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你做你的官,我赚我的钱,井水不犯河水(2 / 2)
褚遂良坐在辽东道安抚使府略显空旷的书房里,窗外已是暮色四合。
烛火跳跃,映照着他略显疲惫却依旧清癯的脸庞。
褚彦甫垂手站在下首,姿态恭敬,却也不似在柳叶跟前那般自然放松。
看着父亲的脸,褚彦甫有些伤感。
虽然才一年,父亲已经出现了老态。
严格来说,他爹的岁数不大,也才堪堪四十岁而已。
“甫儿。”
褚遂良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几分温和之意。
“你娘...很是牵挂你,在家里总念叨,怕辽东苦寒,你吃不消。”
他没有提及儿子当初的“离家出走”,仿佛那页已经轻轻翻过。
褚彦甫心头微暖,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
“劳父亲和母亲挂念,儿子一切安好,辽东虽冷,但东家...驸马爷待下宽厚,衣食住行都安排得妥当,母亲不必忧心。”
“嗯,那就好。”
褚遂良点点头,目光落在儿子身上。
眼前的褚彦甫,比起长安时明显沉稳干练了许多,眼神里少了迷茫,多了几分笃定和忙碌带来的神采。
“说说吧,这辽东城,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如今的辽东,百废待兴,千头万绪,我这安抚使,总不能两眼一抹黑。”
“市井民生,商货流通,人心向背,你在此地日久,想必知晓一二。”
褚彦甫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略作思索,似乎在整理脑海中的信息。
片刻后,他抬起头,条理清晰地开始陈述。
“辽东城遭兵燹之灾,元气大伤是事实。”
“但目前城内重建势头尚可!”
“竹叶轩牵头,联合本地几家大商号,投入了巨资和人力,主要铺面已恢复七成,日常用度的米粮,布匹,盐铁供应充足,价格虽比战前略高,但在官府调控和商行平抑下,尚算平稳,未生大的民怨。”
“城外农事是难点,大量田地荒芜,劳力不足。”
“竹叶轩在城南和城北试点设立了大型农庄,招募流民和本地农户,提供耕牛,良种和保底粮价,效果初显,但推广仍需时日。”
“春耕在即,种子,农具缺口不小,这是父亲安抚地方需优先考虑之事。”
“人心方面...”
褚彦甫顿了顿,继续道:“百姓所求,无非安稳度日。”
“对大唐,畏威者有之,怀德者亦有之。”
“关键在于后续治理是否清明,赋税是否合理,能否让他们看到重建家园,恢复生计的希望。”
“城中谣言渐少,但底层对官府仍存观望。”
他语速平稳,从粮价波动到坊间流言,从码头货物流量到新开“务本学堂”的入学情况,都如数家珍。
褚遂良越听越是惊讶。
他原以为儿子在商行,不过是处理些买卖账目,迎来送往的琐事,没想到他对整个辽东城乃至周边地区的现状,痛点,甚至民情走向,竟掌握得如此细致入微。
远超他这个初来乍到的安抚使所掌握的信息,这绝非仅仅靠日常接触就能得来的。
“这些...你如何得知如此详尽?”
褚遂良忍不住问道,语气里带着探究。
褚彦甫露出一丝了然的微笑。
“父亲有所不知,在竹叶轩,做生意远非简单的买进卖出。”
“任何一个新产业落地,或对现有市场进行干预,都必须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
褚遂良对这个陌生的词汇感到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