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老东西,看你这回还怎么藏!(2 / 2)
这是动摇国本,是要造反呐!
他深知,这事儿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贪腐能盖得住的了,这分明是要把整个大明江山都给掏空了啊!
他脸色铁青,一声不吭地将这份伪诏原件密封起来,小心翼翼地藏在怀里,亲自护送着,直奔通政司。
“此乃动摇国本之罪证!务必直达御前,不得经内阁转呈!”张叔夜的声音沙哑,却字字铿锵,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决绝。
通政司的官员看着他那副恨不得吃了人的样子,哪里敢怠慢?
这事儿,可真是捅破天了。
要说这京城啊,除了那官场上的风云变幻,这民间的戏码,那也是一出接着一出,精彩得紧。
程娘子,那可是瓦舍里响当当的说书人,一把醒木,一张嘴,就能把人说得是又哭又笑。
她听说“忆苦台”那事儿之后,心里头就跟那烧开了的水似的,翻腾得厉害。
当夜就挑灯夜战,连夜编排出了一个新段子,就叫《一根炭的故事》。
京城勾栏里,人声鼎沸,茶香酒气混杂着汗味儿,透着一股子热闹劲儿。
程娘子一登台,那扮相,那气势,一下就把场子给镇住了。
她模仿起周捕头烧册时的决绝,周二妞在台前诵经时的悲苦,还有那老农咳血时的绝望,简直是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她那嗓子,时而低沉如泣,时而高亢如歌,把那“炭贵米贱雪满门,卖妻换火续晨昏”的悲凉,说得活灵活现,听得台下是鸦雀无声,只剩下那细细的抽泣声。
最后,她猛地一拍醒木,“啪”的一声,震得人心肝儿乱颤!
她双眼圆睁,怒喝道:“你说他是刁民?我说他是人命!”那声音,带着一股子穿透人心的力量,直冲屋顶。
我的乖乖,台下那些个听客啊,一个个都泪流满面,哭得稀里哗啦的。
散场后,你猜怎么着?
那些人,竟然像是被什么东西鼓动了似的,三三两两,然后越来越多,竟是自发结队,朝着午门的方向走去!
他们没喊口号,也没闹事儿,就那么静静地,带着一脸的悲愤,去午门外静坐,等着那百年未响的登闻鼓。
京兆尹得了消息,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赶紧派人去驱赶。
可我的天,这一看,他可傻眼了。
人群中,竟然混了不少穿着官服的低阶官员,还有那些个国子监的读书人!
一个个文质彬彬的,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你根本没法儿下手。
京兆尹气得直跳脚,可也只能作罢。
这事儿,可真是比那闹市唱大戏还热闹,还让人心惊胆战。
而在宫里头,那可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苏婉儿,这位尚服局的原掌衣女官,心细如发,敏锐得跟那夜里的猫头鹰似的。
她早早就察觉到马文昭那老东西,近两日都闭门不出,神神秘秘的。
唯独深夜时分,会偷偷召见一名盲眼老宦。
这事儿,她越想越不对劲儿。
她悄悄命小顺子,那个宫里洒扫的小太监,去跟踪那盲眼老宦的出宫路线。
小顺子胆子虽小,可对苏婉儿那是忠心耿耿,跟在后头,就跟个影子似的。
一番打探下来,得了回报,那老宦,竟然是宫中赫赫有名的旧档修复匠,专精那“揭裱还原文书”之术!
苏婉儿心里咯噔一下,立马就明白了。
马文昭这老狐狸,这是想毁灭伪诏上的原始笔迹呐!
这招儿,可真是釜底抽薪,毒辣得很!
她当夜就有了主意。
寻了个由头,佯装失手,将一炉子熬药的药汤给打翻了。
那药炉“嘭”的一声,火星四溅,药汤“嗞啦”作响,瞬间就引发了偏殿的火灾警报!
整个宫里都乱成一团,太监宫女们惊呼着,提着水桶四处奔跑,那场面,简直比那过年放烟花还热闹。
混乱之中,苏婉儿就跟那水里的鱼儿似的,悄无声息地潜入了盲眼老宦的值房。
她眼神一扫,就瞧见了那炉子上冒着袅袅青烟的熏香。
她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小心翼翼地倒出一些细碎的粉末,悄悄撒入了那熏香炉底。
这香,可是她特意寻来的“梦牵散”,无色无味,却能让人在睡梦中反复重现旧事,说出心底的秘密。
果不其然,第二日清晨,小顺子就悄悄回报:“苏姑姑,那老匠人昨夜睡得极不安稳,梦中反复喊着‘印不能盖……那是杀头的字啊!’听着可瘆人了!”苏婉儿闻言,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哼,老东西,看你这回还怎么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