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讨论销售(2 / 2)
杨民神情严肃地说道:“各位,这大棚种植可是咱全村人的心血,现在蔬菜马上要成熟了,销售的事儿要是办不好,那大家的钱可就打水漂了。”
江岛大棚专家先开了口:“咱们得先确保蔬菜的品质在销售过程中不受影响。采摘、运输和储存都得小心,不能让蔬菜烂在半道上。”
省城大学的教授接着说:“对,品质是关键。同时,我们要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既要保证能卖出去,又要让村民们有足够的利润。”
杨开心里清楚,这村集体产业的成败关系着每一个村民的生活。他站起来,眼神坚定地说:“我觉得咱们还是先从县国营蔬菜公司入手。之前咱们和他们初步接触过,他们对咱们的蔬菜挺感兴趣的。我打算再去和他们好好谈谈合作细节。”
县里农业同志点头表示支持:“杨开,你去谈没问题。我这边也会帮你跟进,给你们牵好线。不过,咱们也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还得想想其他办法。”
这时,一位老村干部提出:“咱们能不能在县城里找个地方,自己弄个销售点,直接把蔬菜卖给市民?这样能多赚点差价。”
杨开思考了一下说:“这个想法好是好,但在县城找地方、办手续都挺麻烦。而且咱们刚开始,精力可能顾不过来。不如先把重点放在和蔬菜公司合作上,等以后有经验了,再考虑自己开销售点。”
大家正讨论着,突然,门被“砰”的一声推开,是村里的二愣子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他喘着粗气说:“不好啦,村头那几个大棚的薄膜好像被风刮破了好几处,有些蔬菜都露在外面了!”
杨民一听,脸色大变:“这可咋办,这要是蔬菜冻坏了,损失可就大了!”
杨开赶紧说:“大家先别急,我和几个年轻力壮的赶紧去看看,先把薄膜补好,保护好蔬菜。”说完,他带着几个村干部匆匆跑出了会议室。
等把大棚的问题处理好,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杨开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村委会,大家还在等着他。杨民看着他,心疼地说:“杨开,辛苦你了。现在大棚的事儿处理好了,咱们接着商量销售的事儿。”
杨开喝了口水,接着之前的话题说:“我觉得咱们可以给县国营蔬菜公司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比如优先供应、价格适当让利等。这样能增加他们和咱们合作的意愿。”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最终确定了销售方案。一方面全力和/or县国营蔬菜公司合作,争取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另一方面,在村里继续完善蔬菜直销点,服务周边村民。
在村委会又一次的讨论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为杨开出谋划策。杨民语重心长地对杨开说:“杨开啊,这事儿可全指望你了,咱全村人的心血都在这大棚蔬菜上呢。”
杨开坚定地点点头:“姑父,你放心,我一定尽力谈好合作。”
江岛大棚专家扶了扶眼镜,说道:“杨开,你去谈的时候,首先要突出咱们大棚蔬菜的优势。比如咱们用的是科学的种植方法,蔬菜绿色无污染、品质高,而且反季节上市,能填补市场空白。”
省城大学的教授也补充道:“对,还要准备好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像蔬菜的产量、预计上市时间、营养成分检测报告等,这些都能增加咱们谈判的底气。”
县里农业同志接着说:“价格方面要提前有个底。既要考虑咱们的成本和利润,也要参考市场行情。可以先提出一个略高的价格,然后再和他们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