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完成神武帝的梦想(1 / 2)
五月十日·泰州·玉壁城
初夏的风吹拂过玉壁城高耸的城墙。泰州刺史王思政如同一尊石雕,默然立于城垛之后,深邃的目光投向城外。那里,齐军的三万人马已然安营扎寨,旌旗在风中懒洋洋地飘动,却毫无进攻的迹象,只有寻常的巡哨骑兵在营寨外围游弋。
这副情景,让王思政心头笼罩着一层浓得化不开的疑云。副将黎磊轻手轻脚地走到他身侧,压低声音道:“刺史,齐军在外驻扎已有数日,既不挑战,也不围城,每日只是埋锅造饭,操练如常……他们究竟意欲何为?”
王思政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眉头锁得更紧。这也正是他百思不得其解之处。玉壁城,乃是汉国钉在河东的一颗硬钉子!当年神武帝高欢何等雄才,亲率十万精锐来攻,耗时数月,死伤无数,最终也只能望城兴叹,含恨败退。自此数十年间,齐军再未敢正视玉壁。可如今,高洋只派了三万人马,统帅更是库狄回洛、高归彦这等在齐国内部都算不上一流的将领……若真想动泰州,至少也该是段荣、斛律金那样的沙场老将来坐镇才对。
“事出反常必有妖……高洋,你到底在打什么主意?”王思政望着远方齐军大营中飘扬的“库狄”、“高”字将旗,喃喃自语,一股强烈的不安感在他心中蔓延。他本能地觉得,这三万按兵不动的齐军,更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诱饵,吸引着他和所有人的注意力,而在某个看不见的地方,真正的杀招正在悄然酝酿。
---
与此同时·吕梁山脉南段·雀鼠谷
与玉壁城下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在蜿蜒险峻的雀鼠谷中,一支两万人的齐军精锐正在悄无声息地快速行军。队伍前方,大将娄睿用胳膊肘碰了碰身旁的主将段韶,脸上写满了困惑与不耐,他压着嗓子嘟囔道:
“孝先(段韶字),你老实跟我说,你到底跟天子灌了什么迷魂汤?最开始不是说好了,北伐突厥,震慑草原诸部后就回师邺城吗?这怎么一路就往南边来了?这都走到哪儿了?咱们这到底是要去哪儿啊?”他一连串的问题如同谷中溪流,哗啦啦地涌了出来。
段韶正凝神观察着两侧陡峭的山势,闻言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你这么多问题,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我该先回答哪一个?”
娄睿把眼一瞪,带着几分蛮横的亲昵说道:“你就一个一个给老子回答清楚!咱俩可是嫡亲的表兄弟,血浓于水啊!你可不能……不能骗我!”他本想说“不能瞒我”,话到嘴边觉得不够力道,换成了更直接的“骗我”。
段韶深知自己这位表兄的性格,知道不给他个交代,他能一路唠叨到目的地。他叹了口气,只好耐心解释道:“好,第一个问题,天子问我,如何才能在对汉作战中取得战略优势?我回答:首要在于占据地利。而夺取地利,第一步便是拿回沃野镇。六镇本为一体,唇齿相依,沃野丢失,则六镇军民人心涣散,军心难以凝聚。夺回沃野,我们便有了稳固的侧翼,可以直接向西,威胁甚至进攻汉国的北庭都护府,迫使汉军分兵。”
“这个我知道!”娄睿不耐烦地摆摆手,“说重点!然后呢?为啥不回去,跑到这山沟沟里来?”
段韶继续道:“然后,就是要夺回整个泰州!”他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只要拿下泰州,我们就掌握了渡过黄河的主动权。可以从蒲坂津直接渡河,反复叩击关中腹地!汉国根基在关中,只要我们的兵锋能成功踏入关中一次,哪怕只是一次,就足以震动整个关陇,天下人心向汉的风向,就有可能发生逆转!”
娄睿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他明白。如今齐国形势确实不容乐观,皇帝高洋此次御驾亲征,虽然打得草原上的伊利可汗远遁漠北,迫使诸部臣服,捞了个“英雄天子”的名号,听起来威风,但实际上从那些穷得叮当响的部落手里并没捞到多少实实在在的好处,国库依旧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