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 >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一百一十一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一百一十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开锅啦!”老周掀开锅盖,热气瞬间弥漫整个书店,糯米的清香混着红枣、莲子的甜香,让人垂涎欲滴。社区的街坊们陆续赶来,每人捧着一碗腊八粥,坐在藤椅上慢慢喝。李爷爷喝着粥,看着满屋子的人:“这场景,跟当年晨光书屋的腊八节一模一样啊。”林小满给每个人添粥,心里暖暖的,苏曼举着相机,把这热闹的画面一一记录下来。

过了腊八就是年,苏曼开始筹备“拾光年货节”,她和夏晓一起画了春联和福字,张启明打磨了几个木质书签当赠品,老周则准备做年货点心,赵阿婆带着街坊们剪窗花。书店门口挂起了红灯笼,窗户上贴满了福字,远远望去,一派喜庆景象。

年货节那天,书店里挤满了人。夏晓的春联被抢空了,张启明的木质书签也送完了,老周的点心摆了满满一柜台,桂花糕、芝麻糖、花生酥,香气扑鼻。社区主任也来了,带来了新的荣誉证书:“拾光书店被评为‘社区文明示范岗’,这是大家的功劳。”林小满接过证书,和大家一起合影,相机定格的瞬间,老座钟正好敲响,钟声清脆悠扬。

年后没多久,就到了书店的周年庆。苏曼把“拾光回忆录”印好了,封面是雪中的书店,红灯笼格外醒目。每本回忆录里都夹着一张木质书签,上面刻着“拾光有你”。老周烤了个大蛋糕,上面插着“一周年”的蜡烛,孩子们围着蛋糕唱生日歌,赵阿婆给每个人分蛋糕,眼里满是笑意。

张启明在书店角落辟出的“老物件展示区”也正式开放了,修好的座钟、怀表、搪瓷缸整齐排列着,每个物件座钟,对张启明说:“我爷爷也有一座这样的钟,可惜坏了,您能帮我修吗?”张启明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把它带来吧。”

周年庆过后,天气渐渐转暖,巷口的桂花树冒出了新芽。林小满在门口种了几株月季,夏晓给它们画了速写,贴在书店的墙上。张启明收了个徒弟,是之前问夏晓学画画的那个女孩,她说:“我不仅想画老物件,还想知道它们的故事,跟着张师傅能学到更多。”

有一天,陈老先生的儿子从外地回来了,他走进书店,看着墙上的照片和怀表,眼眶泛红:“没想到爸爸的书店还这么热闹,他要是知道,肯定很开心。”林小满给他端来桂花乌龙:“陈叔叔,这是您父亲当年爱喝的茶。”他喝着茶,说起了很多陈老先生的往事,林小满一一记在故事笔记本里。临走时,他留下了陈老先生的日记本:“里面记着书店的点点滴滴,交给你,我放心。”

林小满翻开日记本,第一页写着:“晨光书屋,愿为街坊带来温暖与光亮。”她把日记本放在展示架上,旁边摆着“拾光回忆录”和那本《小王子》。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日记本上,像是撒了一层金光。

王乐乐和陈朵朵依旧每个周末来帮忙,他们现在能熟练地整理书架、招呼客人。小宇也学会了简单的修表技巧,常常坐在张启明身边,拿着小工具模仿。夏晓的画越画越好,她的“四季书店”系列插画被社区展出,引来很多人称赞。

老周的点心种类越来越多,春天的艾草糕,夏天的绿豆糕,秋天的桂花糕,冬天的枣泥糕,每个季节都有专属的味道。苏曼则开了个“拾光摄影展”,展出的照片全是书店里的温暖瞬间,有人特意从外地赶来参观,说想看看这充满爱的地方。

林小满偶尔还是会站在窗边,看着巷口的桂花树,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她想起刚接手书店时的忐忑,想起大家一起扫雪、煮腊八粥、办年货节的日子,想起每一个温暖的瞬间。她知道,拾光书店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那座老座钟,无论时光如何流逝,都会准时敲响;就像那本日记本,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会记录下每一份温暖。

窗外的阳光正好,怀表的“咔嗒”声和座钟的“铛铛”声交织在一起,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和老周的吆喝声,构成了拾光书店最动人的旋律。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这里的温暖,永远不会停。

春日的阳光透过梧桐叶隙,在拾光书店的木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林小满刚把新到的诗集摆在靠窗的书架上,就听见门口传来熟悉的铃铛声——王乐乐和陈朵朵背着书包跑了进来,手里各攥着一束刚采的野花,紫色的二月兰和黄色的蒲公英凑在一起,格外鲜活。

“小满姐!我们发现巷口的老梧桐发芽了!”王乐乐把野花插进柜台的玻璃花瓶里,鼻尖还沾着泥土,“下周学校组织春游,我们想跟你借几本关于植物的书,带同学们认识野花。”陈朵朵也跟着点头,从书包里掏出笔记本:“我还想把看到的植物画下来,就像夏晓姐姐画老物件那样。”

林小满笑着从书架上抽出《常见野花图鉴》和《植物速写技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