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592章 我退出

第592章 我退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592章我退出

郝逢春一个箭步冲过去,急道:「名单上有咱们吗?咱们真的过了?」

「这不是必须的必么!」于岸山轻描淡写,完全没有半点刚刚紧张的样子。

语气就像是在说今晚上吃酸菜炖粉条一样平常。

「今晚上等回招待所了,咱们借他们电话,给王厂长报告这个好消息。」

正说著,旁边几家同样过了初审的参会代表笑著迎了上来。

互相恭喜之后,一群代表勾肩搭背,当场就抽起了「胜利烟」。

不高兴不行啊!

初审通过,就意味著他们厂的样车不用再等覆审、补料、试车,能直接作为「出口样品」被编入广交会总展册。

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喜的那些单位,总算能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可那些被列入覆审和暂缓列展名单的厂子,就没这么轻松了。

有人垂头丧气,有人拎著图纸跑上跑下找专家签字,还有人直接蹲在地上摊开材料核对。

列印室门口排起长队,走廊上全是夹著文件奔跑的身影,连会场的广播都被人声盖住了。

「别慌。」

一位会务人员站在台阶上喊,「明天上午补全资料,覆审合格的照样能进广交会!」

这句话像一针强心剂,各展台的代表又忙作一团。

而在机械车辆馆的东侧,东州汽车修造厂的展位前,几个参会代表正围成一团,神情焦急。

「别的资料都好说,可是底盘载荷应力实测报告」真没法弄!」

工程师段越湖急得声音都变了。

他们这次带来的是一辆轻型载货车,车身小巧、外形漂亮,原本是冲著「出口轻型车辆」去的。

按理说,这回该是稳了。

谁想到,偏偏卡在最后一项。

动态强度测试数据不全!

其实那份报告他们也不是不想补。

按原计划,他们出发前在厂里再做一轮测试,把最新数据更新上去。

可当时设备正被总装车间占用,工期又赶,临时决定先交上上次的样本数据。

没想到,这次评审偏偏盯上了这一项。

要补那份报告,就得重新做一遍「满载升举静压测试」。

而测试时必须把整车顶起来,检验底盘焊缝和纵梁的受力形变。

说起来简单,操作也不难。

难的是,整个展区根本没有一家是做千斤顶的!

千斤顶又笨又重,大多数型号里都有液压油缸,一不小心就可能渗油、压坏地面。

平时这种设备只摆在车间工位上用,展会上没人敢带。

真要临时调一个进来,还得经过布展处审批、安全员签字,一来一回少说得半天。

更要命的是,会场有明文规定:「不得在展区内启用任何液压、气动设备,以防地面滑油、压伤人员或破坏布展。」

换句话说:就算有人肯借,会场也不同意用。

段越湖急得团团转。

「做个满载升举静压」实验,也就是五分钟的事。可这车一吨多重,光靠人抬,连缝都钻不进去!」

厂领导许铁成脸色也铁青,狠狠咬了咬牙,「先把其他材料递上去,到时候求评审组通融半天时间,看能不能临时补测。」

很遗憾。

沟通失败。

下午,他们带著一大摞文件去评审办公室。

几个人轮番上阵,反复说明车的结构、图纸、数据来源,还特意强调底盘在厂里做过满载测试,只是报告没随车带来。

评审组那边的几位专家也不算蛮横,只是摇头叹气。

「同志们,我们理解你们的情况。」

「可没有实测数据,我们就不能对底盘的强度指标进行确认。」

「没有确认,就不能给出出口级认证。」

「没有出口认证,你们这辆车,就没法进入广交会。」

段越湖和厂领导百般解释,好话歹话说尽,但无奈,专家就是咬死了标准,毫无转圜。

眼看辛辛苦苦几年的成果,就要因为一纸报告而无缘广交会。

段越湖愤怒之下,「咣当」将一只搪瓷缸猛地甩在地上,瞬间,白缸子碎成几瓣,热水泼得满地都是。

声音在走廊里炸开。

「啥动静?」

隔壁的翻译工作间,陈露阳被吓了一大跳。

几个年轻口译员伸头往外瞧,脸上全是抑不住的八卦神色。

会务组的人也跟著闻声赶来,会议楼走廊里一时人头攒动。

「出事了?哪个单位的?」

「不会是打起来了吧?」

一瞬间,大家内心澎湃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而起!

陈露阳更是一个箭步窜到门口,伸出个脑瓜往外瞅!

这一下午,他就听到隔壁屋里嗷嗷的,没想到啊没想到,竟然砸缸子了!

「咋回事啊?」

陈露阳皱著眉,朝早早趴在墙角、正伸著脖子往里瞅的会务工作人员问。

那小伙子是大会会务组的,胸前别著一张红色工作证,一边低声嘀咕,一边悄悄往门里瞧:「东洲那边的工程师,发火了。」

「发火?」

「嗯,」他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

「听说他们车子覆审不过,被卡在底盘强度报告上。专家组不给签字,说他们没做现场静压测试。」

现场静压测试————

陈露阳一愣。

这测试很简单啊!

用千斤顶把车顶起来,架稳之后,测一下底盘的变形量、焊缝有没有拉裂,就行了。

可随即他就反应过来了。

工业机械厅哪有千斤顶啊!

这两天他几乎把整个展区都跑了个遍,从大型工具机到数控冲压,从车桥总成到柴油机样机,连拧螺丝的扳手都有,可偏偏就是没见过一台千斤顶。

毕竟这里展出的都是整机设备和成套工艺,讲的是技术水平和产品线规模,不是修车用的小型工具。

这种东西,哪怕有,也是汽修展区或配件分馆的活儿。

想到这,他忍不住替那家厂子惋惜。

他自己就是机械厂出来的,太清楚那背后的辛苦了。

一辆样车,从设计、配件、组装到能跑上展会,至少得忙上几个月。

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人连夜画图、加班焊接、试车试到冒火星子。

能从全国层层选拔出来,送到进出口预展的,全都是一个厂的看家本领。

如今却因为缺了一个千斤顶,就被卡在覆审外。

这换谁,谁都得憋得发疯。

想到千斤顶————陈露阳瞳孔缩了缩。

严格说起来,修理厂的小型千斤顶尺寸、承重、稳定性全都合适,要真拿来,准能派上用场。

但问题是————他没法拿啊!

大会的安全制度死得比铁还硬。

进场的每一件设备、每一台机器,全都提前报了清单、贴了封条。

外来的器材想调进来,要先写申请,再找展区负责人签字,最后还得报安全组批准。

没手续,你连大门都过不去。

而且会场规定写的清清楚楚:「严禁在展区内启用任何机械、液压设备。若因操作不当造成损坏或事故,追责至单位与个人。」

哪怕只是试一下、顶一下,都是违规操作。

这地方可不是修理厂。

展馆的地面是打磨得程亮的水磨石,

这玩意儿最怕的就是油。

液压油一旦渗进去,半个月都擦不干净,滑一点儿,人就得摔跟头。

再说了,这里可是国家展。

出了哪怕一点儿安全问题,不光展位要封,整个工业机械厅都得被通报批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