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 第140章 稳将当头!

第140章 稳将当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马昕高声喊道,声音穿透了嘈杂的战场。

他知道,此刻士兵们的士气至关重要,他的沉稳就是士兵们的定心丸。

他再次举起千里眼,观察着敌军的后续部队。

敌军的第二波攻城梯队已经跟上,冲车也逼近了护城河,正在试图搭建浮桥。

马昕快速计算着:冲车要过浮桥,至少需要半柱香时间;

敌军弓箭手的射程有限,再靠近五十步才能对城楼形成有效压制;

而己方的投石机,再有三发就能击中最前面的那架冲车。

“传令投石机部队,瞄准敌军第一架冲车,全力轰击!

弓箭手压制敌军搭桥士兵!”马昕果断下令。

军令如同流水般传递下去,城楼上的投石机立刻调整角度,绞盘转动的咯吱声响起,巨石呼啸着飞向敌军的冲车。

“轰隆”一声巨响,巨石精准地砸中了冲车的车架,

厚重的硬木瞬间断裂,烧红的铁头掉落在地,藏身其后的士兵惨叫着,被压在车架下。

与此同时,城楼上的弓箭手万箭齐发,密集的箭雨,如同乌云般笼罩着护城河,

正在搭建浮桥的敌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浮桥搭建被迫中断。

马昕松了一口气,但紧张的情绪丝毫没有缓解。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波进攻,更猛烈的攻击还在后面。

大军团作战,最耗精力的不是厮杀本身,而是持续的专注和决策。

从刚才到现在,不过两个时辰,他已经下达了数十道命令,每一道都需要快速判断、精准计算,

神经一直紧绷着,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喉咙干得冒烟。

他想起自己刚参军的时候,跟着汤和将军打仗,那时他只是个负责记账的小兵,

每天的工作就是清点粮草、登记军械,不用直面战场的凶险,也不用承担决策的压力。

可自从被朱元璋看中,一步步提拔,他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耗费的心血也越来越多。

为了学习战略战术,他每晚都挑灯夜读,兵书翻了一遍又一遍,上面画满了批注,有的地方甚至能背下来;

为了积累经验,他跟着徐达将军南征北战,

不管是攻城战还是野战,都仔细观察徐达的部署和指挥,将每一个细节都记在本子上;

为了提升实战能力,他专门向军队的账房先生请教,练习复杂的运算,

甚至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快速计算粮草损耗的方法。

这些年,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即便是没有战事的时候,也会半夜醒来,

琢磨着城防的漏洞、粮草的储备,以及可能出现的敌情。

更别说,他是文官起家的。

普通人想要成为一方统帅,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更是对自我的不断打磨和超越。

曾经的马昕,见到血会害怕,听到炮声会发抖,可现在,即便身处尸山血海之中,

他也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煎熬,是一次次在生死边缘的挣扎,是将恐惧、懦弱一点点剥离,

再用责任、勇气一点点填满的过程。

“将军!敌军又派出了一队敢死队,朝着城门冲过来了!”

副将的声音再次响起。

马昕望去,只见一队身披重甲、手持盾牌的敌军士兵,在弓箭手的掩护下,朝着城门方向猛冲。

他们步伐沉稳,显然是精锐中的精锐。城门是城防的薄弱环节,一旦被撞开,后果不堪设想。

马昕快速盘算着:

城门后的顶门杠是用两根合抱粗的硬木制成,外面裹着铁皮,能承受一定的撞击;

城门内侧还有二十名士兵专门负责加固,随时准备用备用的木杠支撑;

而己方的投石机和弓箭手,还能对敢死队进行两轮攻击。

“传令!城门内侧士兵加固顶门杠,备好备用木杠!

投石机和弓箭手集中火力,攻击敌军敢死队!”

马昕的命令清晰而坚定。

城楼上的火力立刻集中起来,巨石、箭矢、滚油朝着敢死队倾泻而下。

敌军士兵纷纷倒地,但剩下的人依旧没有退缩,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前进。

很快,他们就冲到了城门前,架起冲车,开始猛烈撞击城门。

“咚!咚!咚!”

撞木撞击城门的声音沉闷而响亮,每一次撞击都让城门剧烈晃动,顶门杠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断裂。

城内侧的士兵们咬紧牙关,拼命顶住顶门杠,有的人甚至用身体去扛,脸憋得通红。

马昕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的汗越来越多,连握着千里眼的手都开始微微颤抖。

他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一旦城门被破,城楼上的守军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他快速扫了一眼战场,计算着敌军的伤亡人数和进攻强度:第一波进攻,敌军已经伤亡近千人,进攻势头有所减弱,按照预案,

此刻应该派出一小队骑兵从侧门出击,

袭扰敌军的后援部队,缓解城门的压力。

“传令!李大刀率领五百骑兵,从西南侧门出击,袭扰敌军后援,不得恋战,速战速决!”

马昕果断下令。

李大刀接到命令后,立刻率领骑兵出发。

侧门缓缓打开,五百名骑兵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朝着敌军的后援部队发起冲击。

敌军没想到守军会突然出击,后援部队顿时陷入混乱,攻城的敢死队失去了支援,攻势渐渐弱了下来。

马昕站在城楼上,看着骑兵们在敌军阵中冲杀,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依旧举着千里眼观察着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他知道,这场战斗还远没有结束,张士诚的军队兵精粮足,绝不会因为一次小小的挫败就退缩。

太阳渐渐升到了头顶,阳光刺眼,战场的厮杀依旧在继续。

马昕已经在城楼上站了四个时辰,双腿发麻,喉咙干得快要冒烟,

眼睛因为长时间盯着千里眼,也变得酸涩难忍。

但他不敢坐下休息,甚至不敢多喝一口水,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的战机。

他的智谋团成员不时跑来汇报情况:“将军,粮草消耗正常,!”

“将军,器械损耗率在预估范围内,备用器械充足!”

“将军,伤员已经妥善安置,军医人手足够!”

每一次汇报,都让马昕更加坚定了信心。

他知道,自己的准备没有白费,那些堆积如山的预案,那些日夜不休的推演,

那些精准细致的计算,都是支撑这座城池的基石。

中午时分,张士诚的军队终于暂缓了进攻,士兵们退回到了护城河外,开始休整。

城楼上的守军也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有的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有的拿出干粮和水,狼吞虎咽地吃着;

还有的互相包扎伤口,脸上带着疲惫却坚毅的神情。

马昕走下城楼,回到大帐,刚坐下,参谋们就围了上来,汇报着刚才的战况和各项数据。

他一边听,一边快速计算着,时不时提出问题:“敌军的伤亡人数具体是多少?”

“我们的弓箭消耗了多少?还剩多少备用?”

“骑兵出击的效果如何?有没有摸清敌军后援的部署?”

参谋们一一作答,马昕则在纸上快速记录、演算。

很快,他就根据这些数据,对下午的防御部署做出了调整:“加强北门和南门的防御,防止敌军声东击西;

补充西城门的弓箭和滚油储备,重点加固城门;

让轮休的士兵抓紧时间休息,下午敌军很可能会发起更猛烈的进攻。”

命令下达后,参谋们立刻分头行动,大帐里又恢复了忙碌的景象。

马昕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端起桌上的一碗凉茶,一饮而尽。

凉茶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丝清凉,也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