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二访洛阳(1 / 2)
不过眨眼之间,赵国强的身影再一次重落洛阳老城。
之所以再一次回到这里,就因为这里是十三朝古都,上一次搜索的太匆忙,这一次再继续来搜刮一番。
脚下青石板下,不仅沉睡着魏晋隋唐的风华,更藏着夏商时期的文明根脉——这片被称为“天下之中”的土地,早在三千多年前便是夏桀的斟鄩、商汤的西亳,地下十米以下的土层,封藏着华夏早期王朝的隐秘荣光。
他心念一沉,空间径直穿透表层的隋唐遗存,上次他是在六米左右深度搜寻的,这一次他直接下沉至十五米深处。
这里的土层坚硬致密,掺着夏商时期的夹砂陶片与红烧土块,他迅速找到夏商都城的核心窖藏区。
透视之力扫过偃师二里头、商城遗址周边,很快在洛河北岸捕捉到目标。
这处夯层中嵌着夏代的方格纹陶片与青铜残件,正是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王室府库遗存。
赵国强将入口落在台基中央,迈步而出,入眼全是一块块夏代的陶水管残片,表面刻着简单的绳纹,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市给排水设施见证。
府库内没有木箱,而是用黄土夯筑出数十个独立储物坑,坑内铺着干草,整齐码放着夏商时期的重器。
第一个储物坑中,满满一坑青铜礼器震撼人心:
夏代青铜鼎形制古朴,三足中空,鼎身仅饰简单弦纹,却透着“华夏第一鼎”的雄浑;
一对青铜爵流尾修长,柱顶呈圆饼状,是二里头文化典型的酒器,器壁薄如纸,铸造工艺堪称上古奇迹;
最珍贵的是一件青铜铃,铃体小巧,内壁残留着朱砂,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乐器,轻轻一碰,仍能发出清脆的声响。
旁边的储物坑中,藏着数十件玉礼器:墨绿色的玉璋形制修长,上面刻着平行的凹槽纹,是夏代祭祀天地的重器;
白玉雕琢的玉钺刃部锋利,钺身无纹饰,却透着王者的威严,显然是当年夏王的权杖之物。
空间继续下沉,在一处商代早期的地下窖穴中收获颇丰。
窖穴呈方形,四壁用火烧加固,地面散落着数十块卜骨,上面刻着简单的刻划符号,比殷墟甲骨文更为原始,是探索汉字起源的关键实物。
墙角堆着几口大陶瓮,掀开其中一口,里面竟是满满一瓮铜贝与骨贝,青铜铸造的贝壳与打磨光滑的兽骨贝壳层层叠叠,数量足有上万枚。
另一口陶瓮里,藏着数十件原始青瓷,釉色青中泛褐,器形以尊、罍为主,是瓷器诞生之初的珍贵遗存,胎质坚硬,釉面虽不平整,却开启了华夏瓷文化的先河。
透视之力延伸至偃师商城遗址地下,一座商代早期的贵族墓赫然出现:
墓道用巨石封堵着,在石门上雕刻着原始的兽面纹,推开时尘土簌簌而下。
墓室中央的棺椁早已腐朽,只剩下散落的骨殖与层层叠叠的随葬品:
一件玉串饰由上千颗小玉珠与绿松石串联而成,缠绕在骨殖周围,色泽依旧鲜亮;
一对青铜戈造型锋利,戈身铸着“亳”字铭文,是商汤都城的标识;