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风流大宋 > 第558章 借钱的条件

第558章 借钱的条件(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秦刚没有和他一同走,倒不是非要留下来处理什么事。只是一个单纯的姿态问题——统军司在这件事上,承担了最大的担保风险,所带来的,却是中短期的商税增收下降。所以他没有必要上赶着一起回去。

马人望走得急,也把马植就直接扔给了秦刚。

秦刚在天津寨像模像样地视察了各个地方,顺便也安抚了一下孙温等驻守将兵,同时也向他们保证,这项合作之后,大家的饷银待遇都会很好。

直到可以回程的那一天,拖拖拉拉地过了辰时才正式出发。孙温带了手下感恩戴德地一路送行了近四十里地才回去。

只剩自己人时,马植便拉紧缰绳,跟紧了秦刚。

看到他欲言又止的样子,秦刚笑道:“良嗣可是有什么话想说?”

“先请大学士恕罪,学生才疏学浅,有些东西一直想向大学士请教,就是不知道说得对不对……”马植此时对待秦刚的态度极其恭敬,说话也没有了原先那种愣头青的样子。

“既然是请教,就没什么对与不对的,大胆说出来就行!”秦刚还是给他鼓励。

“司使虽然是学生的伯父,但是就事论事,按以往的成例来看,大学士根本没必要为这次的事情出面。虽说只是拿天津寨的商税抵押,可万一要是留守府把这借款直接花掉了,那岂不是统军司要用商税去偿还四海银行吗?”

“那良嗣你以为,我们为何要对协议条款讨论了整整两天半呢?”

马植便低头思考了好一会儿,方才若有所悟地回答道:“学生明白了,首先是四海银行出借,而不是统军司出借,这留守府对外是要讲信誉,就不大可能赖账;其次这四海银行出借的是钱引而不是现金银钱,便就能约束留守府真的要把大部分钱都花在修路上。不知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

“你能想到便是不易,那我再多问你一句,为何钱引能够有约束力?”秦刚启发地问道。

马植再度想了更长的时间后才开口:“以学生所听所看的条款内容,其一,钱引非现钱,要被各级官员直接贪墨的可能性会很小;其二,钱引即使被贪墨或挪用,多半是要去四海银行兑换现银的,而这样的话,就很容易被别人发现;其三,学生猜测,这四海银行多半会有大批修路材料可以供应,这样的话,大部分借出去的钱,实际便会回到他们手中;其四,依上点来看,这些材料多半是从天津港上岸,这里的商税也是少不了的。”

“哈哈哈!”秦刚大笑道,“我倒是小看了你。第三点有那么一点点,第四点你是多想了。不过也算是言之成理。钱引能够对这笔借款的使用形成约束不假,但是关键点在于,我要让这笔钱真正地花在南京道上,让它能够形成‘投石效应’!”

“投石效应?”

“对,一石投入水中,会搅动了整片水的动静。眼下的南京道,如一潭死水,官府没钱不敢建设,大户没钱不愿折腾,百姓没钱不想买卖。”

“所以我把这笔修路钱投下去,一下子就激起了层层的涟漪。前面说四海银行的确会做点生意,并不是修路材料,而会卖一些更方便的修路器械。但是,一旦驿道开修,那么借来的钱,便会花在南京道这里采山石的,挖土方的,租售驮运牲畜的,包括大批农闲时无事可做的农民百姓身上。”

“而且你想想,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个地方修路,附近的妇孺老人,是不是可以来摆个茶水摊、卖点粥汤茶食?驿道一旦修好,交集的地方是不是可以开出酒馆客栈?重要的转运要道,是不是可以新建仓库集市?干活的人拿到了工钱,他们一定会给自己的妻儿老小买粮买衣;做生意的人卖出了货物赚到了钱,就会想着去上家进更多的货;上一波的钱,到了下一波就会推动起更大的规模,如此一波一波地推下去,一则整个南京道的市场也就都好起来,二则最终他们的推动也会推到天津寨,让那里的生意做得更大!”

马植听了,顿时觉得这等谋划既简单浅显,又深远精妙,其中种种道理,简直是一环扣一环,让他回味无穷:“我明白了,伯父他虽然没能从你手上要到天津寨的商税,但他一定是想明白了,这样的话,整个南京道的经济会得到极大的发展,之后便不再担心南京的商税增加,这也是留守府之后能够还钱的保证!”

