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天台珠传奇:王母仙缘济世录(上卷)

天台珠传奇:王母仙缘济世录(上卷)(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三回丹珠破土蕴灵秀本草相佐识药性

春日来临,天台山万物复苏,草木抽芽,溪水解冻,一派生机盎然。王郎谨记仙子嘱托,在自家庭院中选了一块向阳之地——此处土壤肥沃疏松,又临近溪边,水汽充足,正合草木生长之需。他按照祖父传授的古法,先将土地深耕细耙,去除杂草碎石,又掺入些许腐熟的落叶,以增强土壤肥力。中医有云:“道地药材,必择其地”,王郎深知,药材的生长环境,直接关乎药性强弱,这王母珠源自瑶池,更需精心照料。

播种那日,王郎沐浴更衣,将种子均匀撒在备好的土壤中,再覆上一层薄土,浇以清晨的山泉水。此后每日清晨,他都会来到庭院,观察种子的长势。起初几日,土壤并无异样,王郎心中虽有忐忑,却依旧每日浇水、除草,未曾懈怠。约莫半月后,一抹嫩绿终于从土壤中探出头来,细弱的茎干顶着两片新叶,如婴儿般娇嫩。王郎大喜过望,愈发用心照料——白日里为幼苗遮挡烈日,傍晚时松土透气,遇着寒潮,便用稻草覆盖保暖。

幼苗在王郎的照料下茁壮成长,茎干日渐粗壮,叶片舒展如翠玉,脉络清晰可见。入夏后,植株开始分枝,叶腋间渐渐冒出细小的花苞,青绿色的花萼包裹着未开的花蕾,如点点翡翠。王郎每日都会细细观察,发现这王母珠的叶片虽与普通草木相似,却自带一股清芬,指尖触碰后,清香久久不散。他采下一片嫩叶,放入口中咀嚼,初觉微苦,而后回甘,舌尖竟有清凉之感,直达咽喉,心中暗道:“果然是清润之品,归肺经之说,所言非虚。”

秋日将至,王母珠的花苞次第绽放,淡紫色的花瓣小巧玲珑,层层叠叠,引得蜂蝶环绕。花期过后,花瓣脱落,花萼渐渐膨大,颜色由青转红,最终化作剔透的红萼,包裹着里面的果实。那果实从青绿色渐渐转为丹红色,圆润饱满,如樱桃般大小,外层的红萼如轻纱般包裹,风吹过,摇曳生姿,恰似王母耳垂上的宝珠,难怪仙子称之为“王母珠”。王郎摘下一枚成熟的果实,剥开红萼,丹珠般的果实露了出来,咬上一口,甘酸多汁,清凉爽口,果肉入喉,咽喉处竟有豁然开朗之感。

为了探明王母珠的药性,王郎开始尝试将其与其他本草配伍。他取王母珠果肉,搭配薄荷、桔梗煎汤——薄荷辛凉,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桔梗苦辛性平,可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三者配伍,清咽利喉之效更着。王郎自己偶有咽痛,饮下此汤后,不过半个时辰,咽痛便缓解大半。他又尝试搭配金银花、连翘,二药皆为清热解毒之品,与王母珠同用,解毒消肿之力倍增。

一日,邻居家的孩童不慎误食野果,口舌红肿,哭闹不止。王郎见状,取王母珠果肉捣烂,调以少量蜂蜜,敷于孩童口舌患处,又取少许煎汤让孩童饮用。次日,孩童口舌红肿消退,已能正常进食。王郎由此得知,王母珠不仅能内服清咽,外用亦能解毒消肿。他将这些实践所得一一记下,虽无成文典籍,却在心中形成了一套用药经验。看着庭院中挂满枝头的王母珠,红萼丹珠相映成趣,王郎心中满是欢喜,他知道,这枚来自瑶池的仙珠,即将在浙东大地上,绽放出济世救人的光彩。

