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8章 项羽对李牧的好感,嬴政对法家理论的质疑(1 / 2)
“秦始皇嬴政:王翦这家伙,那可是太人间清醒了。”
“汉高祖刘邦:王龁、王陵应该是王翦的族叔或者族伯,这两人的遭遇对王翦来说当然是非常有启示的。”
王龁在长平之战中被取代,又和王陵一起在邯郸之战中被魏无忌击败。
原本声势极盛,甚至有希望取代武安君白起的王氏家族因此必然经历了非常重大的打击。
王翦是率领王氏家族从低谷中重新振兴的人物,稳扎稳打对他来说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明太祖朱元璋:朕是觉得王翦的选择没有任何问题。一来充分估计到了李牧的强大和赵国的垂死反扑;二来也足够尊重始皇帝,做好了臣子的本分。”
“宋太祖赵匡胤:王翦这种处理方式就是标准的官油子,不管后续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什么,他肯定是不背锅的。”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这其实挺好的,这个世界上太多那些喜欢自以为是的蠢货了,如果每个人都和王翦一样就好了。”
大秦世界中,扶苏忍不住开口道:
“父皇,如果王翦将军直接北上进攻邯郸,会不会一举得胜?”
“毕竟赵军的主力都还在燕国呢。”
秦始皇嬴政沉默片刻,道:
“有机会。”
扶苏看向刘邦。
刘邦迟疑了一下,道:
“关键是王翦将军不知道赵偃其实已经吐血重病,如果知道这个信息的话,他很有希望速克邯郸。”
作为一国之主,肩负着所有赵国人的信任和期待,赵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项羽哼了一声,道:
“赵国可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之前的邯郸之战就是证明。”
刘邦立刻反驳道:
“之前邯郸之战有魏无忌和黄歇来救,现在赵国还有谁来救?”
项羽呵了一声,不屑地开口道:
“一定要别人救吗?李牧南下就足够了。”
扶苏突然发现了一点怪异之处,忍不住开口道:
“项羽将军,你似乎很喜欢李牧?”
项羽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是的。”
李牧是战国时代唯一一名真正的骑兵统帅。
而历史上的西楚霸王项羽之所以能横扫天下,靠的也是骑兵。
巨鹿之战,项羽领三千楚骑冲锋,九战九胜,斩杀王离俘虏章邯,将秦国的刑徒军团和长城军团一举歼灭。
彭城之战,项羽领三万铁骑一天内转战百里,击破刘邦五十万诸侯联军,上演奇迹翻盘。
甚至就连落幕的垓下之战,项羽也带着最后的数百铁骑一路突围杀到江边。
武灵王赵雍,是华夏骑兵的开创者。
李牧,则真正让华夏骑兵走向了历史的舞台。
项羽在这两人的基础上,让骑兵成为了华夏争霸的主角。
有这样的渊源在,项羽对李牧抱有好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秦始皇嬴政很平静地注视着这几名臣子们的讨论,随后笑了笑。
“李牧还是运气不够好,若是让他率领的是隋唐时期的骑兵,呵呵,朕的大秦怕都不是他对手了。”
科技是非常重要的。
李牧的时代,骑兵没有能完全固定身体的高桥马鞍,也没有能固定双脚的马镫。
这两样东西看似普普通通,实则是重甲骑兵的必备之物。
若李牧时代赵国就拥有了重甲骑兵,那秦军就基本没法玩了。
看看巨鹿之战就知道,章邯的刑徒军团不去说,但王离的长城军团可是正儿八经大秦最精锐的部队,还不是被项羽一波流骑兵打得屁滚尿流?
不仅仅是项羽,在华夏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战绩。
卫青霍去病追亡逐北,李世民一战擒双王,李靖雪夜大破东突厥,常遇春单骑破阵十万元军……
骑兵,在冷兵器时代就是一个能创造奇迹,逆天翻盘的王牌!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咸阳宫。
嬴政注视着眼前王翦、桓齕的汇报,耳边还有李斯的禀报。
“大王,刚刚得到的消息,庞煖已经从燕国撤军,正在火速回援邯郸。”
“李牧也已经调动北方诸郡骑兵,先锋军一万赵骑三日前已经南下。”
听着这些消息,在场的大秦臣子们各执一词。
“庞煖李牧有什么好怕的?正好继续增派兵马,将其一鼓歼灭!”
“庞煖之前是各国合纵主帅,李牧更是刚刚歼灭了十几万匈奴人,不能小觑,应该就此暂时罢兵!”
双方陷入激烈争吵。
嬴政环视一圈大殿,发现赞同出兵的主要是老秦人大臣,而反对继续扩张的则是昌文君、昌平君等外来者。
嬴政沉吟良久,做出了裁决。
“告诉桓齕和王翦,就此休兵。”
“派驻足够的兵马驻扎在大秦夺取的城池里,不要给赵国人反扑的机会。”
众人闻言,凛然应是。
嬴政回转后殿,找来了李斯。
“和寡人说说你的法家理论。”
李斯闻言立刻精神一振,正色道:
“臣恩师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应当用法律来将其限制……”
嬴政听着听着,提出了一个问题。
“既人性本恶,那帝王也必然是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