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原胶兽界 > 第1090章 “天赋”

第1090章 “天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幻曜辰打开材料包,里面是一些最基础的电子元件:几种规格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一小块通用电路板,一个低功耗的微型信号发射芯片,一枚纽扣电池,以及一些导线和简易外壳。

对于幻曜辰而言,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单一的、功能简单的定位信标,简直如同大学生做小学手工。

他手指灵活地拿起工具,动作流畅而精准,焊接、布线、封装……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犹豫或停顿,仿佛早已在脑中演练过千百遍。

不到二十分钟,一个比硬币略大、厚度不足五毫米的扁平圆形装置便出现在工作台上。

外壳密封良好,重量极轻。

他按下测试按钮,装置上的微型指示灯发出稳定的微弱绿光,表示信号发射正常。

(完成了……一个最基础的、依靠电池供电、能间歇性发射自身编码和粗略位置信号的定位信标。)

这种装置的技术水平,放在这个“创新工坊”的比赛中,大概属于中等偏上,既不会垫底丢人,也绝不会引起任何过度关注。

幻曜辰对此很满意,准备剩下的时间就坐在那里“检查调试”,混到比赛结束。

然而,当他放下完成的定位信标,看着桌上还剩下的大半材料,以及那一个多小时的充裕时间,一种属于顶尖技术者的“无聊”和“手痒”感悄然浮现。

(只用这么点材料……剩下的这些,好像还能做点别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单一信标的功能太单一了,如果……如果能做一个可以集中控制多个此类信标的微型控制模块呢?

对于幻曜辰来说,这并非难事,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基于现有条件的、顺理成章的“优化”。

他脑海中瞬间勾勒出设计方案:利用剩余的那块稍大一点的电路板,设计一个超低功耗的多通道信号编解码核心,集成一个简易的跳频抗干扰算法,再做一个高效的电源管理单元……

说干就干。他再次拿起工具,神情专注,但手上的动作比之前制作单一信标时更加精妙、更加举重若轻。

他将那些看似普通的电阻电容,以极其精密的布局和连接方式焊接在一起,仿佛在绘制一幅微观世界的艺术品。

四十分钟后,一个比之前那个定位信标仅仅大上一圈、厚度相当的方形控制模块诞生了。

模块表面没有任何华丽的外饰,只有几个必要的接口和指示灯。

幻曜辰将先做好的那个定位信标与控制模块连接,进行简单的测试。通过模块,他可以轻松设定信标的发射频率、编码方式,甚至能对多个信标进行群组管理,实时监控其状态,并确保每个信标反馈的位置信息在毫米级的精度内保持同步!

而这一切功能的实现,所消耗的能量,仅比驱动单个信标多出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嗯,这样才算物尽其用。)

幻曜辰看着桌上这一大一小两个装置,心里终于有了一丝完成任务的踏实感。

在他眼中,这依然只是一个利用边角料做的、小巧精致的“小玩意儿”,远未触及他真正的技术边界。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在一个以“创新”和“巧思”为评判标准的工坊比赛中,他随手做出的这个“控制模块”,其所体现出的超高集成度、极致的能耗控制、强大的多目标管理能力以及惊人的精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的范畴,达到了一种近乎“妖孽”的水平。

当比赛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主持人开始逐一检查作品时,幻曜辰还沉浸在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个控制模块的功耗,压根没想过自己的“随手之作”会引来怎样的波澜。

能来到这里参加闪电挑战赛的,无不是在各研究领域崭露头角、拥有不俗天赋的年轻研究者,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既有自信,也渴望得到同行的认可。

主持人拿着记录板,开始逐一检阅。

他的点评专业而简洁,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设计的亮点与不足,显示出深厚的功底。

参赛者们也认真聆听,彼此之间交换着欣赏或竞争的眼神,这是一个属于天才们的无声交锋。

“微型中继器的结构优化得很巧妙,能量路径非常高效。”

“这个抗干扰思路很独特,虽然牺牲了一点带宽,但换来了极高的稳定性。”

“信号放大环节的处理可以更精细些,目前的方案有点粗暴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