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938章 国乱思良将

第938章 国乱思良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四月初一,诸事不宜。

因为近些时日局势隐隐有些紧张的缘故,天色才刚刚擦黑,北京城错综复杂的街道上便人烟寥寥,除却在各个署衙当值的官员之外,余下的商贩百姓们均是低着头赶路,于心中盘算着家中的余粮还够支撑几日。

距离上个月那场让整个大明中枢为之震动的地龙翻身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天了,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在朝廷高强度的关注下,以永平府为核心的灾情非但没有得到控制,反倒是隐隐呈现了失控的趋势。

几日前,奉命整饬蓟镇军务的卢象升更是为此专门上了一封加急的奏本,说是永平府灾民遍地,在将城外树皮啃食完毕之后,走投无路的灾民们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情况。

为了避免灾民暴动,造成更加骇人听闻的惨剧,他紧急筹措了三千石的军粮驰援永平府城,算是暂时解了当地的燃眉之急。

消息传出,上至朝中的文武官员,下至市井间的商贩百姓皆是为之震动,毕竟但凡是个明眼人都能够瞧出来,永平知府上奏的粮食缺口跟实际所需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永平府城中的恐怕在灾情爆发之前便不翼而飞了,否则灾情何至于持续至今?

...

...

暮色渐沉,巍峨肃穆的紫禁城在夕阳余晖的映射下泛着让人心悸的寒芒,而坐落于内廷的乾清宫内,大明天子朱由校此刻正嘴角含笑,如释重负的盯着眼前的心腹老将。

臣杨肇基,奉旨面圣。

吾皇圣躬金安。

身材魁梧的宿将单膝跪地,身上的甲胄发出清脆的碰撞声,让在角落处伺候的宫娥婢女们默默交换着眼神。

天子当真是这位宣大总兵,竟能允许这位杨总兵,身着甲胄进宫面圣。

爱卿快快免礼。

望着眼前这名近乎于救火队员,来回在京师,宣大,山东等地奔波的宿将,朱由校赶忙自案牍后起身,不顾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欲言又止的神情,亲自将杨肇基搀起。

感受着臂膀处传来的力量,哪怕心中知晓天子早已将他当做肱骨心腹,但从军多年的杨肇基心底仍是一阵火热,原本因为长途奔袭,导致有些酸痛的身体也在此刻舒缓了许多。

谢陛下。

不敢让天子等待,杨肇基赶忙自丝绒地毯上起身,并点头谢过亲自为他搬来座椅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缓缓落座。

爱卿可知晓,朕为何突然将你从宣大召回?!

简单的寒暄了这一路上的见闻之后,案牍后的朱由校便直抒胸臆,脸上也泛起了一抹严肃之色。

见君臣即将讨论军国大事,早有准备的司礼监掌印赶忙朝着角落处的宫娥内侍们摆了摆手,并亲自关上了暖阁大门,以免君臣的谈话泄露。

微臣愚钝,斗胆猜测是因为永平府的灾情?

宣大总兵杨肇基虽然不像黄得功,马祥麟等京营武将终日陪伴在朱由校身旁,但也早已习惯了年轻天子直来直往的性格,黝黑的脸庞上没有露出丝毫仓促意外的神色。

京畿之地固然是重中之重,但他坐镇宣大的同样是京师门户,承担着抵御塞外蒙古的重任,但就是在此等局势下,天子依旧将他召回京师,他能想到的唯一理由,便是永平府的灾情出现了某些变故。

天启二年,白莲贼首徐鸿儒于山东兖州起兵造反的时候,他时任山东总兵,从头到尾参与了和的过程。

不错。

永平府地震至今已有二十天,朕虽在第一时间派人赈灾,但灾情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府城外的灾民们依旧人山人海,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程度。

若非卢象升在得知永平府的局势之后,当机立断的筹措了三千石的军粮,只怕灾民们早已暴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