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 第468章 今天西府肯定热闹

第468章 今天西府肯定热闹(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八月底的咸阳,已初染秋意,天高云淡,微风拂过城头猎猎的黑色秦旗,带来几分清爽。

南门内外,甲士林立,戈戟如林,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百姓们早已被清场戒严,但仍有胆大的黔首远远躲在街巷拐角,翘首张望,窃窃私语,猜测着是哪位大人物即将入城。

一辆看似朴素,实则用料极为考究、装饰着玄鸟暗纹的宽大马车,在精锐卫士的簇拥下,慢悠悠地驶过厚重的城门洞,碾上了咸阳城内笔直宽阔的朱雀大街。

车轮压在平整坚实的路面上,发出均匀的辘辘声。

马车帘幕微动,一道身着寻常青色深衣,却难掩挺拔身姿的身影,如同游鱼般灵巧地钻入了行进中的马车内,动作流畅而迅捷,显然身手极佳。

车内空间宽敞,小几、书函、固定好的灯盏一应俱全。

“父皇,您可算回来了?”赵凌在嬴政对面的锦垫上坐下,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笑意,仔细打量着眼前闭目养神的父亲。

数月不见,嬴政的肤色明显深了不少,那是岭南强烈阳光和海风留下的印记,但他眉宇间的威严依旧,甚至因这趟远行更添了几分风霜磨砺后的硬朗。

只是细看之下,眼角的皱纹似乎也深了些许,赵凌心中不免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楚。

嬴政缓缓睁开双目,眸光如电,先在赵凌身上扫了一圈,见他精神饱满,气度沉凝,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几不可查的笑意,旋即却板起脸,从鼻子底下哼出一声:“哼!为父本打算顺道去巴蜀之地好生游历一番,看看李冰父子留下的都江堰,你这小子,一道接一道的诏令催命似的,催什么催?”

此时的赵凌,在嬴政面前仿佛彻底卸下了那身帝王的重铠,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令行禁止的秦武帝,更像是寻常人家在老父亲面前偶尔会耍赖、会讨巧的儿子。

他讪讪一笑,带着点讨好意味:“父皇,您想去巴蜀,儿子岂敢阻拦?只是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栈道险峻,车马难行。您何等尊贵之躯,何必急于一时冒险?等过些年,朕定命人将那道路好生修缮拓宽,届时您想去哪里视察,都必定畅通无阻,安稳舒适,岂不更好?”

嬴政自然知道儿子是关心自己的安危和身体,方才那点不悦本就是佯装,此刻便不再纠缠这个话题。

他神色缓和下来,语气中带着真正的赞许:“岭南的局势,打理得很不错。你做的,比朕预想的还要好。”

他在南郡盘桓了近四个月,亲眼见证了与百越关市的繁荣喧嚣,诸子百家学者如何有条不紊地将大秦的文字、律法、农耕技艺潜移默化地传播给越人,更登上了那如同水上堡垒,威慑力无可匹敌的巨大战船,检阅了士气高昂的大秦水师。

在嬴政看来,赵凌这套“先教化,后武力威慑,杀鸡儆猴”的组合策略,极大地减少了潜在的抵抗和动荡,避免了无数不必要的伤亡,为彻底征服和消化百越之地,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这手段,既显仁德,又不失霹雳雷霆,他非常满意。

听到父亲毫不吝啬的夸奖,赵凌脸上笑容更盛,却话锋一转,语气诚挚:“岭南再好,开发的成果再丰硕,在朕心中,也比不上父皇您身体安康,福寿绵长。”

嬴政闻言,故意把脸一沉,白了他一眼,语气带着几分嫌弃:“你如今好歹也是一国之君,统御四海,怎的也学得这般油嘴滑舌,净捡好听的说?”

但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却暴露了他心底受用的真实情绪。

赵凌见状,更是放松,甚至挤眉弄眼起来,带着点顽皮道:“这可不是跟染,总得学个一两句,用来孝敬父皇您啊!”

嬴政被他这惫懒模样逗得无奈一笑,摇了摇头,随即想起一桩紧要事,神色一正,目光炯炯地盯着赵凌:“少贫嘴。你之前信中信誓旦旦,说要让为父早日抱上孙子,如今可有动静了?”

皇族对于血脉延续、子嗣昌盛,有着远超寻常百姓的执念,这关乎国本,关乎江山传承。

赵凌笑着回道:“父皇放心,扶苏兄长的五位嫂夫人,如今都已确认有了身孕。算算时日,您很快就要当爷爷了呢!这可是我大秦皇室的大喜事!”

嬴政听到长子扶苏的后院传来如此佳讯,心头自然是一喜,如同饮下一杯暖酒,熨帖舒畅。

皇家开枝散叶,总是吉兆。但他立刻追问道:“扶苏的自然是好事。为父问的是你!”

他的目光带着审视和期待,牢牢锁在赵凌身上。

赵凌收敛了些许玩笑之色,端正了坐姿,认真回答道:“父皇,朕尚未祭祖及冠,阿青也还未正式册封为皇后。按照礼制,需等十月祭祖归来,完成及冠之礼,再择吉日与阿青大婚。大婚之后,延续血脉之事,自会尽早安排,不敢懈怠。”

嬴政闻言,眉头微微蹙起,似乎觉得这过程有些漫长:“何必等这么久?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当年可没这么多讲究。

赵凌却摇了摇头,目光坚定,语气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父皇,为了大秦今后皇位的顺位继承,避免不必要的纷争,朕与阿青所出的第一个儿子,必须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而且,必须是朕与阿青大婚之后,堂堂正正怀胎十月所生。名分,绝不能有任何模糊之处,也不能给后世留下任何可能引发争议的口实。此乃国本,不可不慎。”

这番话掷地有声,嬴政听完,先是微微一愣,随即若有所思地缓缓点头。

他深知权力交替时,名分大义的重要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