“当然也不仅仅只是如此。我们之前就发现,运到天津寨的货物,并不能够完全在南京道这里转运出去,驿道不便只是其一,地方消费能力不足便是其二。所以,驿道修好之后,更多的货物便可以更方便地运到析津府,这也就相当于可以打开了从那里通向西京、中京与上京的市场;然后在南京道投放下去的钱引,毕竟到四海银行里兑换现钱需要支付手续费,所以一定就会有商人主动接受钱引,直接去天津寨进货。如此一来,港口的商税自然就是水涨船高,我也不会吃亏。”秦刚并不避讳地说道。

“是啊!”马植也是十分兴奋地说道,“如此说来,原本还有一个疑问,不过眼下学生却是有了答案,只是想请大学士帮着啰嗦。”

“还有什么?你问来便是。”秦刚的确十分欣赏马植的好学好思性格。

“原本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四海银行的谈大掌柜。他的生意做这么大,不可能不会算计,却为何要做这出钱出力又极具风险之事?”马植的这个问题颇让秦刚意外,而他也很快自己分析道,“刚才受大学士点拨,学生大胆猜测,谈大掌柜的眼光长远、玩法也极其高明。第一,他提供的钱引数额虽高,但真实成本只是把一部分现金存在天津寨金库而已;第二,他向孙都司许诺可以吸存将士军饷,而且还有利息,那存进去的人便少有人会随便取出来,实际上便就被谈大掌柜能够用来抵充现银;第三点,这四海银行能够进入大辽南京道开设分号,这件事情究竟有什么好处,学生虽然一时没想明白,但是绝对是一件意义极大之事!”

秦刚此时不由地勒住马,转眼认真地再次上下打量了一番马植,然后又松开缰绳,长吁了一口气道:“你,似乎很有从商的眼光!”

“呃……”马植的反应却似乎有点迟缓,并犹豫着问,“大学士对学生的这句评价,不知是褒是贬?”

“自然是夸奖你!有说商场如战场,看得懂商场迷雾之人,亦能在战场上慧眼识局!”秦刚极为认真地对他进行肯定。

马植这时才大喜道:“学生也是觉得,此次跟随大学士身边,在天津寨此行之中,获益匪浅,远胜过此前在家中死读书本。此时才悟,所谓‘走万里路,读万卷书’,诚不我欺!”

秦刚微微一笑,也没多说什么,也算是对他说话的认可了。

“大学士,学生知道伯父是个真爽人,他只想着南京全道民生财税,是个做实事之人,自然不会对这合作的背后有什么猜忌。”马植突然便像想起来什么,急急跟至秦刚面前道,“但析津留守府里的那帮官僚却不会这么简单,他们最会绕弯子、使绊子、下套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以这份合作协议带回去,怕是没那么简单就能被魏国王爷接受。恐怕还得要大学士您亲自前去好好解释说明才好。”

秦刚看着一下子变得焦急不已的马植,一时间倒也有点感动,便反过来安慰他道:“莫急莫慌,其实你所言之事,我早已经料到,所以才刻意没有与马司使同行,而是故意在后面晚上几天过去。”

“这是为何?难道大学士不想这项合作成功吗?”

“恰恰就是为了成功,才不能与马司使一同过去。”见马植没能想明白,秦刚便解释道,“你也说了,留守府里会有一帮子只会坏事的官僚。我若是与马司使一同回去,既不会因为我的存在,他们就会少说几句坏话,反而还有可能坐实我俩沆瀣一气的口实,反倒更被动了。”

这样一说,马植倒也默然了,不过他想想还是心有不甘地说道:“只怕魏国王也是有着猜忌之心,此事便会生变。”

“无妨!我既然早就想到此事,便就不会没会安排。我来天津寨谈计划,析津府那头自然有人,会确保这件事能够顺利地促成!”

马植一听,虽然并没有完全明白,但至少是可以放下心来。在继续西行的路上,他虽然不再去骚扰秦刚新的问题,但是却一直在心里猜想:这么一个能够让徐大学士如此放心、如此自信的人,会是什么人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