会直接在南京道售卖。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南京道的驿道早就荒废不堪,不好行走,二是这里的百姓太穷,手里没钱,买不起各种货品。”
说南京道太穷,这话也就只有谈大掌柜有口气可提,马人望的脸上肌肉抽动了几下,心里明白自己的家底,只能开口请教:“谈大掌柜可有解决的良策?”
“良策谈不上,却是死方法,首先必须要修驿道,只有先把驿道修好,才会有商行愿意把货运往析津府以及道内各州县。”
“从天津寨到析津府的驿道重修之事,之前也不是没有人想过。”马人望开口道,“只是天津寨归于统军司管辖,所以三司收不到这里的商税,自然就不太愿意去修路。而统军司只关心港口与寨城里的商税,觉得货物运到州县去也与他们无关,同样也不愿修这条驿道。所以议了两回,也就没有了结果。”
“徐统军与马司使都想得短浅了,其实修驿道一事,大家皆会得利,只是不能太计较眼前。”谈建仗着自己有底气侃侃而谈,“在下的四海商行在天津寨也有货物进出,驿道要是能修好,南京道的市场就是多出来的量,不管是寨港的商税、还是南京道各州县的商税,大家都是能够多出不少收入的!”
马人望却是忧心忡忡地说道:“个中道理,本官也不是不知。可是这修驿道之事,既耗民力、又花财力。南京道原本就入不敷出,又能从哪里筹到这一大笔钱呢?”
谈建站起来一躬道:“南京道的驿道修建,利官利民又利商,四海银行斗胆表个态,这笔钱,我们银行是可以借给马司使的!”
“吓!这样一项修路的工程,至少二十万贯以上,四海银行能借得出这么一大笔钱?”马人望表示不太可能。
“这次的驿道要能行商行大车,不能修得太窄,预算可以高一些。就由在下给个准数吧,可以借出五十万贯!
“五十万贯?!”
除了秦刚与马人望之外的众人都惊得要跳起来。无他,此时大辽从宋朝那里讹到手的岁币折抵下来不过一年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不过折合五十多万贯。而现在谈掌柜直接承诺可以借出来的钱,居然就能顶得上这笔巨款。
马人望没有立即惊喜,是因为他还有自己的担心:“四海银行愿意借出这么一大笔巨款自然是好,只是本官实在没有信心能够还得了这笔钱啊!”
谈建不慌不忙地说:“我大宋现有一句新谚语,‘要想富、先修路’。驿道修好的价值可能远非现在能想像到的。首先,修路要采买大批材料、工具,它们的进出本来就是生意,市场就会红火起来;其次,修路雇用大量地方百姓,他们原本很穷,现在能拿到工钱,就立即会买粮、买衣、买各种东西。赚得多的人还会有更多的消费。于是南京道需要的商品就会增多;接下来的,修好的驿道可以更方便地运进来更多的货物与商品,各个州县的交易增多,各地市场的商税增加就是必然;最后,一旦南京道的驿道修得比其他道都好,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货物会取道这里,过路的中转经济也就能发展起来了。”
看到马人望已经听得两眼闪闪发光,谈建进而说道:“在下是出借钱的,都不担心南京道在修好驿道后还不了,马司使又何必有这不值当的担心呢?实际上我也大致估算过,南京道只需要每年拿出新增商税的一半还钱,我们四海银行就不会担心!”
“这点不难!”马人望脱口而出。
“谈掌柜愿意出借,马司使这里愿意试试,那可是还需要本将做些什么?”一直未曾开口的秦刚恰到好处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