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拜师修炼下山 > 第30章 鑫海石油化工文化园

第30章 鑫海石油化工文化园(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记得上次来,还是数年前的盛夏,汛期刚过,水势虽退,但仍能感受到几分惊心动魄。”陈晓阳望着远处蜿蜒的河道,若有所思地说道。

顾倾城轻轻颔首,目光扫过景区入口处的简介石碑:“是啊,捷地减河,这条始于明代的人工河道,数百年来默默守护着沧州乃至下游地区的安澜。每一次来,都觉得对‘水利’二字的理解更深一层。”

他们沿着新铺设的青石板路缓步前行。路两旁,不仅有精心修剪的绿化带,更有不少图文并茂的展板,详细介绍了捷地分洪设施的历史沿革、工程原理、历代修缮情况以及在防洪减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明代户部尚书张国彦主持开凿,到清代、民国时期的多次疏浚,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整修与现代化改造,每一段文字,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都在诉说着这项工程的沧桑与伟大。

不一会儿,一座古朴的闸桥出现在眼前,这便是捷地分洪闸的核心——捷地闸。闸体虽历经风雨,有些地方已显斑驳,但那厚重的条石、坚固的结构,依然透着一股沉稳与力量。闸门之上,“捷地闸”三个大字遒劲有力,彰显着它的不凡地位。此时并非汛期,闸门紧闭,河水在闸下平缓流淌,倒映着蓝天白云,与闸上“安澜”的题字遥相呼应。

“你看这闸的设计,”陈晓阳指着闸体结构,对顾倾城说,“既有传统的水利智慧,又融入了现代的工程技术。尤其是近年来的智能化改造,让它的调控更加精准高效了。”

顾倾城走近闸边,扶着汉白玉栏杆,俯瞰着脚下的河水。她仿佛能看到,当上游洪水来临时,这里闸门缓缓升起,汹涌的洪水分流而出,沿着减河奔流入海,从而减轻了干流的压力,保护了两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无数先辈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是一首人与自然抗争、和谐共处的壮丽史诗。”她感慨道。

离开主闸,他们沿着河边的步道继续游览。景区内还修建了水利文化长廊、纪念亭、观景台等设施,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们在一座纪念张国彦的石碑前驻足,缅怀这位治水先贤;在刻有历代治水诗句的长廊下漫步,感受着中华水文化的博大精深。沿途不时有三三两两的游客,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在认真阅读展板上的介绍,孩子们则在草地上追逐嬉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走累了,他们便在河边的长椅上坐下休息。春风拂面,花香阵阵,耳边是潺潺的流水声和清脆的鸟鸣声。远处,几位老人正在悠闲地垂钓,神情怡然自得。

“如今,这里不仅是重要的水利设施,也成了市民休闲观光、了解水利知识的好去处。”顾倾城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样的景区扩建,真是太好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水利、关注水利,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陈晓阳表示赞同:“是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了解过去的治水艰辛,才能更好地珍惜现在的安宁,也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的发展。捷地分洪设施景区,不仅仅是一个‘景区’,更是一个生动的水利科普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也为古老的捷地闸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顾倾城和陈晓阳站起身,准备离开。回望这片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土地,他们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对先贤的感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这次重游,不仅让他们欣赏到了捷地分洪设施景区扩建后的新风貌,更让他们对这项伟大工程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与文化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游览,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精神的升华。

顾倾城与陈晓阳二人,时隔数载,竟又踏上了沧州兴济镇的土地。

马车在略显颠簸的官道上缓缓停下,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掀开。顾倾城率先探出头来,目光扫过眼前既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的镇口。夕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青砖黛瓦上,给这座历经风霜的小镇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混合着泥土、水汽和远处市集喧嚣的独特气息,让他不禁微微一怔,仿佛昨日重现。

“到了。”陈晓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他亦下了马车,站在顾倾城身侧,目光同样投向镇内。兴济镇依河而建,当年他们曾在此追查一桩悬案,与镇民们结下了不少渊源,也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记忆。

镇口的老槐树似乎比记忆中更加粗壮了些,枝繁叶茂,投下大片的荫凉。几个孩童正围着树追逐嬉闹,银铃般的笑声划破了午后的宁静。不远处,一位鬓发斑白的老者坐在小马扎上,眯着眼睛抽着旱烟,神情悠闲自得。看到顾倾城和陈晓阳这两个陌生的外乡人,他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皮,并未过多留意。

“没想到,一晃已是五年。”顾倾城轻声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物是人非的怅惘。他记得当年离开时,也是这样一个傍晚,镇民们夹道相送,那份情谊,至今想起仍觉温暖。

陈晓阳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既来之,则安之。先进镇找个地方落脚,再慢慢看看这兴济镇,是否还是我们记忆中的模样。”

二人并肩而行,缓步踏入镇中。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砺得光滑圆润,踩上去发出轻微的“踏踏”声。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幌子迎风招展。有卖杂货的,有开茶馆的,还有几家颇具特色的小吃铺,飘来阵阵诱人的香气。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说书先生的醒木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

顾倾城的目光被街角一家布庄吸引,那布庄的门面似乎与记忆中有些不同,想来是翻新过了。而对面的那家“老王记”包子铺,依旧热气腾腾,排队的人络绎不绝,还是当年的红火景象。

“走,去尝尝老王记的包子,看看味道变了没有。”陈晓阳拉了顾倾城一把,眼中带着几分馋意。

顾倾城笑着点头,心中那份因时光流逝而生的疏离感,在这熟悉的烟火气中,渐渐消散了。他知道,这兴济镇,无论外表如何变化,那份深藏于市井巷陌间的人情味,或许才是吸引他们再次归来的真正原因。而这一次,他们又将在这里,遇到怎样的人和事呢?顾倾城与陈晓阳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期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