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临安梦华(1 / 2)
他们离开了唐·风华里那条热闹的主街。
宋衿领着刘楚拐进一条狭长的巷道。
光线瞬间暗了下来。
坊市里的喧嚣和烟火气被隔绝在身后。空气变了,不再是油烟和酱菜的味道,而是竹叶的清香,还有泥土的湿润气息。
巷道两旁全是竹子。很密,几乎看不到竹林后面有什么。竹叶在风里发出沙沙的声响。
脚下的青石板变了。比唐街那些大小不一的石板要小得多,也规整得多。每块石板都是差不多的尺寸,铺得很齐整。石板缝隙里长满了墨绿色的青苔,踩上去有点滑。
刘楚放慢了脚步。
巷道不宽,两个人并排走正好。墙壁是白色的夯土墙,墙上刻着几行字。字体很飘逸,看起来像是行书。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再往前走几步,又是一句: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远处传来水流的声音。不是那种哗哗的大水声,是很细的,叮咚叮咚的,像是从什么石头上滴下来的。
还有琴声。
不成曲调,就是几个单音,清越,断断续续的。像是有人在调音,或者只是随意拨了几下琴弦。
巷道里很安静。
刘楚和宋衿都没说话,就这么慢慢往前走。脚步声在青石板上响起来,又被竹林吸收掉,显得特别轻。
走了大概两三分钟,巷道尽头出现了光亮。
那是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他们从竹林的阴影里走出来。
眼前豁然开朗。
刘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些高挑的建筑。
这里没有唐街那种高大的坊墙。街道是完全敞开的,两侧是一栋栋两层小楼。楼很高,但很瘦,像是被拉长了似的。飞檐探出来,角度比唐街那些屋檐要翘得更高,线条也更柔和。
二楼都有勾栏。木质的栏杆,雕着简洁的回纹图案。有些勾栏外还挂着竹帘,半卷着,能看到里面摆着的桌椅和花瓶。
街道比唐街窄。
刘楚目测了一下,大概只有唐街的一半宽。地面铺的还是青石板,但石板的颜色更浅,灰白色的,看起来很干净。
店铺的招牌全变了。
不再是那种洗得发白的蓝布幌子。现在是一块块木雕牌匾,黑底金字,挂在门楣上。字体都是行楷或者隶书,笔画流畅。
清风茶舍。
翰墨斋。
闻香榭。
每个名字都透着一股子文绉绉的劲儿。
窗户也不一样了。唐街那些笔直的直棂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格子窗。细木条纵横交错,组成一个个方格或者菱形的图案。窗户开着,能看到里面的陈设——墙上挂着字画,桌上摆着青瓷花瓶。
街边有几个小摊。
摊主是个穿着月白色长衫的中年男人,坐在小凳子上,面前摆着几盆开得正好的兰花。他不吆喝,就安安静静地坐着,偶尔低头给花浇点水。
旁边还有个卖盆栽的。各种小盆景,松树、柏树、梅树,都修剪成了扭曲优美的形状,栽在精致的陶盆里。
路旁的树木也换了品种。
不是那种粗壮高大的槐树和柳树了。现在是一棵棵松柏,树干笔直,枝叶修剪得很有层次感。还有几棵老梅树,树干苍劲,虽然现在不是开花的季节,但光看那扭曲的枝干就很有味道。
街角有个小园林景观。
几块太湖石堆叠在一起,石头上全是孔洞和褶皱,看起来像被水冲刷了千百年。石头旁边有一小汪清泉,水很浅,能看到池底铺着的鹅卵石。几尾红色的锦鲤在水里游,尾巴一甩,水面就泛起涟漪。
刘楚站在街口,看着这一切。
唐街给他的感觉是——有人住,有人吃饭,有人做生意。
而这里给他的感觉是——像是一幅画,或者一首诗。
唐风和宋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