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学名张好古 > 第622章 广平备战

第622章 广平备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话音未落,台下忽然爆发出震天的呐喊:“与广平共存亡!”原任守备董邦杰按剑上前,声如洪钟:“末将从军二十载,从未见奴兵如此凶残!今日愿随知府大人,死守北城,若让奴兵踏进一步,董某提头来见!”

宋祖乙亦步上高台,双手托着一把磨得雪亮的腰刀:“祖乙守东城,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乡勇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刀枪,呐喊声此起彼伏,惊得庙前古柏上的寒鸦四散飞起,连殿内的神像,仿佛也因这股忠义之气,多了几分威严。

誓师之后,城防诸事便紧锣密鼓地展开。程世昌将城防分为六事,一一委派专人负责:濬城濠、查奸细、备火器、派垛夫、设侦探、严门禁,诸事皆有章法,无一丝混乱。

濬城濠一事,由宋祖乙总领。广平府的城濠本是前朝所挖,经年累月,淤泥已积了半尺深,濠水浑浊,几乎失去了防御作用。宋祖乙一声令下,城中百姓不论老幼,皆扛着锄头、铁锹赶来。

晨光熹微时,城濠边已挤满了人,青壮年跳下去挖泥,泥浆没过脚踝,冰碴切破皮肤,冻得他们瑟瑟发抖,却没人叫苦;老人和孩子则负责将泥筐抬到岸边,堆成高高的土堆。

有个叫王小二的少年,才十三岁,跟着父亲来挖濠,手掌磨出了血泡,父亲让他歇着,他却摇头:“爹,奴兵来了要杀我们,我多挖一锹,城就牢一分!”宋祖乙见了,走上前,摸了摸他的头,递给他一块干粮:“好孩子,辛苦了。等守住了城,伯伯请你吃饺子。”少年接过干粮,咧嘴一笑,又埋头挖了起来。

不到三日,城濠便挖深了三尺,宽了两丈,宋祖乙又让人引洺河水灌入,濠水湍急,波光粼粼,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查奸细则由捕头赵三负责。赵三出身捕快世家,善于察言观色,一双眼睛如鹰隼般锐利。

他挑选了二十名精干捕快,再加上五十名乡绅子弟,组成了十支巡查队,分守城中各处街巷。每支队伍皆配备绳索、短刀,白日巡查可疑人员,夜间则提着灯笼,在城墙下、粮仓旁、水井边来回走动。

一日午后,赵三在南门附近发现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汉子,神色慌张,见了巡查队便往巷子里躲。赵三立刻带人追上,盘问他的来历,汉子支支吾吾,说自己是从沙河逃难来的,却答不出沙河的具体地名。

赵三心中起疑,让人搜他的身,竟从他怀中搜出一张折叠的地图,上面用墨笔标注着城中粮仓、城门布防的位置,还有几处城墙的薄弱点!“奸细!”赵三大喝一声,将汉子按倒在地。

一审问,才知此人是清军派来的细作,想探清虚实后,与清军主力里应外合。程世昌得知后,当即下令将奸细斩首示众,悬首南门城楼,又贴出告示,告诫百姓若发现可疑人员,即刻禀报,赏银五十两。自此,城中再无奸细敢露头,秩序愈发井然。

备火器的重任,落在了原任守备董邦杰肩上。董邦杰久在军中,对火器极为熟悉,他带着几个老工匠,钻进了府衙的军械库。库中积满了灰尘,架上放着几十张旧弓,十几门铸铁火炮,还有一些锈迹斑斑的火铳。董邦杰叹了口气,拿起一门火炮,用袖子擦去上面的锈迹,喃喃道:“老伙计,这回又要靠你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