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借钱的条件(1 / 2)
“自然是不能少得了徐统军的。”谈建转过来笑道,“毕竟是如此之大的一笔钱,缺了担保可不行。而环视一下整个南京道,这么大一笔的借贷,恐怕也只有天津寨的商税收入才能作数!”
“徐集贤……”马人望立即将渴望的眼光投向秦刚。
“马司使放心,你我同属大辽朝臣,只需咱们把具体的条款议好,商税抵押的这个忙我可以帮!”秦刚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并问道,“还请谈掌柜说说其他条件。”
谈建点点头道:“五十万贯实在不少,如果全都以铜钱结算,光是人力、运力都极大,很不合算。”
马人望点点头,宋每年运往辽国的岁币要经过南京道,此事他十分清楚:“谈掌柜有何高见?”
“一是这钱运转不易,二是我们也必须要监督借款的使用。所以我向各位介绍一个新东西。”谈建说着便从怀里掏出几张印制极其精致的纸券,交给在场众人传阅。
马人望最先拿到一张,只见这张纸券比巴掌略大,用纸却十分考究,整个纸面都印着十分精美细致的复杂花纹,最醒目的地方印有两个大字“壹贯”,通兑”的字样。
“这是……?”马人望毕竟是财司官,虽然已猜到这张纸票的作用,但还得先提问。
“此为我四海银行出的钱引,取银钱之引的意思。它携带方便,又防伪造,共有一贯、五贯、十贯三种面值。一艘三四千料的海船,所载货物至少都价值十几万贯以上。海商之间交易,根本没可能使用铜钱?所以,之前他们信得过敝号,多用我这十贯面值的钱引,百张一叠就是一千贯,一只稍大的布包就是十万贯!”
其实钱引的便利性此时一眼看出,马人望却提出有力的疑问:“我倒听说南朝成都府路也曾出过这钱引,应该叫作交子,也是非常便于商人交易。但是最后好象听得它的名声不太好,用的人也越来越少啊!”
“马司使博闻,的确如此!”谈建并不慌张,反而微笑道,“交子与钱引在本质上相似,只是我家从名字上就说得明确:钱引非钱,只是为引。成都府路的交子之所以出问题,就是因为它们到了最后不肯兑现,从而让交子的价值一落千丈。而敝号四海银行却始终承诺:各地分行,一千贯以下随时可以兑换现钱;一千贯以上的,提前三天预约同样可兑换。而且,每贯的兑现只会收取极低的手续费——二十文!”
“四海银行真能做到这一点啊?!”
“那这钱引真是不错,只要保证能兑钱,谁也没事就去兑啊!”
“我确实是看到寨中的好多海商之间,用过这种钱引互买货物的!”
“……”
一时间,尤其是寨中的官吏都相互议论了起来。
马人望想了想道:“那四海银行目前只在宋国开设,我们南京道要想使用这钱引,便如何是好呢?”
“只要马司使同意,四海银行可在南京道现有的州府各开一家分行!”谈建沉着回道,“我们还有三点保证,一是保证任何一家四海银行都支持钱引兑成现钱;二是保证钱引在天津寨便可以直接购买到任何货物,不会被拒收;三是保证钱引如有破旧,四海银行任意一家都可免费替换!”
听到这里后,马人望再无疑问,只有转而请示秦刚:“徐集贤以为呢?”
“我觉得,谈掌柜需要给我一个确切的可以保证钱引兑换现钱的能力!”秦刚不开口则罢,一开口就问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鄙行在天津寨原本就是为了海商的现金需求,设有金库一座,常年存有金银铤及铜钱现金五万贯!现在借给南京道五十万贯钱引的话,鄙人可以考虑将金库的现金再加五万贯,统军可派人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钱引好不好用,全得看四海银行的现金足不足!本将以为,天津寨金库的现金须得再加五万贯,一共十五万贯,在则且须得让我每月查一次!”
“既然是徐统军发的话,鄙人可以应允!”
一直听着这话的孙温突然开口提问:“谈掌柜,如果你们在析津府的分号开了后,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天津寨拿到的钱引,就可以在析津府兑成现钱?”
“正是,只要兑换时扣些手续费就行。”谈建点头道,“其实如果只是为了免除携带现钱的麻烦,除了钱引,可以选择在天津寨的四海银行存钱,然后拿着存单去南京道任意一处的四海银行分号,就可以不花手续费取出来……”
孙温大喜,他们当初为了谋求能到天津寨当差,都花费了不少打点费用,指望的就是这里军饷稳定,还有各种私下赚钱的机会。他们在天津寨攒钱,多半都在老家有急用。过去通过钱庄向家里转钱,中间收的手续费极高。但要托人转代,却又极不方便。
刚才孙温听到钱引可以自由兑现时,便想到可以先兑成钱引再带回去的思路,那点兑换手续费也是比本来的成本低得多。
不过,在听谈建提出还有存单的方式,立刻就去拉上四海银行的助手,细细商谈这里面的各个问题。
秦刚亲自主持,拉着马人望与谈建商议这份借款主协议。毕竟是要拿天津寨的商税作抵押,发放高达五十万贯的总款项。这里的各种细节约束、办事顺序、限制条件,都需要大家一字一句地来回拉扯。毕竟是第一次合作,马人望要求谈掌柜明确列出接受钱引支付的商品清单,而谈建也需要马人望写出允许四海银行开设分行、分号的具体地点,秦刚更会关心到发放出的这五十万贯钱引的具体面值及张数。大家一直讨论到天黑前才有了个大致框架。
约定第二天再议时,秦刚对马人望说道:“令侄马良嗣呢?明天的商务谈判极有价值,他是个很有悟性之人,明日可带他一旁来观摩,也算长些见识!”
马人望一听便十分欢喜,略作客气道:“他一个没身份的学生,哪能参与国事?徐集贤太抬举他了。”
秦刚却笑着说:“正是学生,好学便多才,且多见识才多成长,明日带来无妨!”
“多谢徐集贤赏识,下官定会嘱咐他多学多听少开口!”
果然,自第二天过来的马植,一直静静地跟在一旁认真听取双方的讨论、争执、以及对各种措辞用语的来回拉扯。不过,现场的谈判倒有两个场子,他在秦刚与伯父这边听了一会儿,又会跑到孙温那边再听一会儿,整个人竟然表现得出乎意料的沉稳与安静。
很快,关于整体合作计划的所有细节尽数协商完毕,包括孙温想存款的条件也提前谈妥,只是这两份协议都需要建立在四海银行进驻南京道的大前提下,更是必须要有现任南京留守耶律淳的认可与签署。所以马人望决定立即返回析津府向耶律淳当面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