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刘璋已落到众叛亲离的地步,可悲可叹啊!(2 / 2)
他心中暗自叹息,思绪飘回到了过去。
“父亲啊,儿已尽力,你莫要怪儿啊……”
刘璋举杯向天空敬去,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他在敬自己的父亲,那个曾经用尽手段、历经无数叛乱与阴谋,才好不容易坐上蜀国之主位置的刘焉。
刘璋继承基业之初,蜀国内部战乱不断,外部强敌环伺,他费尽了心力,才逐渐坐稳了大位。
后来,在谋士们的辅佐下,他更是登上了蜀王之位。
对刘璋来说,他确实已经尽力了。
他以为自己就算不能将基业发扬光大,至少也能守住这份两代人辛苦打下的江山。
可现下,这份基业却要拱手送给刘备了,他心中岂能不愧?
他觉得对不起刘焉,对不起那些为了蜀国而流血牺牲的将士们。
可又如何呢?
在生死面前,在家族的存亡面前,他只能选择妥协,选择归降。
为了保住性命,有愧就有愧吧,他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承受着这份愧疚与痛苦。
又是一杯酒饮尽,刘璋长叹口气,又要给自己再倒一杯。
这时,殿外方向突然响起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杀声,声音如同惊雷一般,瞬间打破了夜的宁静。
刘璋以为是汉军攻进城来,吓得猛地跃起,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但旋即他又坐下,心中暗自思量:
“明日我就要降汉了,魏延能不战而下成都,又怎可能来硬攻呢?这定是我喝醉了,产生了幻觉。”
想到这里,刘璋自嘲地笑了笑,端起酒杯,又要再喝。
然而,就在这时,殿门突然被撞开,一名亲卫满脸惊恐地冲入,跌在刘璋跟前,大叫道:
“禀蜀王,大事不好!世子作乱,率军杀进来了!”
“什么?!”
刘璋手中酒杯“咣铛”一声跌落在地,摔得粉碎。
他一张脸充满惊悚,仿佛看到了世间最可怕的事情。
“你……你再说一遍?”
刘璋跳起,咆哮质问道,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不敢置信。
“世子跟张老将军兵变,杀进来了,我们亲卫队抵挡不住,世子的人马就要杀到大殿来了!”
亲卫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叫道。
刘璋身形一晃,仿佛被重锤击中一般,一屁股跌坐在地。
他抬头向殿外望去,只见外面火光熊熊,杀声震天,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混乱与疯狂之中。
刘璋这才意识到自己并非醉了,适才所听到的是真切的存在,那是他的儿子刘阐正在发兵作乱!
就连张任这员老将,也参与其中,背叛了他!
“为什么?这个逆子疯了吗?他敢叛乱?张任竟然也敢反我?”
刘璋惊呼道,声音愤怒、失望与痛苦。
他无法相信,自己最亲近的儿子,最信任的老将,竟然会在这种关键时刻背叛他,发动叛乱。
这时,亲卫队一路溃散而来,他们满脸惊恐,狼狈不堪。
紧接着,一声巨响,城门被轰然斩碎。
宫殿之外,张任宛如一尊战神,手提那寒光凛冽的大刀,第一个冲入。
正是他这一刀,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狠狠地斩开了那厚重的宫门。
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宫门轰然倒塌。
刹那间,无数叛军如潮水般汹涌闯入殿内。
他们面目狰狞,眼神中透露出贪婪与凶狠。
残存的亲卫队虽拼死抵抗,但在叛军那如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下,很快就纷纷被斩翻在地。
鲜血四处飞溅,染红了宫殿地面,惨叫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
刘璋吓得脸色苍白如纸,整个人仿佛被定在了王座之上,身体瑟瑟发抖,不知所措。
他瞪大了眼睛,惊恐看着眼前这混乱而血腥的一幕,脑海中一片空白。
随着杀声渐渐结束,仿佛一场暴风雨过后短暂的平静,血雾如缓缓降下。
就在这时,身披金甲的刘阐手扶着那把还滴着鲜血的长剑,踏入了殿中。
“儿臣,拜见父王!”
刘阐冷冰冰行礼,声音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敬意,反而透露出一种冷漠与决绝。
那语气,仿佛不是在向自己的父亲行礼,而是在向一个即将被自己推翻的统治者宣告自己的到来。
半晌后,刘璋才如梦初醒,从那极度的惊恐中回过神来。
他愤然跃起,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指着刘阐的鼻子大骂道:
“刘阐!你这个逆子,疯了吗?你竟敢发动兵变,你想弑父吗?你还有没有一点人性?”
刘阐却鄙夷射向刘璋一眼,眼神中充满了不屑与轻蔑,仿佛在看一个微不足道的蝼蚁。
“父王,你不听儿的劝说,执意要将这蜀国的基业拱手送给刘备,你要做千古罪人!儿走投无路,只能发动兵谏,以正朝纲。”
“儿为了这基业,为了这蜀国的百姓,不得已而为之,请父亲恕罪!”
刘璋身形一晃,仿佛被一阵狂风击中,差点站立不稳。
他终于明白了刘阐发动兵变的动机,心中五味杂陈。
“你,你……”
他手颤抖地指向这个逆子,嘴唇不停地哆嗦着,只是半天,却骂不出一个字。
他心中清楚,没办法,谁让儿子说的有理。
自己确实要把刘焉留下的基业送给刘备,这在刘阐看来,无疑是不孝之举。
而刘阐为了捍卫家业,赶他下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似乎也是天经地义。
他有什么理由去骂呢?
“张任,你为何也助这逆子作乱?你可是我一直以来的忠臣啊!”
刘璋骂不了刘阐,只得将满腔的怒火转向张任斥问道。
张任面无愧色,冷冷道:
“蜀王,我是你的臣下,但我更是蜀人,我不能看着你将我蜀中子民送给刘备,让他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你既不愿守护蜀人,不愿为这蜀国的未来而战,我只能扶世子上位。”
“蜀王,你别怪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蜀国的百姓!”
刘璋瘫坐下来,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
他的愤怒,在这一刻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绝望与无助。
儿子背叛了他,臣子背叛了他,这一刻,他感觉所有人都背叛了他。
他已落到众叛亲离的地步,真是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