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鑫海石油化工文化园(1 / 2)
顾倾城和陈晓阳又来到了,鑫海石油化工文化园顾倾城和陈晓阳并肩站在鑫海石油化工文化园的入口处,午后的阳光带着一丝慵懒,洒在园区标志性的、由齿轮与原油管道抽象组合而成的金属雕塑上,反射出沉稳而富有工业质感的光泽。时隔数年,故地重游,两人眼中都带着几分感慨与期待。
“还记得吗?上次来的时候,这里刚落成不久,好多设施还在调试。”陈晓阳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淡淡的、独特的石油气息,只是比起当年的工业区,如今更多了几分文化的清新。他侧过头看向顾倾城,她今天穿了一件米白色的风衣,长发被微风轻轻拂起,眼神清亮,正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焕然一新的园区导览图。
顾倾城微微颔首,嘴角噙着一抹浅笑:“当然记得,那时候我们还是跟着厂里的老专家一起来的,听他讲那些老设备的故事,仿佛就在昨天。没想到几年没来,变化这么大。”她的目光扫过导览图上新增的“石油科技探索馆”和“绿色能源未来展”,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他们随着三三两两的游客,缓步走进园区。脚下的路面由昔日的工业废渣再生材料铺设而成,既环保又充满了纪念意义。道路两旁,不再是单调的厂房和管道,取而代之的是精心设计的绿化带,其间点缀着一些小型的工业艺术品——比如用废弃阀门做成的花盆,用旧钻头拼接的小动物雕塑,趣味盎然。
“你看那边,”顾倾城伸手示意,“以前那片是老旧的储油罐区,现在改造成了‘油罐艺术中心’,听说经常会举办一些现代艺术展。”远处,几个巨大的、被涂上了绚丽色彩的储油罐静静矗立,与周围的现代化建筑相映成趣,碰撞出一种奇妙的和谐感。
陈晓阳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眼中满是赞叹:“真是没想到,冰冷的工业设施也能变得这么有温度和艺术气息。这大概就是‘文化园’的魅力所在吧,不仅仅是展示历史,更是在创造新的价值。”
他们边走边聊,穿过了展示石油开采历史的“时光长廊”,那些泛黄的老照片、锈迹斑斑的旧工具,无声地诉说着鑫海石化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艰辛历程。顾倾城在一幅描绘早期石油工人野外作业的油画前停下脚步,久久凝视,眼神中流露出对先辈们的敬意。
“那个年代的条件,真是太艰苦了。”她轻声感叹。
“是啊,”陈晓阳深有同感,“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发展。这个文化园,确实应该好好地把这些历史留存下来,让更多人了解,也让我们自己不忘初心。”
两人继续前行,前方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原来他们来到了“石油科普互动区”,一群孩子正围着一个巨大的石油勘探模型,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体验着“钻井”的乐趣。
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顾倾城和陈晓阳相视一笑。这里,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工业记忆,更孕育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新一代的启迪。阳光穿过树梢,在他们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也照亮了这座文化园内,传统与现代交织、历史与未来对话的独特魅力。他们知道,这次重游,又将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
暮春时节,惠风和畅,顾倾城和陈晓阳这对老友,再次携手踏上了前往司马庄蔬菜观光园的旅程。与上一次不同,这次他们心中更多了几分熟稔的期待与重逢的喜悦。
车子刚驶入观光园外围,那片生机勃勃的绿意便迫不及待地映入眼帘,比记忆中更加浓郁葱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蔬果的清香,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花香,深吸一口,沁人心脾,瞬间洗去了都市的喧嚣与疲惫。
“你看你看,晓阳,”顾倾城指着远处大棚外攀爬的紫色牵牛花,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上次来还没这么热闹呢,这花开得可真精神!”她今天穿了一条浅色的连衣裙,裙摆随着她轻快的步伐微微摆动,与这田园风光相得益彰。
陈晓阳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那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现代化温室大棚和露天培育区,笑着回应:“是啊,季节不同,景致也不一样。听说他们最近引进了不少新品种,还有那个立体水培蔬菜,上次我们来的时候还在建设,现在估计已经可以参观了。”他手中提着一个小小的竹篮,那是准备待会儿采摘时用的。
两人沿着蜿蜒的石板小径缓缓前行,路两旁是修整得整齐划一的畦田。嫩绿的生菜像翡翠般舒展着叶片,鲜红的圣女果如玛瑙般点缀在绿叶间,饱满的黄瓜顶着嫩黄的小花,垂挂在藤蔓上,惹人喜爱。偶有辛勤的农艺师穿梭其间,细心地打理着这些“宝贝”,看到他们,还会友好地点头致意。
“还记得我们上次在这里亲手摘的小番茄吗?甜得很!”顾倾城回忆道,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当然记得,”陈晓阳也笑了,“你还说要带些种子回去自己种,结果呢?”
顾倾城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哎呀,那不是工作太忙给忘了嘛!不过这次,说什么也要多摘点回去,好好补偿一下我的胃。”
他们一边走,一边聊着天,时而驻足观察一种从未见过的奇形怪状的蔬菜,时而被田埂边蹦跶的蚂蚱逗得开怀大笑。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也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司马庄蔬菜观光园,对于顾倾城和陈晓阳而言,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观光游玩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可以让人放松身心、重拾童真的世外桃源,每一次的到来,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美好。
暮春时节,惠风和畅,顾倾城与陈晓阳二人,再次踏上了沧州这片厚重的土地,目的地正是捷地分洪设施景区。与寻常游客不同,他们眉宇间带着几分对水利工程的探究与对历史过往的追怀,仿佛要在这静默的堤坝与流淌的河水中,读懂一段段人与水共生的故事。
车窗外的景致渐渐从繁华都市过渡到田畴交错的乡野,空气中似乎也多了几分湿润的水汽。当“捷地分洪设施景区”的指示牌映入眼帘时,两人都微微坐直了身体。车子缓缓驶入景区,首先迎接他们的,并非想象中的宏大工程,而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垂柳依依,轻抚着堤岸,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在茵茵绿草间,几只水鸟悠闲地在不远处的水面上嬉戏,一派宁静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