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姜是老的辣(1 / 2)
如果人心坏了,就会打着正义的幌子,做一些苟且之事。就比如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知假打假,骗财牟利,居心何在。社会发展得太快,太需要净化环境了。
有人把职业打假人称之为不良商业生活孕育出来的寄生虫,因为有假才有他们的生存空间。客观上讲职业打假人对市场净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当职业打假人以索赔为目的时,已经让这种“替天行道”的行为变了味。
对于职业打假人来说,合法和违法之间仅有一线之隔,职业打假就像在打擦边球,同样会面临风险。但当下的法律法规对此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反而让这些所谓的“替天行道”的职业打假人肆虐猖狂。
这些职业打假人和张扬之前所遇到的偷拍他和唐诗照片的狗仔队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躲在黑暗肮脏的沟渠,做一些为人不齿之事。他们借机敲诈,让被敲诈的人因为多种因素显得无能为力,反而让那些职业打假人借此机会,以此为营生。
张扬有些后悔当初对那几个人妥协,反而导致现在来了一群人来索要赔偿,但没办法,事已至此,只能自认倒霉。他让庄小曼尽快处理,想尽一切办法和那些人联系。但这些人十分狡猾,打电话不接,发消息不回。张扬不愿意私了,继续给这些人赔偿,但又怕这些人举报起诉,给张氏木业带来太大的影响。
张扬急火攻心,为此好几天吃不下饭。他眼睁睁看着一批又一批的产品被退回公司仓库,账上的钱越来越少,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浑身充满了戾气。公司很多人都不敢接近张扬,就连李江云和任亚军每次和张扬沟通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话,惹得张扬大发雷霆。
张氏木业出了这么大的事,张扬并没有无动于衷,一个人生闷气。他打了很多电话,问了很多能帮得上忙的人,想尽快寻找能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收效甚微。
电商行业最可怕的是,即使销量高,业绩好,也不能代表毛利高。那些主打“全网最低价”的玩法虽然看着如火如荼,但只有商家知道这种办法所带来的最终结果,并不全是想象中那样效果喜人,就连一直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张氏木业现在也开始迷茫了。这种走量赚钱的玩法,一旦走到危险境地,那些表面上的购物狂欢瞬间就变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令张扬雪上加霜的是在淘宝网购买商品的顾客,根据淘宝新规,无理由申请退货,哪怕是客服向淘宝平台反应顾客是恶意报复性退单的行为,淘宝网最终也没有采取任何保护商家的措施。根据当前的淘宝平台规则,商家可以拒绝顾客的无理要求,但商家的主张从未得到过支持,依旧会同意顾客的退货退款。
仅仅退货退款其实无所谓,但是一进一出的运费都要商家承担,这才是最让张扬头疼的事,因为他因此要损失一大笔钱。如果把所有花出去的费用和损失的运费全都加起来,张氏木业即将要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张扬这两天突然变得苍老了不少,不再有往日意气风发的模样。他时常一个人喝闷酒,时常醉倒在凤凰山庄的房子里,无人问津。
有一天张扬接到母亲打过来的电话,因为心里有事,他半天没说话;因为酒喝多了,他忍不住流出了眼泪,声音开始变得沙哑。
电话那头的王彩琴听着张扬的声音,猜到了张扬肯定遇到了困难。虽然她知道儿子这段时间因为事业忙,不像之前那样频繁给家里打电话。但母子连心,王彩琴只要一听张扬的声音,就能猜到儿子有没有事。
王彩琴在电话里不停问张扬发生了什么事。张扬整理了一下情绪,没有给王彩琴如实道来。因为他和李雪之间的事,以及张氏木业大难临头的事,都不能让母亲知道。如果让父母知道了,那他们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家,肯定会日夜操心。虽然张建国和王彩琴知道瞎操心没什么用,帮不上儿子什么忙,但天底下为人父母的,哪一个能不为儿子担心?
“扬扬,你一人在深圳闯荡,我和你爸帮不上你什么忙?但是你放心,你要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如果实在过不去的,妈拼了这条老命都会帮你的。虽然妈老了,这条老命不值几个钱,但你可是我儿子啊,这天底下哪有父母不帮儿子的?”
张扬一听,瞬间泪如雨下。他心里想着,这世上如果真能一命抵一命,那医院的天台上肯定站满了排队的妈妈。父亲张建国虽然一直没有说话,但张扬心里清楚,张建国肯定比王彩琴还要对他担心。因为父爱和母爱本来就不一样。如果桌子上放着一盘子女特别喜欢吃的菜,母爱是不停往子女碗里夹菜,而父爱是永远不会吃那盘菜。
张扬突然想回老家了,太想回老家清静一段时间。为什么男人对回老家有深厚的执念,因为那里的地下埋着祖宗,地上有自己的童年。在老家,男人会卸下所有的防备,这一刻他不是谁的丈夫、父亲、下属或者老板,他只是父母眼中的一个简简单单的孩子。
此时,张扬只能想一想而已,因为张氏木业的事情还没有解决,而且一时半会不好解决,也不得不解决。和母亲挂了电话之后,张扬坐在黑暗的客厅,一根接着一根抽烟,一口接着一口喝酒,也渐渐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他开始琢磨着要不要把除了凤凰山庄别墅之外的剩下一套房产卖掉,以解张氏木业的燃眉之急。张扬让庄小曼算过一笔账,以张氏木业当下的形势,账上短缺的资金远远不止这些。他又想到了他现如今的处境和姚兴旺当年如出一辙。张扬没想到即使他千谨慎,万小心,最终还是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公司遇到这样的情况,为了节约成本,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裁员。张扬真不想走到这一步,但眼下他没有别的办法。张氏木业目前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八家店铺的订单大量减少,人效坪效等核心经营指标都以肉眼可及的速度降低。
在外界看来张氏木业依然处在鼎盛时期,但身在张氏木业的员工却对张氏木业的真实情况了如指掌。不等张扬确定裁员,很多部门已经出现了离职的浪潮。
以公司目前的情况,勉强维持着线下的加盟店和线上的八家店铺正常运营。但对于罗湖区的张氏木业体验馆,张扬已经到了有心无力的地步。
张扬给赖福昌打电话,约好时间,想好好跟赖福昌聊一聊,顺便想让赖福昌帮他出出主意,看能不能找到一种力挽狂澜的奇招。
和赖福昌见了面之后,还没等张扬开口,赖福昌主动问张扬有关张氏木业最近发生的事情。张扬十分惊讶,赖福昌是怎么知道张氏木业最近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