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拜师修炼下山 > 第27章 航海梦想的千童东渡遗址公园

第27章 航海梦想的千童东渡遗址公园(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顾倾城与陈晓阳二人,再次踏上了沧州这片土地,目的地依旧是那承载着千年传奇与航海梦想的千童东渡遗址公园。

时隔数年,故地重游,两人心中都泛起别样的感慨。午后的阳光,带着几分慵懒,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公园古朴的门楣之上,“千童东渡遗址公园”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下更显厚重与沧桑。

他们并肩步入园中,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仿佛每一步都能踏出历史的回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青草香与泥土的芬芳,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海腥味,那是属于渤海湾的独特气息,也似乎是千童们远航归来的余韵。

“记得上次来,还是几年前的春天,”顾倾城轻轻拂去衣袖上并不存在的尘土,目光悠远,“那时园里的迎春花开得正盛,如今却已是深秋,银杏叶都黄了。”

陈晓阳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不远处几株高大的银杏树,金黄的叶子在微风中簌簌作响,如一只只蹁跹的蝴蝶,铺满了树下的小径。“是啊,时光荏苒,但这里的故事,却历久弥新。”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对历史的敬畏。

他们缓步前行,穿过一片静谧的竹林。竹林深处,隐约可见一座古朴的石碑,碑上记载着徐福率千名童男童女东渡瀛洲的壮举。顾倾城驻足凝视,指尖轻轻划过冰冷的石碑,仿佛能触摸到那些遥远而鲜活的生命。“每一次来,都觉得这些文字背后,是无数年轻的脸庞,是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憧憬,也是背井离乡的无奈。”

陈晓阳点头附和:“他们带着秦始皇求仙问药的梦想,也带着华夏文明的火种,漂洋过海。这段历史,不仅仅是一次远航,更是一段文化交流的序章。”

继续往前走,便是千童祠。祠内香烟缭绕,庄严肃穆。徐福的雕像端坐正中,目光坚毅,仿佛正凝视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指挥着庞大的船队。顾倾城与陈晓阳在雕像前深深鞠了一躬,表达对先人的敬意。

祠外,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航海罗盘雕塑,象征着千童们辨别方向、乘风破浪的勇气与智慧。罗盘四周,镌刻着东渡路线图和相关的历史记载。陈晓阳指着路线图,对顾倾城说:“从这里出发,经渤海、黄海,再到东瀛,这一路不知经历了多少惊涛骇浪。”

顾倾城望着那复杂的路线图,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他们不仅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冶炼技术,还有汉字和华夏的礼仪文化,对日本的弥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他们是最早的文化使者之一。”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将整个遗址公园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顾倾城和陈晓阳漫步在公园的湖畔,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的垂柳和远处的亭台楼阁。晚风拂过,带着一丝凉意,却也吹散了心中的浮躁。

“每次来这里,都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顾倾城轻声说道,“那些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上演。”

陈晓阳深有同感:“是啊,千童东渡的故事,不仅仅是沧州的骄傲,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探索未知、勇于开拓的精神。”

他们在湖边的长椅上坐下,静静地看着夕阳一点点沉入地平线。远处的城市华灯初上,与遗址公园的宁静古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顾倾城靠在陈晓阳的肩上,轻声说:“真好,我们又一起来到了这里。希望以后,还能常来看看。”

陈晓阳握紧了她的手,温柔地说:“会的。这里的故事,值得我们一遍遍去聆听,去感悟。”

夜色渐浓,顾倾城和陈晓阳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慨,离开了千童东渡遗址公园。但千童们那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却如同这漫天的星光,在他们心中闪耀,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顾倾城和陈晓阳再次踏上了沧州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土地,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依然是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红色圣地——马本斋纪念馆。

或许是上一次的匆匆一瞥未能尽览其详,或许是那份对英雄的崇敬与缅怀如同陈年老酒,愈久弥香,驱使着他们再次寻访。当车子缓缓驶入纪念馆区域,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

相较于记忆中的模样,纪念馆似乎又有了新的变化,那是一种在原有基础上精心“扩写”的痕迹。这“扩写”并非简单的物理空间增大,更像是对马本斋英雄事迹、对回民支队光辉历史的一次深度挖掘与生动再现。

他们沿着崭新的指示牌,首先步入了扩建后的序厅。这里的设计更加恢弘大气,巨大的浮雕墙生动展现了回民支队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人物栩栩如生,眼神中透着坚毅与不屈。柔和而庄重的灯光打在浮雕上,光影交错间,仿佛能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嘹亮的冲锋号声。顾倾城停下脚步,凝视着浮雕中马本斋将军那熟悉的身影,他面容刚毅,目光如炬,仿佛正带领着队伍穿越历史的硝烟,向他们走来。

“变化真大啊,”陈晓阳轻声感叹,“上回来的时候,这里还没有这么全面的展示。”他指着一旁新增设的多媒体互动屏,“你看,现在可以通过这个了解更多战役的细节和背景。”

他们随着参观的人流,慢慢深入。扩建后的展厅,运用了更多现代化的展陈手段。不再仅仅是静态的图片、文字和实物。通过声光电等科技元素,“扩写”了那段烽火岁月的真实感。在一个复原的作战指挥室场景前,全息投影技术再现了马本斋与战士们研究作战方案的情景,他们的对话清晰可闻,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成了当时的一员,紧张地注视着局势的发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