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我们村里的爱情故事 > 第520章 小花泪(17)

第520章 小花泪(1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小花咬着饺子,韭菜的清香混着鸡蛋的鲜,是熟悉的家常味。她想起小郑家的真皮沙发和青花瓷茶具,那里的苹果切得精致,却没有这样的暖意。原来日子的温度,从来不在排场,而在烟火气里的真心。

吃完饭,张明远说要去村东头看个学生,那学生暑假帮家里掰玉米,不小心崴了脚,他带了些伤药。“李老师要是不忙,一起去?正好顺路送你回县城。”

小花点头应了。俩人并肩往村外走,黄土路被晒得发烫,脚踩上去软软的。张明远说起他小时候的事,说家里穷,买不起煤油灯,他就着月光看书,眼睛就是那时候熬坏的;小花也讲起环宇爹,说他总把唯一的白面馍留给她,说“女娃读书才有出息”。

“我爹娘总说,找媳妇就得找你这样的,实在,能跟你一起往前奔。”张明远忽然开口,脸上泛起浅红,却没回避她的目光,“李老师,我觉得……咱挺合适的。”

小花的心跳漏了一拍,低头看着路上的车辙印,土坷垃里还嵌着片玉米叶。她想起桃花林里的粉色花瓣,想起小郑眼里的认真,那些都很好,却不像此刻这样,踏实得让人想停下脚步。

“我娘也说,找对象得找个知冷知热、能说到一块儿的。”她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嘴角忍不住上扬,“张老师,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张明远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被阳光照亮的湖面。他想说什么,最终只是笑了笑,眼里的温柔像要溢出来。

回到县城,张明远送她到学校门口。“这是我的备课笔记,”他从包里拿出个厚厚的本子,“里面有些物理和语文结合的案例,或许对你有用。”

小花翻开一看,字迹工整,眉批里写着“此处可结合《两小儿辩日》讲解光学原理”,可见是花了心思的。“谢谢,我看完还给你。”

“不用还了,送你了。”他看着她,认真地说,“下周六有空吗?我想请你去看场电影,县里影院刚上映的《焦裕禄》。”

“好。”小花点头,看着他骑着自行车离开,背影挺直,像棵迎风的白杨树。

惠娥很快就知道了这事,托梅花大嫂去打听,回来后笑得合不拢嘴:“老张家是咱村的老户,知根知底,明远这娃从小就懂事,放学回来就帮着喂猪、割草,读书又刻苦,是个靠得住的!”

曹二蛋也说:“我去公社开会见过他爹,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教出来的娃错不了。”

双方家长见了面,坐在惠娥家的土窑里,喝着粗瓷碗里的茶水,聊着俩孩子的婚事,没提彩礼,没说排场,只说“让娃们自己愿意,日子过得舒心比啥都强”。张母给小花塞了个红布包,里面是对银镯子,样式简单,却磨得发亮:“这是我当年的陪嫁,传给你,盼你稳稳当当过日子。”

惠娥也回了礼,是条自己织的蓝布头巾:“咱农村人,不讲究那些,这条头巾防晒,明远骑车子用得上。”

择日子那天,张父翻着老黄历,选了秋收后的十月初八,说“那天宜嫁娶,收完庄稼,大家都有空来喝喜酒”。小花看着日历上圈出的日子,心里像揣了块暖玉,踏实又温润。

张明远来看她时,带了本新的《唐诗宋词选》,扉页上写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行。”小花看着那行字,忽然想起多年前在田埂上,惠娥说“日子就像种麦子,选对了人,就能长出好庄稼”。

如今,她好像真的选对了种子。这黄土坡上的爱情,没有城里的玫瑰娇艳,没有高门大户的排场,却像地里的麦子,扎得深,长得稳,带着泥土的芬芳,藏着岁月的踏实。

秋风拂过校园的白杨树,叶子沙沙响,像在唱支祝福的歌。小花知道,属于她的故事,终于要翻开新的一页了。这一页里,有黑板前的并肩,有灯下的共读,有黄土坡上的相守,更有那些关于爱与责任、平凡与坚守的,最动人的篇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