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世子稳重点 >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求和消灾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求和消灾(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热武器时代是由大宋开启的,而且仅有大宋。目前为止,到以后的若干年里,大宋仍会保持这个绝对的优势。

在热武器的碾压下,这个时代所谓的无敌军队,根本不堪一击,这是经过无数次验证的。

而大宋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把辽国灭了,是因为国库没钱没粮,不是军队实力不够。

还有就是,大宋未来的战略需要一步步走,操之过急的话,会影响国内的政治平衡。

现在辽主遣使求和,赵孝骞一点也不奇怪,他知道辽国如今也很空虚。

空虚的不仅是兵力,还有国库。

大宋如此富裕的国家,与辽国打了几年后,国库都打空了,辽国难道好到哪里去?它估计比大宋更穷,根本支应不起一场中大规模的战争。

求和,是最简单也最省钱的法子,付出的代价无非是国家尊严,只是辽国在大宋面前已经结结实实挨过几次揍了,尊严都变得有点不值钱了,遣使再求一次和又如何?

朝堂上,群臣窃窃私语,每个人的神情渐渐多了几分兴奋。

辽主遣使,主动求和,又是一桩扬眉吐气的事。

至于刚才那位正义凛然进谏的文官,已经没人搭理了,此时此刻,他更像个不自知的小丑。

“辽使入京,朕就不见了。”赵孝骞突然开口道:“折可适所部两万王师将士仍在辽国境内,不急着撤回,先跟辽使谈过再说。”

群臣纷纷附和。

赵孝骞沉吟了一下,又道:“着门下侍郎蔡京和礼部尚书张沂出面,与辽使谈判,辽主欲请撤兵,可以,但要付出代价。”

“大宋西北边民被屠戮,村庄被抢掠焚毁这事儿,辽国必须给个交代,做出赔偿,不仅如此,大宋还需要辽国赔偿我出兵的费用,献战马一万匹,牛羊各一万头以示辽主诚意。”

赵孝骞顿了顿,道:“其他的条件,看蔡京和张沂的本事了,能捞多少算多少,朕来者不拒。”

蔡京听到如此重要的任务居然交给了他,而不是交给章惇,顿时心花怒放,喜不自胜。

于是蔡京急忙躬身道:“臣遵旨,官家,臣敢问,是否该要求辽国割让疆土城池?”

赵孝骞淡淡地道:“不需要,目前朕不缺辽国那点土地城池,如果朕想要,很容易得到,朝廷眼下最重要的,是把西夏灭了,北方的事先放一放,捞点实际的好处便可。”

“战马,牛羊,粮食,钱财等等,大宋要的是这些,至于能谈下多少,看你们的本事。”

疆土城池,本应是皇帝最在意的东西,可赵孝骞偏偏不在意,而群臣居然也都很赞同。

确实,如今的大宋想要得到辽国的疆土城池,不需要在谈判桌上耗费口舌,径自派兵取过来便是,两万宋军便已闹得辽国鸡飞狗跳了,想要得到他们的疆土城池还不容易吗?

既然如此,不如要点实在的东西,战马牛羊粮食这些,可都是能够积攒下来的国本,多从辽国捞一点回来,大宋积攒国本的时间就缩短一些,距离北伐灭辽也就更近了。

“你们二人记住,谈判的节奏尽可放缓,现在着急的不是咱们,而是辽国,我们越拖下去,得到的利益就越大。”

赵孝骞嘴角一勾:“都是老狐狸,这个道理就不必朕教你们了吧?”

…………

两万宋军北上越境,可能辽国慌了,但对大宋来说不过是个小插曲。

说实话,这点兵力确实不算多,大宋若真打着灭辽国的主意,绝对不会如此小打小闹,开战之前的准备都要花费很久的时间。

当初决定出兵灭夏,朝廷整整筹备了数月,才把粮草军械准备妥当,这还只是个西夏,对更强大的辽国,筹备的时间和事宜将会更多。

北边不过癣疥,大宋朝廷的重点是西北。

西北的灭夏之战才是君臣关注的地方,它关乎着大宋的国运。

就在汴京开始与辽国使臣谈判,准备大敲竹杠的同时,西北的战况已然风云变幻。

靖康二年三月中,种建中所部兵临西夏国都兴庆府城下。

六万兵马迅速对兴庆府形成合围之势,这一次种建中没有选择“围三阙一”的围城方式,而是将兴庆府四面合围,没有留出一丝缝隙。

毕竟这是西夏都城,城里有西夏国主李乾顺和一干西夏权贵朝臣。

官家当初做出的战略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必须活擒西夏国主和皇室,种建中不敢懈怠,更不敢冒险,所谓的围三阙一,万一真让西夏国主从阙的那个方向逃走了,种建中都哭不出声来。

与此同时,西北边帅章楶麾下的折克柔,折克行两位老将也带着十万西北军自夏州开拔,向西挺进,沿途不仅肃清了西夏的城池村庄和部落,更将西夏和辽国的边境隐隐形成封锁之势。

两位折家老将封锁辽夏边境的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