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虎踞龙盘(2 / 2)
说完这番话,他利落地翻身下马,朝身后喝道:
“速速往后传消息,就说当涂城已下!再传我将令:我军先进城安抚百姓!”
孙文谦仍跪在原地,额头紧贴着地面。他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
侯景走到他面前,靴子停在孙文谦的视线里。
“抬起头来。”
孙文谦依言抬头,却仍垂着眼睑,不敢直视。
“你是个聪明人。”
侯景的声音忽然缓和了些:
“倒是省了我一番功夫,不过一城军民的性命,换你一个人的名声。这笔买卖,不亏。”
孙文谦的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有说话。他只是再次将额头贴向地面,这一次,磕得比刚才还重。
侯景不再看他,大步走向城门,在即将踏入城门的那一刻,他突然停下脚步,头也不回地说:
“孙文谦,跟着。”
…………
另一边,夏军中军大营。
江风不小,但苏绰的声音还是清晰地传了过来:
“陛下,看前方狼烟已经散了,万景必是已然建功了。太子昨天也来了消息,已派人加急将萧渊明往前线押送,预计半月可到。”
高欢眼底掠过一丝了然:
“说来这萧渊明,朕记得当年你在荆州为官时,曾与他有过数面之缘?”
“陛下记得不差。”
苏绰微微欠身:
“承平元年春,竟陵王府设宴。那日萧渊明身着锦袍,席间高谈阔论江淮水文,从漕运说到灌溉,倒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倒显出几分见识。不过在我看来,此人终究是个好谋无断的。”
高欢会意一笑,转身望向建康方向:
“像他这种从小锦衣玉食,蜜罐子里长出来的宗室子弟,从小听着奉承话长大,连吃饭穿衣都有人伺候得妥妥帖帖。他们哪里知道,真正的天下大事,不是靠几本书、几句诗就能解决的。
况且,身旁人奉承久了,自然也就以为天下英雄不过都是像他们自己那般夸夸自谈。
这好谋无断四个字,令绰倒是说的应景,既有谋事之心,又无理事之能,既想建功立业,又舍不得眼前的荣华富贵。既想名留青史,又担不起失败的风险,可不就只能好谋无断了。”
苏绰静静听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高欢继续说道:
“朕见过太多这样的人了,他们读书万卷,却不知民间疾苦;他们高谈阔论,却不懂实务艰难。
遇到事情,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如何推卸责任。这等人……”
他忽然话锋一转:“但依你之见,这样的人,当真还能派上大用场?”
苏绰不慌不忙地抬起头:
“还是有些用途的。萧居士毕竟已经做了几十年的江南之主,前些年也称得上雄才大略,把一座江南打理的井井有条,倒有几分气象,到底养出了一批愚忠之辈。
如今虽说陈庆之、厉殊等忠臣良将已死,建康城胆寒,却还有荀朗这等老将固守不出。想来到时候愿意为萧居士赴死的死心眼还是有不少的。”
“正是此话啊。”
高欢扶栏长身而起:
“石头城龙盘虎踞,虽说强下也不是不行,可强攻难免折损将士,终为不美!”
苏绰闻言眸光微动:
“陛下说的是,让萧渊明在城前现身,既可动摇守军士气,又能警告那些不识时务的遗老。依臣愚见,不妨令其在各门巡示,尤其要在朱雀航一带多作停留,那里世族宅邸不少,正可事半功倍。”
高欢目光骤然锐利起来:
“让萧渊明修书入城,言明若开城归降,朕可许保全萧氏宗庙。”
苏绰会意颔首:
“陛下仁德。不过臣建议待其至营中,当先挫其锐气。可令其在战俘营中盘桓数日,见识我军威仪。待其心志摇动,再施恩抚慰,方显陛下宽厚。”
江风忽然急促起来,卷起阵阵沙尘。高欢抬手遮住面,语声却带着笑意:
“就依苏卿。不过……”
他忽然转过身,目光如电:“若建康守军当真宁死不降,令绰以为该当如何?”
苏绰迎风而立,衣袂翻飞如展翅青鸟:
“那便是天意要成全陛下武勋。届时不仅要用萧渊明叫门,更要用他祭旗。
让江南百姓都看看,所谓天潢贵胄,在真龙天子面前也不过草芥罢了。”
高欢纵声长笑:
“好!且让我们看看,这萧家的硬骨头,能经得住几番敲打!”
说罢他忽然敛住笑容,远眺暮色中若隐若现的钟山轮廓:
“就是不知道,史官将来会如何记载今日,是说朕这个北镇武夫穷兵黩武,还是写江南士族不识天时负隅顽抗呢?”
“陛下气吞万里如虎,怎能说是穷兵黩武呢!”苏绰轻声应和,又摇了摇头:
“史书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陛下若在意身后名,臣有三策。”
“说。”
“第一,城破之后不杀降卒,不掠百姓。
第二,厚葬殉国将士,亲自祭奠。
第三,”
他顿了顿:
“让画工将萧渊明恭迎陛下入城的场面画下来,传到各州郡。要让天下人看见,是陛下给了江南一条生路。”
高欢沉默片刻::
“你确定这样有用?”
“民心如水,顺势则通。杀戮只能让人畏惧,宽容才能让人归心。”
苏绰抬头直视高欢:
“但宽容必须建立在绝对的实力之上,所以攻城那天,臣请调三百架投石机,昼夜不停地轰击城墙。”
高欢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先示以雷霆,再施以雨露。令绰此言才是深得我心。”
说完,他转过身,声音陡然提高:
“传令三军:破城之后,妄杀百姓者斩,妄取百姓私物者斩,妄辱良家妇女者斩!
但第一个登上建康城头的,赏千金,封万户侯!”
传令兵的脚步声渐行渐远,高欢看向苏绰:
“具体事宜,你亲自来统筹吧。”
待高欢的身影消失在帅帐门帘后,苏绰独自站在渐深的暮色里,突然对着空无一人的江岸长揖及地:
“六合复统,一匡天下,克日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