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 >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一百一十一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一百一十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陈朵朵跟着点头,辫子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我妈妈说这里的故事太温暖了,让我多来学学怎么帮人。”林小满给他们端来刚烤好的红薯,外皮焦脆,一掰开就冒出甜香,两个孩子捧着红薯小口啃着,嘴角沾了焦糖也不在意。扫雪的间隙,巷口又陆续走来几个身影,赵阿婆裹着厚棉袄,手里拎着保温桶,小宇跟在后面,怀里抱着个热水袋;张奶奶也来了,胳膊上搭着几件厚围巾,说是给帮忙的孩子们备着。

“这雪下得厚实,人多力量大。”赵阿婆掀开保温桶,里面是热腾腾的糯米粥,“早上熬的,就着雪天喝最暖身子。”张启明背着修表箱路过,见状立刻放下箱子拿起扫帚:“我来得早,先把门口的雪堆到两边,省得客人滑倒。”苏曼抱着相机从家里赶来,镜头对准雪中扫雪的人群,快门声在寂静的巷口格外清晰:“这画面必须记下来,太有烟火气了。”

不到半小时,书店门口的积雪就扫出了一条干净的小路,雪堆被孩子们堆成了两个圆滚滚的雪人,小宇还从家里拿来纽扣当眼睛,王乐乐插上了两根桂花枝当手臂。林小满给雪人系上红围巾,苏曼按下快门的瞬间,阳光恰好穿透云层,洒在雪人脸上,像是镀了层金边。

刚收拾完工具,书店里就传来老座钟“铛铛”的响声,张启明趁机检查了钟摆:“这老伙计倒是抗冻,走时还挺准。”他刚坐下准备修表,门口就响起一阵铃铛声,一个穿羽绒服的姑娘抱着个锦盒走进来,帽檐上的雪水顺着发丝滴落:“请问是张启明师傅吗?我特意从郊区赶来的。”

姑娘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座铜制座钟,雕花的钟面有些氧化,指针停在十年前的位置。“这是我爷爷的遗物,他临终前还说想再听听钟声。”姑娘眼圈泛红,“找了好多修表师傅都不敢接,说是零件太老了。”张启明小心翼翼拿起座钟,指尖抚过雕花:“您放心,这钟的机芯我见过,下周就能修好。”他给姑娘倒了杯姜茶,详细记下钟的型号,“修好了我给您打电话,或者您来取的时候,我给您讲讲这钟的历史。”

姑娘走后,夏晓背着画板来了,放下书包就掏出速写本:“小满姐,我要把刚才扫雪的场景画下来,题目就叫《雪天里的暖》。”她趴在长桌上动笔,铅笔划过纸面沙沙作响,老周端来刚做好的糖炒栗子,剥了几颗放在她手边:“慢点画,栗子还热乎着。”

临近中午,巷口的积雪开始融化,水珠顺着桂花树枝滴落,在地上砸出小小的水痕。林小满正整理书架,忽然听见门口传来轮椅滚动的声音,抬头一看,是社区的李爷爷,由护工推着过来。“听说你们这儿有老照片展?”李爷爷戴着老花镜,目光在墙上的照片扫过,“我年轻时也爱逛书店,就是腿脚不方便,好久没出门了。”

苏曼连忙搬来靠垫垫在轮椅上,林小满找出陈老先生当年的照片册:“李爷爷,您看这张,是三十年前的晨光书屋,门口还摆着报刊架呢。”李爷爷凑近一看,突然笑了:“这不是我吗?”照片角落里,年轻的李爷爷正靠着书架看书,手里还拿着本《三国演义》。“当年我天天来这儿蹭书看,陈老先生总说我‘看书比吃饭还香’。”他指尖轻轻点着照片,“后来书屋翻新,我还帮着刷过墙呢。”

林小满赶紧拿出故事笔记本,让李爷爷慢慢讲当年的事,苏曼则翻出相机里的旧照片,一一对应着标注。护工笑着说:“李爷爷在家总念叨过去的书店,今天可算找到念想了。”临走时,林小满把一张放大的老照片送给李爷爷:“您要是想过来,随时给我打电话,我去接您。”

下午雪又飘了起来,这次是细碎的雪沫,像撒了把白砂糖。张启明正在给那座旧座钟换零件,忽然听见门口有人喊他,出去一看,是之前来修怀表的老先生,手里拎着个木盒:“小张,我找着当年你师傅给我的工具包,里面有几个老零件,或许能帮上你。”木盒打开,里面是锃亮的螺丝刀和镊子,还有一本手写的修表笔记。“我师傅常说,修表就是修时光,得有耐心。”张启明摸着笔记,眼眶有些发热,“谢谢您,这比什么都珍贵。”

老周在厨房忙碌着,阵阵香味飘出书店。他最近迷上了做冬日点心,刚烤好的枣泥糕还冒着热气,就被孩子们围了上来。“慢点拿,每人一块,不够再烤。”老周给每个孩子递上糕点,看见窗外的雪,突然说,“等雪停了,咱们煮点腊八粥吧,再过几天就是腊八了。”夏晓立刻举手:“我要帮忙剥豆子!”王乐乐也跟着喊:“我会洗红枣!”

傍晚时分,之前送相册的姑娘带着父母来了,她父亲一进门就认出了墙上的怀表:“这不是陈老先生的‘晨光’怀表吗?当年我跟他学过修自行车,总见他摩挲这表。”他指着怀表说,“有次暴雨,怀表进水停了,陈老先生修了整整一夜,说这表记着书店的时光,不能停。”林小满把这段话记在笔记本上,姑娘的母亲则翻看着时光表册,忽然指着一张照片:“你看这张,我当年还在这儿买过《安徒生童话》呢。”

姑娘一家人待到天黑才走,临走时留下了一筐自家种的橘子。林小满把橘子摆在柜台,刚剥了一个,就看见张奶奶拿着针线筐进来了:“小满,帮我看看这毛线怎么织才对,我想给孩子们织点手套。”苏曼凑过来帮忙看图纸,夏晓则在一旁画手套的样式,张奶奶笑着说:“咱们这儿啊,比家里还热闹。”

接下来的几天,书店里天天都有新热闹。李爷爷又来了,这次带来了他收藏的旧书,整整一箱子,全是当年从晨光书屋买的:“这些书放在我这儿可惜了,不如给更多人看看。”林小满把书一一整理上架,每本都贴了小标签,写着“李爷爷的珍藏”。张启明修好了那座铜制座钟,姑娘来取的时候,钟声“铛”地响起,姑娘当场红了眼:“跟爷爷在的时候一模一样。”

腊八那天,雪终于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巷口的桂花树上,积雪慢慢融化。书店里早就忙开了,夏晓和孩子们剥豆子,苏曼洗红枣,张启明劈柴烧火,老周则掌勺煮腊八粥。赵阿婆带来了自家腌的腊八蒜,碧绿透亮,小宇帮着摆碗筷,王乐乐端着刚蒸好的馒头来回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