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云纹密信(1 / 2)
风雪初歇,金陵城的清晨泛着湿冷的雾气。
街巷间人声渐起,商贩挑担吆喝,茶楼酒肆重开炉灶,仿佛昨夜那封突如其来的匿名信只是寒夜里的一场幻梦。
但在江北军帐深处,气氛却如铁铸般凝重。
卫渊坐在案前,指尖轻轻摩挲着那张泛黄的信纸。
火光在铜灯中跳跃,映得他眉宇深沉如渊。
那行潦草墨书——“你的时间不多了”——像一根毒刺,扎进他心底最隐秘的缝隙。
他知道这句话的分量。
一个穿越者,在这乱世之中步步为营,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对历史走向的预知与现代思维的碾压。
可如今,有人竟窥破了他的“时间”软肋?
这绝非巧合。
“纸。”他忽然开口,声音低而冷静,“查这张纸的来处。”
吴谋士立刻上前,接过信纸仔细端详。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这是卫渊亲手所造的琉璃镜片,能将细微纹理放大数倍——只见纸面纤维细密,夹杂一丝极淡的檀香气息,且质地柔韧异常,遇水不烂,乃南方特制贡纸“云纹笺”,历来仅供皇室与三公府邸使用。
“市面上极少流通。”吴谋士皱眉,“据我所知,目前仅有三家商铺尚存库存:一家是宫中御用文房,一家属礼部尚书府采办点,还有一家……是苏娘子名下的‘锦文书坊’。”
卫渊眼神微动,却没有半分怀疑苏娘子的意思。
他知道她不会背叛,正因她太过了解他的过去,才更不可能成为敌人手中的棋子。
“排除官署渠道。”他缓缓道,“能在严密监控下取得此纸,并用于传递秘密情报的,只能是借商路之便渗透进来的内鬼。”
他站起身,踱步至舆图之前,目光扫过长江南北的各大商道节点。
“我们最近接纳了一批来自西域与吐谷浑的联合商队,名义上是运送香料与宝石,实则……恐怕早已被敌军统帅段承烈布下暗桩。他们借商贸掩护,打通情报网,甚至可能已经在我商会内部安插了人。”
话音未落,帐帘轻掀,苏娘子悄然入内。
她穿着素色长裙,外披狐裘,脸色略显苍白,眼中却藏着难以言说的忧虑。
“怎么了?”卫渊迎上去,低声问。
苏娘子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小铜符,递给他:“这是我昨夜整理旧物时发现的……是你第一次南下经商时留下的凭证。可我发现,最近几日,王掌柜曾悄悄翻动过我的账册室。”
“哪个王掌柜?”
“负责西北货物流通的王德全,低阶管事,平日不起眼,但这两个月突然出手阔绰,还频繁出入醉月楼。”
卫渊眸光一冷。
醉月楼虽是寻常青楼,却是北地细作惯用的情报交接点之一。
他曾亲自设局端掉两个窝点,若此人真在那里出没……
“他每次去完回来,都神色慌张,像是怕被人看见。”苏娘子补充道,“而且……他用的墨条,也是云纹笺配套的‘松烟古法’,那种墨,整个商会只有高层才有配给。”
证据链开始闭合。
当晚,卫渊下令启动“影鳞”计划——一套由他亲手设计的情报反制系统,以商会为壳,暗藏数百密探,专司监察内部异动。
吴谋士亲率精锐,伪装成街头小贩与茶馆伙计,对王德全展开全天候监视。
第三日深夜,风雪再起。
王德全果然再度出门,披着黑袍,帽檐压得极低,一路穿街走巷,最终停在城西一座废弃多年的“清茗阁”茶馆前。
门开一线,一人闪身而出,交换了几句暗语后,迅速交换了一个油纸包。
就在那人转身欲走之际,四周火把骤然亮起!
数十名黑衣武士从屋檐、墙角、地窖中跃出,刀光如雪,将茶馆团团围住。
“拿下!”一声冷喝划破夜空。
王德全当场瘫跪在地,面色惨白如纸。
另一人试图突围,却被一支弩箭精准钉住脚踝,哀嚎倒地。
卫渊踏雪而来,氅衣猎猎,目光如刀。
“你说,是谁告诉你,我能活多久?”他俯视着王德全,声音不高,却让人心胆俱裂。
审讯持续到天明。
酷刑未用,只是一盏茶、一句问话、一段过往回忆,便彻底击溃了王德全的心理防线。
他哭着招认:自己早被段承烈麾下谋士收买,每月收受黄金十两,负责收集商会动向、军粮调度、乃至卫渊日常起居规律。
而那封匿名信,正是由他提供纸张与传递路径,幕后之人甚至知道卫渊“非此世之人”的秘密,称其“逆天改命,终将自噬”。
更令人震惊的是——
敌军已筹备多时,即将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舆论战。
他们伪造了大量“罪证”,包括假账本、伪书信、虚构的贪腐记录,准备通过南北各州郡的说书人、僧侣、游商口口相传,将卫渊塑造成“僭越之贼、祸国之蠹”,意图瓦解民心士气,动摇其根基。
卫渊听完,久久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