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要讲纪律,不能影响父母(2 / 2)
「那得快点,听说这锅米饭也快没了。」
蒋晓华点了点头,机械地跟著往前挪,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等打完了饭菜,她端著搪瓷盘,跟同伴们一起在靠墙的一排木桌坐下。
靠旁边那桌,坐著一群跟她们一样从各司局、各办事处临时借调来的年轻人。
————
他们年纪相仿,说话又熟稔,饭还没吃几口,就唠开了嗓子。
「,小林!」
一个卷著袖口的青年笑著喊,「我在电气馆那边看见你原来干过的变压器厂来参展了!」
「真的?!?」
被称作小林的青年一愣,随即眼睛一亮,兴奋道:「那我下午可得去打个招呼!没准还能看见我师傅呢!!」
「我跟你一块去!」旁边一个戴著花海牌手表的男青年接茬:「我之前呆过的轴承厂也派代表来了,正好去看看!」
「嘿,那这回可真成返城大会师」喽!」
「可不嘛,我还看见我原来的纺织厂摊位,展板都还是我当年用花格子纸糊的!」
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热气腾腾地聊成一团。
「下午要是没任务,咱干脆组个返城代表团」过去串个门儿得了。
「行啊,我都想他们了!」
「老朋友见一面不容易,我看看能不能借个相机,咱们合个影也好!」
「走起!!!!」
桌子的这一面笑声一片,而对桌,却安静得出奇。
蒋晓华坐在那一排,身边坐著几位和她年龄相仿的干部子女。
几个人闷头吃著饭,筷子在碗里的动静都小心翼翼。
「小林」那群人聊到兴头上,忽然,有人笑著转头冲蒋晓华打趣:「晓华,我记得你以前不是在东北呆过吗?」
「听说工业机械馆那边好几家厂子都是那片儿的,要不要下午我们一块去看
看?」
话音刚落,蒋晓华还没等回答,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女生便冷冷插了话。
「我劝你们几个,最好都别乱跑。」
「你们是不是都忘了上个月机关家属科下发的简报了???」
「《外经贸部机关后勤管理简报》第十二期写得清清楚楚:有个别干部家属未经登记寄外地信件,被退回重寄,须附简要说明。」
「还有,《国家机关工委通报》上个月刚通报过一起私自通信事件」。某处干部子女擅自寄信给地方青年,被认为违反组织纪律,影响机关形象」。
那人不乐意道:「我们这是去打个招呼,又不是寄信。」
女生「啪」地放下筷子,冷冷道:「打招呼?」
「你以为这种事能随便吗?」
「展会期间所有代表团、厂矿单位都是地方接待」,咱们属于中中机关借调干部。」
「没有报备、擅自去接触外单位人员,一样要写检查。」
她推了推眼镜,语气压得更低:「再说了,你口口声声老领导」,可档案上写没写原属某厂职工」?」
「没写。那就是社会关系不明」。」
「要真被人问一句你怎么认识的」、怎么联系上的」,答不清楚,够你喝一壶的。」
那几个人面面相觑,笑意全没了。
蒋晓华垂著眼,筷子在碗里慢慢拨弄著,仿佛饭粒都被她搅碎。
女生又道:「别忘了,咱们这批借调来的,全都还没转正,档案还在审。」
「你们都在家属科签过保证书的吧?」
,不与地方单位人员发生非工作接触」,白纸黑字,谁都跑不了。」
那几个原本兴奋的年轻人顿时噎住,笑声嘎然而止。
有人尴尬地笑了笑,挠挠头:「别这么紧张————咱这又不是干坏事。」
「坏事?」女生冷笑。
「去年那个被点名批评的,也觉得自己没干坏事」。
」
「最后还不是挨了处分,他爸的职务都差点保不住。」
桌上彻底静了。
这话一出,桌边顿时安静了。
女生冷静道:「咱们还在思想审查期,这点纪律心得有点数。」
「转正不转正,无所谓,别给家里添麻烦!」
蒋晓华捏著筷子的手,紧了又紧。
最后,只是低下头,将一口饭轻轻咽了下去。
下午,评审正式开始。
第一评审组由国家机械工业局局长周秉然带队,身旁是全国机电总公司总工罗启民,秘书高斌在前引导,几位技术专家和材料专家依次跟进,陈露阳作为大会会务组技术口翻译兼资料联络员,被安排在评审组一侧随行。
负责随时提供外文资料、对照技术说明书,并记录专家的审查意见。
七人一行沿著展区的红绳缓缓往前走。
两侧展台上陈列著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业展品:
工具机、拖拉机、压缩机、电焊机、柴油发动机,还有各省汽车厂送来的样车。
机器的金属外壳被擦得程亮,标识牌上挂著统一编号;
不少展台上还摆著外文说明书和出口样册,隐隐透出一股「走向国际」的昂扬气息。
高斌一边走,一边翻著手里的评审单:「按照组委会安排,下午第一家是省机械厂的小汽车。」
正说著,周秉然余光一瞥,指著前方一辆小汽车问道:「这是谁家的?」
众人顺著他指著的方向望去,只见前方展台上,一辆小汽车静静停放在展台上。
亮银色的车身在灯光下闪著细微的光泽,金属漆折射出淡淡的蓝晕,连门缝都反得笔直,流线型的轮廓在明亮的展厅里,显得格外漂亮。
一瞬间,评审组众人眼睛几乎同时亮了。
高斌忙答道:「报告领导,这就是省机械厂参展的小汽车。」
周秉然毫不客气的迈著脚步:「过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