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岭南风云(二)(1 / 2)
成州·广信县
西江水流平缓,数十艘悬挂着普通商号旗帜的船只,借着春日里难得的顺风,悄无声息地驶近了成州州治广信县的码头。船吃水颇深,显然载重不轻。
老将杨乾运站在为首一艘船的船头,花白的须发在江风中微动,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越来越近的、看似平静的广信城。
船只缓缓靠岸,搭上跳板。码头上几个穿着皂隶服、缩着脖子抄手取暖的税吏,见到这么多“商船”同时抵达,昏昏欲睡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如同嗅到血腥味的苍蝇。为首的小头目兴奋地搓着手,对同伴低笑道:“兄弟们,来大买卖了!看这船队规模,定是头肥羊!一会儿都给老子打起精神,好好敲上一笔,晚上喝酒去!”
他话音未落,只见那些“商船”的船舱帘子猛地掀开,紧接着,一队队顶盔贯甲、手持利刃的士兵,如同下饺子般,动作迅捷而有序地跃上码头,迅速集结列队,金属甲片碰撞之声清脆而肃杀!
那税吏头目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搓着的手也停在了半空,眼珠子瞪得几乎要掉出来。他身边的同伴更是吓得腿肚子转筋,结结巴巴地指着那些迅速展开警戒队形的士兵:“兵……兵!是兵!不是商队!”
“快!快跑啊!去禀报刺史大人!有敌人!敌人打过来了!”税吏头目终于反应过来,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也顾不上什么官威体面,转身撒开脚丫子,连滚带爬地朝着城门方向疯狂奔逃。其他小吏更是魂飞魄散,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哭爹喊娘地四散逃窜。
杨乾运此时也已下船,他看着那些狼狈逃窜的背影,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轻轻摆了摆手,示意部下不必追击。“让他们去报信。”他声音平静,带着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沉稳。
汉军渗透岭南这三个月,对各地情报的搜集早已细致入微,这广信城内是个什么情况,他心知肚明。
一万五千汉军精锐,行动效率极高,不到半个时辰,便已在码头空旷地带完成了整队集结,军容严整,杀气内敛。杨乾运翻身上马,手中马鞭向前一指:“目标,广信城!进军!”
---
与此同时,广信城刺史府内,却是一片鸡飞狗跳。
刺史萧恬,正是那个当年用毒酒害死名将兰钦的南安侯。此刻,他早已没了平日的官威,脸色煞白,手忙脚乱地将金银细软、古玩玉器往几个大箱子里塞,嘴里不住地念叨:“快!快点!”
他的正妻,出身吴郡高门张氏的女子,看着丈夫这副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模样,柳眉倒竖,脸上满是鄙夷和不悦。她拦住萧恬面前,声音尖利:“夫君!你乃是堂堂一州刺史,更是宗室贵胄!如今不过是一些不知从哪里来的乱匪流寇,你就要弃城而逃?这成何体统!简直是把我们萧家和吴郡张氏的脸都丢尽了!”
萧恬正心急如焚,被妻子这么一拦,更是烦躁不堪,他一把推开张氏,没好气地吼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乱匪?哪家的乱匪能装备得起那么多整齐的甲胄?啊?!刚才那些逃回来的贱吏说得清清楚楚,是披甲的军队!这是冲着老子来的!再不跑,等着给人当功劳砍头吗?!”
张氏被推得一个趔趄,听到“披甲军队”四个字,她脸上的高傲瞬间被惊恐取代,也慌了神,但还是强自镇定道:“可……可你是朝廷命官,更是宗室子弟,就这样不战而逃,弃城失地,将来朝廷追究下来,那可是重罪啊!说不定……说不定还会连累家族……”
“闭嘴!”萧恬粗暴地打断她,一边拼命往箱子里塞着一尊玉佛,一边气急败坏地说,“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活命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快!别愣着了,收拾你的首饰!能带走的都带走!”他心中暗骂这些吴郡大族出来的女人,平日里眼高于顶,满口仁义道德、家族荣辱,真到了生死关头,屁用没有!
就在这时——
“轰隆!!!”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猛地从府门方向传来!紧接着是木料碎裂和士兵的呵斥声!刺史府那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竟被人从外面用巨木生生撞开,轰然倒塌,激起满地烟尘!
正在收拾东西的萧恬和张氏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浑身一哆嗦,萧恬手里的玉佛“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惊恐万状地抬头望去,只见烟尘之中,一员须发灰白、披甲按剑的老将,在一群如狼似虎、刀甲鲜明的汉军士兵簇拥下,迈着沉稳的步伐,踏过破碎的门板,走了进来。老将目光如电,瞬间就锁定了瘫软在地的萧恬。
杨乾运扫了一眼满地狼藉和散落的金银,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淡淡开口道:“萧刺史,这是打算……去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