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429章 建立完善的维修网络

第429章 建立完善的维修网络(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任何新产品的推出都要经过层层审批。

这个过程往往很漫长,但也是必须的。

“我建议你们先申请技术鉴定。”孙局长继续说道,“如果能通过省里的鉴定,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技术文件、试验报告、样机演示,还要有用户试用证明。”

沈良在心中盘算着,这些要求都不算过分,关键是要做好充分准备。

“孙局长,您看这样行不行?”陈志华提出建议,“我们先在厂里试用一段时间,积累一些数据,然后再申请鉴定。”

“这个想法不错。”孙局长赞同道,“实践出真知,有了实际使用经验,鉴定起来就更有说服力。”

就这样,小型挖掘机的命运确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良和工人们又制造了两台同样的设备,投入到钢铁厂的日常作业中。

煤场改造、废料清理、基础开挖,这些原本需要大量人工的工作,现在都交给了小型挖掘机。

效果出奇地好。

不仅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而且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精确的操作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这小东西真是个宝贝。”负责煤场的老张逢人就夸,“一天顶十几个人干活,还不知道累。”

消息很快传开,附近几家企业的负责人都跑来参观。

“能不能给我们也造一台?”一家建材厂的厂长主动找上门。

“价格怎么样?愿意出高价购买。”化工厂的采购员也表达了购买意向。

面对这些询问,陈志华都婉言谢绝了。

不是不想卖,而是不能随意扩大生产。没有相关许可证,私自制造销售是违规行为。

沈良对此倒很淡定。

他知道,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其实是好事。市场需求旺盛,说明产品有竞争力,也为后续的正式推广奠定了基础。

三个月后,技术鉴定的材料准备齐全了。

详细的技术文件、完整的试验数据、用户的试用报告,还有那台表现出色的样机,一切都准备就绪。省工业厅的技术鉴定会定在了下个月的第三个周五。

沈良接到通知后,心情既兴奋又忐忑。这可是他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成果,能否通过省里的权威认定,直接关系到后续的产业化进程。

“小沈,听说省里要派专家过来?”老工程师王师傅凑过来打探消息。

“嗯,十几个专家呢。”沈良点点头,“机械、液压、电气各个方面的都有。”

王师傅咂咂嘴:“这阵势不小啊,看来上面挺重视的。”

确实重视。孙局长已经提前打过招呼,这次鉴定会规格很高,不仅有省工业厅的领导,还邀请了几所重点院校的教授参加。

沈良知道,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专家们见多识广,想要蒙混过关是不可能的。每一个技术细节都必须经得起推敲,每一项性能指标都要有充分的数据支撑。

接下来的半个月,沈良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准备工作中。

技术文件反复修改,试验数据重新整理,样机保养调试,各种演示方案都要考虑周全。

“累死了。”小李一屁股坐在工具箱上,“这比造机器还费劲。”

沈良擦擦额头的汗珠:“马虎不得,这关系到咱们产品的前途。”

陈志华也很紧张。作为厂领导,他比谁都清楚这次鉴定的重要性。如果能顺利通过,钢铁厂就有机会申请到专门的生产许可证,成立独立的机械制造部门。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要知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能够生产新产品的企业地位都很特殊。不仅有政策扶持,还能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

“老陈,你说专家们会问些什么问题?”沈良有些担心。

“技术原理、创新点、市场前景,这些肯定要问。”陈志华分析道,“还可能涉及成本核算、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

沈良暗自点头。这些问题他都有准备,关键是要把握好分寸,既要展现技术实力,又不能过度夸大。

鉴定会的前一天晚上,沈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月光透过窗帘洒在地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他想起前世参加过的那些技术评审会,专家们犀利的提问,激烈的讨论,还有最终揭晓结果时的紧张气氛。

“希望明天一切顺利。”他默默祈祷。

第二天一早,省里的专家团就到了。

十三个人,清一色的中山装,胸前佩戴着工作证,看起来都很权威的样子。

领头的是省工业厅技术处的处长,姓李,四十多岁,戴着厚厚的眼镜片,说话慢条斯理。

“这就是你们研制的小型挖掘机?”李处长围着样机转了一圈。

“是的。”沈良恭敬地回答,“我来介绍一下主要技术特点。”

他按照预先准备的方案,从整体结构开始讲解。液压系统、传动机构、控制装置,每一个部分都讲得很详细。

专家们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各种问题。

“这个液压泵的流量是多少?”一位教授问道。

“额定流量30升每分钟,工作压力16兆帕。”沈良回答得很干脆。

“动力系统呢?功率多大?”

“18马力的柴油机,能够满足各种工况需求。”

问答进行了半个小时,专家们基本了解了设备的技术参数。接下来是现场演示环节。

沈良亲自操作,展示了挖掘、装载、平整等各项功能。

小型挖掘机在他的控制下灵活转动,铲斗精准地抓取土石,动作流畅自然,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不错!”一位老专家忍不住赞叹,“操作很稳定,精度也够高。”

李处长也点点头:“看得出来,设计很用心,工艺也比较成熟。”

演示结束后,专家们开始仔细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