第四回喉痹横行初济世丹珠一盏解沉疴

淳熙八年冬,浙东一带突发喉痹之症,疫情蔓延迅速,从城镇到乡村,无数百姓深受其害。起初只是轻微咽痛,而后逐渐加重,吞咽困难,咽喉红肿化脓,甚者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医者束手无策。天台山下的村落也未能幸免,每日都有村民染病,哭声、咳嗽声不绝于耳,往日热闹的村落,如今一片萧条。

邻村的张阿公是最先染病的一批人,起初他只当是寻常咽痛,并未在意,谁知两日后,咽痛加剧,水米难进,咽喉处红肿如桃,高热至近四十度,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家人急得团团转,四处求医,却无人能治。听闻王郎常年采药济世,便抱着一线希望,派人来请。

王郎赶到张阿公家时,只见老人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口唇干裂,神志已有些模糊。他急忙为老人诊脉,脉象浮数而有力,又查看老人咽喉,见喉核红肿化脓,舌苔黄腻,心中已然明了:此乃风热外袭、肺胃热盛所致的急性喉痹,属中医“喉痈”范畴,若不及时救治,恐有生命之忧。“无妨,我有一药,可解此症。”王郎安慰道,随即转身回家,取来新鲜的王母珠,又搭配了薄荷、桔梗、金银花三味草药。

回到张家,王郎立刻动手煎汤:先将王母珠果肉取出,洗净捣烂,与金银花、桔梗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山泉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煎半个时辰,再放入薄荷,稍煎片刻便关火,滤去药渣,取药汁晾至温热。“阿公,这药汁需缓缓饮下,能清咽解毒、消肿止痛。”王郎扶起张阿公,小心翼翼地将药汁喂入他口中。药汁入口清凉,带着王母珠的甘酸,张阿公虽吞咽困难,却还是艰难地将药汁饮完。

服药当晚,张阿公的高热便退了些,咽痛也稍有缓解,已能少量饮水。王郎每日都来换药,根据张阿公的病情调整药方:第二日减去金银花,加入少量麦冬,滋阴润燥;第三日再减桔梗,只留王母珠与薄荷,清利余邪。三日后,张阿公的咽喉红肿完全消退,已能正常进食,精神也恢复了不少。“王郎公子,你真是活菩萨啊!”张阿公握着王郎的手,老泪纵横,“若不是你,我这条老命怕是保不住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周边村落,染病的村民纷纷上门求医。王郎索性在庭院中架起几口大锅,每日采摘大量王母珠,搭配适量草药,煎汤供村民免费饮用。前来求医的患者症状各异:有小儿咽痛拒食,王郎便将药汁调以蜂蜜,制成糖浆,口感清甜,小儿皆愿服用;有妇人咽痛伴心烦失眠,他便在药中加入少量莲子心,清心除烦;有老者咽痛兼咳嗽痰多,便搭配川贝母,润肺化痰。

城西的李妇人,喉痹症状尤为严重,咽喉闭锁,无法进食饮水,已昏迷一日。家人将她抬至王郎家中,王郎见状,取王母珠果肉捣烂,取汁少许,用银簪蘸取,缓缓点入李妇人咽喉。片刻后,李妇人咽喉微动,发出轻微的呻吟。王郎又取药汁,用小勺一点点喂入,如此反复数次。次日清晨,李妇人竟缓缓睁开双眼,能少量吞咽药汁了。连服五日药后,李妇人彻底痊愈,亲自上门道谢:“公子的仙药,真是救命之恩啊!”

那段时日,王郎日夜操劳,每日天不亮便起身采摘王母珠、煎制药汤,直至深夜才得以休息。乡邻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纷纷前来帮忙采摘、劈柴、烧水。在王郎的救治下,短短十余日,染病的村民大多痊愈,这场突如其来的喉痹疫情,终于被控制住。王母珠的神奇药效,也随着痊愈的患者,在浙东大地上传开,人们都说,这是王母娘娘赐予的仙药,而王郎,便是那位承接仙缘、济世救人的善人。王郎看着庭院中依旧挂满枝头的丹珠,心中明白,这枚仙珠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