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1980:发家从小山村开始 > 第235章 孵化基地

第235章 孵化基地(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1982年的一月份寒风凛冽。

虽然天气冷,但是陆卫民他们因为有准备,所以寒潮的到来并没有让养鸡场有太多的损失。

养鸡场这边由阿泽和阿崴他们照顾着,陆卫民自己则有事要办。

这天,他早早地起了床,简单洗漱后,便怀揣着相关材料,匆匆地骑上三轮自行车朝着县城的工商管理所赶去。

他的目的地很明确,就是办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彼时,县里新出台的政策如同一股春风,吹进了农村的各个角落。

政策明确允许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这无疑给像陆卫民这样创业的农民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政策也并非毫无约束,农村个体户和城镇个体户一样,都需要办理营业执照,以此规范经营行为。

而且,营业执照上必须明确标注经营范围,像“禽畜养殖”“农副产品生产”等类似项目都要清晰注明。

倘若原本的执照没有涵盖相关内容,还得向工商部门申请变更。

陆卫民他们的养鸡场之前一直是挂靠在大队名下,并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

如今政策落地,养鸡场这属于典型的“先上车后补票”。

但陆卫民心里清楚,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不过,办了执照,养鸡场就意味着要开始交税和管理费了。

对于养鸡场来说,这无疑会增加一笔开支,利润也会相应减少。

阿泽和阿崴他们对此十分不理解。

在他们看来,养鸡场要是继续挂靠在大队,一分钱都不用交,多划算啊。

面对伙伴们的质疑,陆卫民没有动摇。

他耐心地解释道:“咱们不能只图眼前这点小利。虽然现在挂靠大队不用交钱,但这是不合规矩的。万一以后政策收紧,或者有人拿这事做文章,咱们可就麻烦了。到时候,说不定连养鸡场都保不住。”

陆卫民知道,合法经营才是长久之计。

他不想因为一时的贪图便宜,给养鸡场埋下隐患。

在他看来,只有按照政策要求,办好营业执照,依法纳税,养鸡场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从工商管理所出来,陆卫民手里紧紧握着那张崭新的营业执照,心中满是感慨。

他知道,这张执照不仅是一份经营许可,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要带着这份责任,把养鸡场经营得越来越好。

除了办理营业执照这件大事外,陆卫民心里还盘算着另一件重要的事。

他在过年前的这半个月时间里,开始马不停蹄地对公社各个村子养鸡的养殖户展开了细致的调查。

陆卫民会在每天忙完养鸡场的事后,背上记录本的小包出门了。

他骑着三轮自行车穿梭在各个村子的小道上,挨家挨户地拜访养鸡的农户。

每到一户,他都会和农户们交流起来,然后耐心地询问他们养鸡的情况,从养鸡的数量、品种,到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到对雏鸡的需求等等,他都一一记录下来。

经过这半个月的调查,陆卫民发现,公社里养鸡的养殖户是越来越多了。只要家里条件稍微允许的农户,都会想着养点鸡来补贴家用。

毕竟养鸡相对其他养殖项目来说,比较简单方便,不需要太大的场地和复杂的设备,日常的饲养管理也相对容易上手。

陆卫民之所以要进行这次调查,主要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大胆的计划,就在今年将养鸡场的孵化工作分出来,单独建立一个孵化基地。

这个孵化基地将不仅仅局限于为养鸡场提供雏鸡,而是会面向市场,对外出售雏鸡。

在当时的武山县,并没有一个专门孵化雏鸡的地方。

老百姓们想要购买雏鸡,只能依靠县畜牧站从省城运回来再分散到下属的单位上。

由于运输距离远、数量有限,每次雏鸡到货,大家都要排着长队才能买到,而且还不一定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品种和数量。

陆卫民了解到的,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武山县,其他县也是如此。

由此,陆卫民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

如果他能把这个孵化基地搞起来,随着家禽养殖市场的日益活跃,作为先行者的这个孵化基地,必定能在这个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所以陆卫民对这个孵化基地特别上心,前期的调查工作他做得极为仔细。

通过对各个村子养殖户的走访和记录,他确定了家禽养殖市场正在大幅增长。

有了这个确切的结论后,他立刻行动起来,开始筹办孵化基地。

他开始在村里寻找合适的场地,同时开始联系人员,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最好。

陆卫民心中怀揣着一个宏大的想法,他打算以当前所能达到的最高规格来精心打造这个孵化基地。

在他心中,这个孵化基地绝非小打小闹,而是要具备超大规模,其产能将足以覆盖武山县所在的整个南市,为南市众多有需求的养殖户提供源源不断的雏鸡。

而且陆卫民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不满足于仅仅满足南市的市场需求,更立志要把这个孵化基地打造成当前整个桂省最厉害、最先进的孵化基地。

他知道,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只有做到顶尖水平,才能在行业中站稳脚跟,赢得长远的发展。

他能想象着,如果经营得好,未来的这个孵化基地将成为桂省家禽养殖行业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成为行业内的标杆和典范。

然而,要实现如此宏伟的目标,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少。

首先,这么大的规模的孵化基地所占地的面积必然很大。

原本养鸡场周围还有一些空地,但经过一番考量后发现,这些地已经远远没办法满足孵化基地的建设需求,根本无法容纳下如此庞大的设施和设备。

不过,陆卫民并没有把这件事看得太过重要。

在他看来,土地问题总有办法解决,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总能找到合适的地方。

而对于孵化基地来说,最重要的核心设备无疑是孵化箱。

没有孵化箱,这个孵化基地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肯定还是办不成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