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马道婆上门打秋风(1 / 2)
荣国府。
自王熙凤锒铛入狱后,整个贾家便每况愈下,其间又历经宁国府覆灭、下人们私下偷逃、省亲别院烂尾、贾琏意外去世、三春姐妹彻底入住沈府等等事件,昔日的国公府第早已元气大伤。
此时的荣国府大门前显得格外萧条,至少比之前要冷清很多很多了。
来往的人门可罗雀,石阶缝隙里钻出枯黄的杂草,那对镇宅石狮的眼珠也失了往日光泽。
最触目惊心的是隔壁宁国府,朱红大门被巨大的刑部封条交叉封闭,封条在风中哗哗作响,檐下燕巢空置多时,连门前石鼓都蒙了层灰扑扑的尘网。
这日晌午,有个道姑轻轻而来,名叫马道婆。
她原是来荣国府打秋风的,远远望见这般光景,不由得满心唏嘘。
想起此前来的时候,但见轿马盈门,仆从如云,一派繁荣忙碌的景象,与眼前这般寥落真是天壤之别了。
虽说她也听到了贾家发生的一些事情,却万万没想到,荣国府如今竟落败成这个模样了。
但见角门虚掩,连个通传的小厮都无精打采,哪里还有一点昔日国公府的样子。
不过,既然来都来了,她还是整了整道袍进去,抱着至少捞一点好处费的心态。
心下暗忖: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能刮下些油水。
依旧如往常一样,跟着个步履蹒跚的婆子来到贾母院。
谁知原本热热闹闹的贾母院花厅里,竟是冷冷清清,只偶尔有一两个丫鬟捧着药盏匆匆走过,连脚步声都放得极轻。
马道婆更加惊疑了,原本她在门口看到荣国府萧条景象,就已经让她惊讶唏嘘了,没想到贾母这里,也是这样。
不禁暗自思量,贾母就是贾家的核心,贾母院也是贾家后宅的核心之处,府中上下都是围着贾母院转的。
可如今一看,竟如此冷清,昔日往来的管事媳妇、婆子丫鬟不见了踪影,衣着华贵的少奶奶、嫣红翠柳的姑娘们也都不聚在这里了。
正感慨唏嘘时,贾母大丫鬟鸳鸯掀帘出来。
虽仍穿着体面的青缎比甲,但袖口已洗得发白,见到马道婆,只客气见礼,又请她进后堂上房见贾母。
马道婆本想追问鸳鸯几句,可话到嘴边还是没敢多问。
她知道荣国府规矩重,明眼都能看得出来,荣国府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如果再问,岂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了?只得把满腹疑问咽回肚里。
来到上房,就见贾母正独自一人歪在炕上,满头花白如霜。
马道婆见了,只觉得比上次她见到贾母时,要老了很多。
老人脸上的寿斑愈发明显,手指关节突出如枯枝,现在的贾母有种日薄西山的感觉,仿佛随时都会油尽灯枯。
“老太太,马道神婆来了。”鸳鸯来到贾母面前,微微前倾身体提醒。
贾母听了,迟疑地看向马道婆,浑浊的眼珠转动缓慢,似乎听力和动作也没以前那么利索了。
马道婆急忙见礼:“见过老太太,给您请安…”
贾母浑浊苍老的目光盯着她,嘴唇微动,似乎在想她是谁。
鸳鸯见状,笑着提醒贾母:“老太太,她是宝二爷寄名干娘,以前经常来咱们府上的,您可记得她了?”
贾母听后,似乎才想起来,露出一丝笑容:“原来是您啊,快请坐。”
“这两三年来,家里接连发生了一些大事,我也大病了一场,如今记忆大不如前了,一时记不住,您还请见谅。”
马道婆一听,立马上前说起了一些好话。
她惯会奉承人,当下堆起满脸笑纹:
“老太太您这是福泽深厚,把凡尘琐事都化作了极乐净土里的莲花哩,我前儿夜里打坐,冥冥中发现贵府上空祥云缭绕,有五彩鸾鸟盘旋,这是家运要转旺的吉兆啊!”
一番话说得贾母开怀大笑,枯槁的脸上竟泛起些许红光。
接下来,就是贾母和马道婆闲聊。
马道婆一边说,一边加私心,故意叹道:
“说来也奇,我昨夜梦见大光明普照菩萨示现,说府上近来多灾,皆因邪祟作梗。”
“若是能多点在佛前海灯,昼夜不息地供奉,不但能保佑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更能保家宅安宁。“
贾母这时也正想家里变好,便满口应承:“这话说得是,不知该点多少海灯?“
马道婆窥见贾母急切神色,心中暗喜,面上却故作庄严:
“老祖宗若发虔心,不如给府上每位主子都点上长明灯,特别是宝二爷,他命里带煞,更该多点几盏灯镇着,只是这香油钱……”
贾母明白她的意思,当即摆手:“这个不妨。”
又忙吩咐鸳鸯:“从我的体己里支取,给宝玉点十二盏海灯,其他人都照三盏的数。”
接着对马道婆道:“但求菩萨保佑,让这家宅早日安宁。”
马道婆低头称是,嘴角却掠过一丝狡黠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