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天赋”(2 / 2)
很快,主持人来到了幻曜辰的工作台前。他的目光先落在那个小巧的圆形定位信标上,拿起来仔细端详了片刻。
“基础定位信标。做工无可挑剔,能量利用率极高,几乎是理论极限值。非常扎实、完美的作品。”
他给出了高度评价,但语气平静,仿佛这等水准仍在预料之中,是优秀参赛者应有的表现。
周围几位靠近的参赛者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可,这确实是顶尖水准的基础实现。
然而,当他的视线转向旁边那个方形控制模块时,沉稳的表情第一次出现了变化。
他轻轻拿起模块,指尖感受到一种超越寻常的轻巧与结构强度完美结合的特殊质感。
他仔细观察着上面那些元件的布局,看似简单,但每一处连接、每一个元件的相对位置,都透露出一种近乎艺术的和谐与深不可测的优化逻辑。
“这个是……?”他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利用剩余材料做的一个控制模块,可以管理多个信标。”幻曜辰尽量语气平淡地解释。
“多节点管理模块?”主持人的兴趣被彻底点燃,“请演示一下。”
幻曜辰只得照做,连接信标,启动模块。
当那个微小的屏幕开始以毫米级精度同步显示虚拟信标的复杂数据流,并且能耗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时,整个工坊仿佛瞬间安静了。
主持人瞳孔微缩,身体下意识地前倾,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反复确认。
“毫米级同步精度……如此低的功耗……这怎么可能用这些基础元件实现?!”
他试图在脑海中拆解其原理,却发现这设计远远超出了他惯常的认知框架。
周围那些原本还带着些许竞争心态的天才参赛者们,此刻也全都围拢过来,脸上写满了惊愕。
他们能来到这里,本身就意味着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眼界极高。
但眼前这个控制模块所展现出的技术境界,已经不是在“优化”或“改进”,而是在重新定义“可能”的边界。
那是一种对物理规则和能量本质理解上的绝对差距。
“这……这已经不是在解题了,这是在改写题目……”
“他用的是什么算法?电源管理是怎么做到的?我完全看不懂……”
“这种集成度和精度,实验室里的高端设备也不过如此吧?他居然用边角料做出来了?”
窃窃私语声充满了震撼与困惑。主持人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目光灼灼地看向幻曜辰:
“这位研究员,恕我直言,您的这个‘附加’作品,其技术深度和前瞻性,已经完全超越了本次比赛,甚至超越了我们工坊日常讨论的范畴,这绝非普通的天赋所能及。您是否考虑过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您的能力?比如,即将开始的精英科学发明大赛?”
幻曜辰心中暗叫不好,他只想低调混过,没想到这随手之作反而引起了更大的波澜。
他只能维持着表面的平静,谦逊地回应:“您过誉了,只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大赛的事,我会考虑的。”
然而,主持人和其他参赛者显然不会轻易放过他,又开始追问一些技术细节。
幻曜辰只能凭借远超当前时代的见识,用一些经过极度简化和包装的概念来应对,但即便如此,他偶尔透露的一丝理念,也足以让这些天赋卓绝的研究者们陷入沉思。
最终,幻曜辰那个“完美”的基础信标理所当然地获得了高分,而那个控制模块,虽未正式计分,却成了所有参与者心中无法磨灭的印记。
幻曜辰好不容易才从这群被点燃了求知欲的天才包围中脱身,心中唯有无奈。
(看来,在这种地方,哪怕是想“普通”一点,也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